大毗婆沙论二十八卷一页云:
1-问:何故名为金刚喻定?
答:无有烦恼不断不破不穿不碎。
譬如金刚,无有若铁若牙若贝若珠若石等,不断不破不穿不碎。是故此定名金刚喻。
假使具缚有情身中,能起此定;尔时即能顿断三界一切烦恼。
云何知然;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证三界见修所断烦恼断故。
2-问:此无间道,四蕴五蕴为自性;何故但说定耶?
答:定遍增故。如见道,五蕴为自性。
见遍增故;但名见道。如现观边世俗智,四蕴五蕴为自性。
智遍增故;但说名智。如四通行,四蕴五蕴为自性。
通慧偏增故;但名通行。
如是此道,虽四蕴五蕴为自性;而定偏增,是故但名金刚喻定。
3-问:何故此道定偏增耶?
答:非想非非想处下下烦恼,难断难破,极难越度;须坚固定,为所依止,发大精进,乃能除遣。
譬如有人,欲杀香象,先安其足;后发武勇,成其杀事。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复次非想非非想处下下烦恼,最极微细,不明不显,难可觉知;须依胜定,令心澄细,方能除断。
如善射者,欲射毛端;依巧便法,令心澄细,发箭方中。是故此道,定用偏增。如彼卷一页至十一页广说。
1-问:何故名为金刚喻定?
答:无有烦恼不断不破不穿不碎。
譬如金刚,无有若铁若牙若贝若珠若石等,不断不破不穿不碎。是故此定名金刚喻。
假使具缚有情身中,能起此定;尔时即能顿断三界一切烦恼。
云何知然;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证三界见修所断烦恼断故。
2-问:此无间道,四蕴五蕴为自性;何故但说定耶?
答:定遍增故。如见道,五蕴为自性。
见遍增故;但名见道。如现观边世俗智,四蕴五蕴为自性。
智遍增故;但说名智。如四通行,四蕴五蕴为自性。
通慧偏增故;但名通行。
如是此道,虽四蕴五蕴为自性;而定偏增,是故但名金刚喻定。
3-问:何故此道定偏增耶?
答:非想非非想处下下烦恼,难断难破,极难越度;须坚固定,为所依止,发大精进,乃能除遣。
譬如有人,欲杀香象,先安其足;后发武勇,成其杀事。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复次非想非非想处下下烦恼,最极微细,不明不显,难可觉知;须依胜定,令心澄细,方能除断。
如善射者,欲射毛端;依巧便法,令心澄细,发箭方中。是故此道,定用偏增。如彼卷一页至十一页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