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连续六个月空气质量在全山西省排名第一。
权威部门(为避免贴子的自动检查系统误删除,这个部门的名字就免了)发布信息:
11月23至26日,中国华北、华东地区经历今年秋冬季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大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在大雾天气的高湿度背景下,叠加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PM2.5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明显,导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且受西北上游区域重度沙尘过境影响,以PM10为主要表征的扬沙浮尘天气随冷空气一起抵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并自西向东主导我国华北地区。
受大区域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影响,还有冬季取暖燃煤增加的烟尘排放双重影响,我省及我市的空气质量,在11月下旬也出现明显的下降。
优秀 良好 轻度 中度 重度 严重 (单位:天)
上旬 11 69 24 2 4
中旬 8 63 31 6 2
下旬 3 42 26 26 12 1
从具体数值来看,全省只有大同、长治、吕梁、晋城四个城市,全月平均空气质量是“良好”,其它七个城市,全月平均空气质量都是“轻度污染”。而前一个月(10月),全省11个城市全月平均都是“良好”。
10月份,空气质量最差的晋城市,平均污染指数是85.9,比11月份的全省第二名长治市的86.0,还要好一点。
10月份,只有阳泉和临汾,各有一次“中度污染”的天气;而在11月份,十一个城市都出现了“中度污染”及以上的状况,总计有53次之多,其中太原、运城各9次。朔州(26日)还出现了一次“严重污染”的状况。
相比10月份,11月份全省11个城市空气质量都是退步的。其中严重的城市是运城(污染指数由71.1升高到118.3,升高了47.2)、忻州(污染指数由63.9升高到106.9,升高了43.0)和临汾(污染指数由75.1升高到116.8,升高了41.7);
退步较小的城市是晋城(污染指数由85.9升高到97.1,升高了11.2)、长治(污染指数由72.6升高到86.0,升高了13.4)和大同(污染指数由61.8升高到81.4,升高了19.6)。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因为冬季取暖大量燃烧原煤,北方冬季的空气质量都是全年最差的。用2016、2017、2018连续三年11月份各市空气质量的状况做比较,我们发现,吕梁、晋中、晋城、长治、太原五个城市,这三年十一月同期比较,今年是最好的,特别是吕梁、长治的改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只有朔州一个城市,今年11月比前两年的11月都要差一点。
上面的数据信息都是在山西本省之内的分析比较,且是初步的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国家专责权威部门还要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本次大范围空气质量的恶化,不能作为各地区本身的问题,而要剔除)。
国家专责权威部门从今年7月份推出的全国169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更具全面性和权威性,但是从9月5日和19日发布了七、八两个月的数据信息外,迄今没有见到九月份的信息披露,更惶谈后面的情况了。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一旦有了信息,会及时向大家做出相应的分析汇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一下。
下面贴出各相关统计图表,请大家参阅、分析。












全贴完,谢谢大家浏览!
权威部门(为避免贴子的自动检查系统误删除,这个部门的名字就免了)发布信息:
11月23至26日,中国华北、华东地区经历今年秋冬季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大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在大雾天气的高湿度背景下,叠加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PM2.5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明显,导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且受西北上游区域重度沙尘过境影响,以PM10为主要表征的扬沙浮尘天气随冷空气一起抵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并自西向东主导我国华北地区。
受大区域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影响,还有冬季取暖燃煤增加的烟尘排放双重影响,我省及我市的空气质量,在11月下旬也出现明显的下降。
优秀 良好 轻度 中度 重度 严重 (单位:天)
上旬 11 69 24 2 4
中旬 8 63 31 6 2
下旬 3 42 26 26 12 1
从具体数值来看,全省只有大同、长治、吕梁、晋城四个城市,全月平均空气质量是“良好”,其它七个城市,全月平均空气质量都是“轻度污染”。而前一个月(10月),全省11个城市全月平均都是“良好”。
10月份,空气质量最差的晋城市,平均污染指数是85.9,比11月份的全省第二名长治市的86.0,还要好一点。
10月份,只有阳泉和临汾,各有一次“中度污染”的天气;而在11月份,十一个城市都出现了“中度污染”及以上的状况,总计有53次之多,其中太原、运城各9次。朔州(26日)还出现了一次“严重污染”的状况。
相比10月份,11月份全省11个城市空气质量都是退步的。其中严重的城市是运城(污染指数由71.1升高到118.3,升高了47.2)、忻州(污染指数由63.9升高到106.9,升高了43.0)和临汾(污染指数由75.1升高到116.8,升高了41.7);
退步较小的城市是晋城(污染指数由85.9升高到97.1,升高了11.2)、长治(污染指数由72.6升高到86.0,升高了13.4)和大同(污染指数由61.8升高到81.4,升高了19.6)。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因为冬季取暖大量燃烧原煤,北方冬季的空气质量都是全年最差的。用2016、2017、2018连续三年11月份各市空气质量的状况做比较,我们发现,吕梁、晋中、晋城、长治、太原五个城市,这三年十一月同期比较,今年是最好的,特别是吕梁、长治的改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只有朔州一个城市,今年11月比前两年的11月都要差一点。
上面的数据信息都是在山西本省之内的分析比较,且是初步的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国家专责权威部门还要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本次大范围空气质量的恶化,不能作为各地区本身的问题,而要剔除)。
国家专责权威部门从今年7月份推出的全国169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更具全面性和权威性,但是从9月5日和19日发布了七、八两个月的数据信息外,迄今没有见到九月份的信息披露,更惶谈后面的情况了。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一旦有了信息,会及时向大家做出相应的分析汇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一下。
下面贴出各相关统计图表,请大家参阅、分析。












全贴完,谢谢大家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