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02年的春天,我在周铁沙塘港竺山晋谒蒋捷墓时,见墓旁有朗月居士介绍蒋捷的文章,出于对这个爱国进士的敬仰,就把它抄录下来。之后又转赠给周坤生老先生。在故乡经历被日寇蹂躏之痛的他,因此对蒋捷更是崇敬,回到无锡后,就去档案馆、图书馆里翻阅有关蒋捷的资料,由于蒋捷不是云阳侯蒋默的后裔,因此没有找到其踪影。后来他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奉化武陵《蒋氏宗谱》,才知道蒋捷不是云阳侯蒋默的子孙, 亭侯蒋澄的后裔,因此撰文《新见蒋捷研究资料数则》,发表在2005年《文学遗产》第三期149页上,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儿孙们见他如此认真,大家协助他在网上收集有关蒋捷的资料——如《竹山词》的原文和有关词章的赏析,统统下载下来,供他研究使用。他又将获得的有关蒋捷的资料复印后转赠与我,把我引上研究蒋捷之路,从此我俩成了忘年交。经过多年的探讨研究,本人的处女作《蒋捷生平考》、《一生飘零终不悔,坚如干竹守名节》——记南宋宜兴籍爱国词人蒋捷、以及《沙塘港竹山》三篇文章组成一个整版,发表在2007年8月24日的《宜兴日报》第7版《阳羡·人物》栏上,供有兴趣的友人、学者参考。后来,我在百度网上发现《一生飘零终不悔……》除了前言外,后三部分被刘建国以《贫贱不能移的爱国词人蒋捷》为题,引用(仅把 写成‘貔’的一字之差),全文发表在2010年8月6日的《贵州政协报》上。那时我认为自己的作品可能有些价值。可是感到这作品的内容还存在一些差错,因此又进行重新修改。承蒙周老父子把我修改的《蒋捷生卒考》、《从<竹山词>及其它作品中探索蒋捷的行踪》、《秋晓》、试析《珍珠帘·寿岳君选》等发表在他们《仨辈乐》新浪博客网站上,给我研究蒋捷增加了动力。
对待蒋捷的生卒,学者们提出的不同观点可以理解,但需要寻找依据来进行解释。为此,我翻查了各地有关家谱进行论证,书写了《蒋捷生卒再考》、《试析<蒋捷的简惠公谱牒后序>与<叔醇公传>的真伪》等文章。
研究《竹山词》时,发现蒋捷前期的作品与后期作品完全不同,前期是歌颂和平环境下人们的美好生活。例如《折花》是描写一个富裕人家,对待贫穷邻里前来折花显示出的慷慨大度,也是他教书育人所塑造的理想楷模。
在《竹山词》四首《寿东轩》中,找到了蒋捷寓居竹山的佐证。在赏析《竹山词》的词章时,对《秋晓》、《寿岳君选》等的理解,和一些学者产生严重的分歧。为此,我也撰文进行探讨,希望能找出共同点。
蒋捷在《竹山词》中,出现许多梦境,是他“慎语言”的表现。其实是他在造梦,以梦境来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他的有些语言很风趣,充分运用典故。如《桃花湾马迹》中“吕政马来拦不住”。既运用《桃花源记》的典故,又用呂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传说来进行挖苦。他没有写呂政的残暴,而是写坐骑剜石留痕的残暴行径,烘托主子的更残忍。在《寿岳君选》中通过“芸边事切、花中情浅”来表达主人在寿宴中止时的无奈。有的作品,通过人与人、人与鸟的对比,抒发内心的愤懑。阅读《竹山词》,真的要用心去审视,才能领略其用字的精深。
我是年逾八十的耄耋之人,十余年来研究蒋捷,书写数十万字,从中选择近十万字的文稿,取名《走近蒋捷》,鄙人文化水平原本不高,现已耳聋眼花,对研究蒋捷作品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能有此文稿,应感谢周老父子的鼎力帮助,《宜兴日报》戴军编辑的亲切关怀,档案馆的宗馆长点拨,特别是鄭林生老师和王平南老师认真地进行斧正,指出文字和语法上的一些错误,在这里表示感谢。还要感谢档案馆、图书馆、民政局的地名办,不厌其烦地为我提供资料,免费为我复印,周铁镇文化站与竺山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支持才使我的研究有了动力。《走近蒋捷》中的这些作品仅是研究蒋捷的开始,也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研究蒋捷的后起之秀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要发掘蒋捷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还要更多地发掘出蒋捷的优秀道德品质,让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后人的楷模,并让其流芳百世、万古长青。
马鸣齐谨记2016年5月
