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共同体
“冰与火”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却能够完美的在穆里尼奥的身体里形成统一,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他过往的经历。足球圈里,教练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一个就是“球员派”,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那些有过职业球员经历的教练,他们往往比较擅长把握球员的心理,如齐达内、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等球员时代的“天王巨星”,对更衣室震慑作用不言而喻,新科世界杯冠军法国队主帅德尚当年也是“高卢雄鸡”的场上队长,即便如克洛普这样没有太过辉煌履历的教练,至少也能更真切的体会到球员们的需要。而另一个“学院派”的组成就稍显复杂了,完美的代表自然是一手缔造“红牛系”的朗尼克,这位毕业于科隆体院的小个子,浑身上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除了以上两派外,既没有长期的职业球员履历,又没接受过系统科学足球理论知识的“草根派”,切尔西主帅萨里和霍芬海姆少帅纳格尔斯曼就是本派的杰出代表,而穆里尼奥则是集大成者。他没踢过顶级联赛,其执教生涯也是从翻译到助教再到主教练,巴塞罗那跟随罗布森、范加尔的“学习”经历艰苦但让其受益一生。然而,他的矛盾性格也正体现于此,他从不相信灵光一闪的天才,也不奢求既能取胜又踢得好看的美丽足球,在穆里尼奥的哲学中,一切都必须是计算精确、严丝合缝的,为了胜利可以不顾一切。因此,穆里尼奥喜欢那些努力训练,时刻展现欲望,希望变得更好的球员,因为这些也恰恰是鸟叔一路走来取得成功的法宝。他无法体会更不能理解齐达内或瓜迪奥拉的足球天赋,对他来说,那些并不怎么靠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