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后面越写越水,实在对不起了……
同样,瞎扯,权当一乐就罢
剧本写得好,演员演技强,杀青之日总归不远了。
大金鹏鸟的死成为压倒战争的最后一根鸟毛,天庭和灵界的大战硝烟四起,谈判使者倒是派了,但用头发想想都知道,有用才怪。
哦不太对,对复仇的一二郎一猴子来说,有用,太有用了。
看到这段时心头是真的难受,堵得慌。明知道是杨戬自己的决定,也是复仇大计得以实现的最后一步定棋,但还是难受。
悟空说杨戬他真的狠,为了复仇可以狠到不惜一切。
包括为了挑掉天庭和灵山最后一点理智,用三尖两刃刀亲手抹过自己的喉咙。
最后一刻还在笑猴子,我这才是复仇的人,比谁都脏比谁都狠。我死了,天庭怕是再大的冤屈也难辨了。你呀,可别忘了前一晚的嘱咐,替我去,敲死那玉帝和如来。
刀抛,人倒。
还是要再疯狂吹一波作者的文笔,这个杨戬杨二郎,仿佛是从我心里走出的,不是重生穿越里的后宫王,就是那个有血有肉的,更没有忘却过往惨痛的他。
千言万语,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最后两面,大概就是全文中写得最大气最有张力的段落了,从并不算太长的文段中就能看出,作者的文字水平真的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
杀了玉帝斩了如来,明明是很爽文的情节,作者却能将其编排得既热血沸腾,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塞难过。
悟空的狂回来了。不,不是回来,而是他终于可以摆脱那个压抑着心性的孙悟空,爽爽快快得当那个不怂不惧齐天大圣。
之所以认为这一段不只是单纯的爽,主要还因为悟空劈死如来前的那番描写,也是我全书最喜欢的一段。
“如来说,你现在皈依,仍旧是斗战胜佛。
我又想起杨戬,想起我在五指山下第一次见到他,他没有穿黑色的长袍,而是一袭白衣,还沾着一点灰尘,手里拿着香蕉,笑得仿如春水。
杨戬说,你一只猴子要成佛,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
我想起这一幕,忍不住也哈哈大笑起来,说斗战胜佛?我是只猴子啊,你跟只猴子讲成佛?哈哈哈哈······”
这心理描写,语言朴实得就跟和损友互损时一样,却看得我一时心肌梗塞。
这真是,很潇洒,很孙悟空。
他不需要成佛,更不需要弯下腰来求你给他个佛当。
他腰背挺得笔直,他是自己的定海神针。
皈依了就给孙爷爷我哥佛当着玩儿?
我呸!那些猴子猴孙儿们可比你这如来有趣多了!
结尾了,故事结束了。
我宁愿相信,杨戬是回来了,至少他的魂是附在三尖两刃刀上回来了,他想亲眼看着弑母仇人被斩与自己的刀下。
“我有一刀!”
恩仇都惧了,看着朝阳再升,就着剩余光阴把酒言欢可好?
只是那逝去的人是再也回不来了。
还想提提作者其他一点点碎笔。
有一段记忆尤其深刻:
“后来我听说师父是个金蝉,天天‘吱儿哇’叫的那种,在灵山叫唤得多了,这也问那也问,有些问题如来能回答,有些问题如来不能回答。
但如来是必须能回答所有问题的人。
所以如来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解决这只金蝉,师父这才堕入凡间,十世轮回。”我不知道师父在轮回中又经历了什么,总之当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三十棍子都敲不出一个屁的家伙。”
和后面杨戬自尽后:“师父双手合十,对着杨戬的尸体,对着苍茫的天地,念道阿弥陀佛。”联合来看,相当有趣。
开始只是觉得唐僧变成这样,好玩。后面才后知后觉,似乎影射了社会上的什么什么(因为求生欲,不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