2002年的春天,我在周铁沙塘港竺山晋谒蒋捷墓时,见墓旁有朗月居士介绍蒋捷的文章,出于对这个爱国进士的敬仰,就把它抄录下来。之后又转赠给周坤生老先生。在故乡经历被日寇蹂躏之痛的他,因此对蒋捷更是崇敬,回到无锡后,就去档案馆、图书馆里翻阅有关蒋捷的资料,由于蒋捷不是云阳侯蒋默的后裔,因此没有找到其踪影。后来他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奉化武陵《蒋氏宗谱》,才知道蒋捷不是云阳侯蒋默的子孙, 亭侯蒋澄的后裔,因此撰文《新见蒋捷研究资料数则》,发表在2005年《文学遗产》第三期149页上,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儿孙们见他如此认真,大家协助他在网上收集有关蒋捷的资料——如《竹山词》的原文和有关词章的赏析,统统下载下来,供他研究使用。他又将获得的有关蒋捷的资料复印后转赠与我,把我引上研究蒋捷之路,从此我俩成了忘年交。经过多年的探讨研究,本人的处女作《蒋捷生平考》、《一生飘零终不悔,坚如干竹守名节》——记南宋宜兴籍爱国词人蒋捷、以及《沙塘港竹山》三篇文章组成一个整版,发表在2007年8月24日的《宜兴日报》第7版《阳羡·人物》栏上,供有兴趣的友人、学者参考。后来,我在百度网上发现《一生飘零终不悔……》除了前言外,后三部分被刘建国以《贫贱不能移的爱国词人蒋捷》为题,引用(仅把 写成‘貔’的一字之差),全文发表在2010年8月6日的《贵州政协报》上。那时我认为自己的作品可能有些价值。可是感到这作品的内容还存在一些差错,因此又进行重新修改。承蒙周老父子把我修改的《蒋捷生卒考》、《从<竹山词>及其它作品中探索蒋捷的行踪》、《秋晓》、试析《珍珠帘·寿岳君选》等发表在他们《仨辈乐》新浪博客网站上,给我研究蒋捷增加了动力。
对待蒋捷的生卒,学者们提出的不同观点可以理解,但需要寻找依据来进行解释。为此,我翻查了各地有关家谱进行论证,书写了《蒋捷生卒再考》、《试析<蒋捷的简惠公谱牒后序>与<叔醇公传>的真伪》等文章。
研究《竹山词》时,发现蒋捷前期的作品与后期作品完全不同,前期是歌颂和平环境下人们的美好生活。例如《折花》是描写一个富裕人家,对待贫穷邻里前来折花显示出的慷慨大度,也是他教书育人所塑造的理想楷模。
在《竹山词》四首《寿东轩》中,找到了蒋捷寓居竹山的佐证。在赏析《竹山词》的词章时,对《秋晓》、《寿岳君选》等的理解,和一些学者产生严重的分歧。为此,我也撰文进行探讨,希望能找出共同点。
蒋捷在《竹山词》中,出现许多梦境,是他“慎语言”的表现。其实是他在造梦,以梦境来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他的有些语言很风趣,充分运用典故。如《桃花湾马迹》中“吕政马来拦不住”。既运用《桃花源记》的典故,又用呂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传说来进行挖苦。他没有写呂政的残暴,而是写坐骑剜石留痕的残暴行径,烘托主子的更残忍。在《寿岳君选》中通过“芸边事切、花中情浅”来表达主人在寿宴中止时的无奈。有的作品,通过人与人、人与鸟的对比,抒发内心的愤懑。阅读《竹山词》,真的要用心去审视,才能领略其用字的精深。
我是年逾八十的耄耋之人,十余年来研究蒋捷,书写数十万字,从中选择近十万字的文稿,取名《走近蒋捷》,鄙人文化水平原本不高,现已耳聋眼花,对研究蒋捷作品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能有此文稿,应感谢周老父子的鼎力帮助,《宜兴日报》戴军编辑的亲切关怀,档案馆的宗馆长点拨,特别是鄭林生老师和王平南老师认真地进行斧正,指出文字和语法上的一些错误,在这里表示感谢。还要感谢档案馆、图书馆、民政局的地名办,不厌其烦地为我提供资料,免费为我复印,周铁镇文化站与竺山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支持才使我的研究有了动力。《走近蒋捷》中的这些作品仅是研究蒋捷的开始,也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研究蒋捷的后起之秀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要发掘蒋捷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还要更多地发掘出蒋捷的优秀道德品质,让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后人的楷模,并让其流芳百世、万古长青。
马鸣齐谨记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