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应该没什么人在乎,那我先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强度问题,先看图
就这个车架来说强度就是个信仰(仅限于这个车架的这种操作,不喜勿喷,说话带点脑),下面开始鉴定:
第一:
你能玩断那些 非杂牌的 能装水壶架的 硬尾吗?那些还是两个洞!
不是断头管,是断五通
然后这个是软尾,不是硬尾
第二:
你能玩到UCI那种能随便断架的程度吗?
如果你有UCI的水平,你还会考虑giosbr吗?
鉴定完毕,开始进入正题
车架下端的后胆安装孔那里的强度不必担心,跳大落差时那里不受拉伸,同理,下管上端也同样不受拉伸,因此打多几个洞也无妨
其实很多人会选择换后胆或者换高磅弹簧来解决打车架的问题,这似乎很有效,但是:
前者可选择的后胆很少,除非把眼光放到am气胆上,但是这种不是干重活的胆装在速降上,避震曲线不协调(避震曲线自己科普),造成小震动不吃行程,飞个小台阶直接打底的窘况
后者等于直接放弃末端行程,而该打底时还是会打,最多只能减少油壶和车架擦出火花对彼此的伤害
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于是买了电钻开始搞事情
附操了几年都没猫饼的硬尾神车镇楼










就这个车架来说强度就是个信仰(仅限于这个车架的这种操作,不喜勿喷,说话带点脑),下面开始鉴定:
第一:
你能玩断那些 非杂牌的 能装水壶架的 硬尾吗?那些还是两个洞!
不是断头管,是断五通
然后这个是软尾,不是硬尾
第二:
你能玩到UCI那种能随便断架的程度吗?
如果你有UCI的水平,你还会考虑giosbr吗?
鉴定完毕,开始进入正题
车架下端的后胆安装孔那里的强度不必担心,跳大落差时那里不受拉伸,同理,下管上端也同样不受拉伸,因此打多几个洞也无妨
其实很多人会选择换后胆或者换高磅弹簧来解决打车架的问题,这似乎很有效,但是:
前者可选择的后胆很少,除非把眼光放到am气胆上,但是这种不是干重活的胆装在速降上,避震曲线不协调(避震曲线自己科普),造成小震动不吃行程,飞个小台阶直接打底的窘况
后者等于直接放弃末端行程,而该打底时还是会打,最多只能减少油壶和车架擦出火花对彼此的伤害
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于是买了电钻开始搞事情
附操了几年都没猫饼的硬尾神车镇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