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艾吧 关注:190,327贴子:4,355,717
  • 23回复贴,共1

【利艾】【短篇合集】Begin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那个合集贴(14年的)基本算黑历史了所以另外开个新的
这个贴只会发我觉得很满意的我写的利艾短篇,其他的请走微博@写手修炼中_废轮
老福特可以关注@轮回·冥祥
欢迎来找我玩呀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07 17:58回复
    【利艾】Lover Of Letter(上)
    *杀手利威尔X小说家艾伦
    *冷战东欧剧变时期,国家为波兰,时间1977年
    *非常多的bug|・ω・`)
    *非常ooc
    *半架空
    *HE还是BE由你们自己去判定吧(๑°3°๑)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1-07 18:00
    回复
      「我们曾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这是利威尔来到波兰的第十二年。
      自1946年那位英国首相发表了一次震惊全球的演说开始,冷战的气息便充斥在苏联的每一个角落,压抑笼罩着每一个苏联人的心。
      利威尔跟着库谢尔搬到波兰时,他还是一名16岁的少年。那时的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红色的土地,只知道和苏联铁锈味儿的空气不同,这里的上空隐隐飘着愤怒与反抗,以及贴满了各种被选举人的海报的大街。
      后来发生了什么,利威尔自己也记不大清楚了,他只记得他离开库谢尔后,住过地下街,当过混混,有过几个朋友,最后成为了一名杀手。
      这样的职业毕竟不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周围的人这几年来一直认为利威尔就是如他自己所讲——是一个公务员。除此之外,利威尔还在不知不觉中被大家贴上了“忙碌”“沉默寡言”“和谁都不亲近”“长得不友善”等等之类奇怪的标签。
      总而言之,这十二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这么飘茫地度过了。
      波兰的冬天原本并不寒冷,哪怕是1月,在这个四季温暖的国家,防寒服都极少在街头见到。今年却不一样,明明十一月才刚刚开头,气温开始反常地急剧下降,连利威尔都有些怀念记忆中苏联那边的烈酒和烤鱼了。
      推开窗户,冷风飕飕往屋子里灌,一夜未眠的利威尔被这么一吹,刺痛感瞬间从脑袋里炸开,连同着身子也经不住打了个寒颤。皱着眉揉揉太阳穴,视线无意飘到家门口时,利威尔发现一直被自己冷落的信箱已经爬上些许棕褐色的锈迹了。
      利威尔没有可以互相寄信往来的朋友,上级要下达任务的时候也会亲自派人把他叫到总部去,从来没有寄过书面文件,所以自拥有这个宅邸以来他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信箱一次。这个静静矗立在大门前的红色信箱就自然而然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
      利威尔披上外套下了楼,顺便把放在储物室里的工具箱带上——既然这个信箱没什么用了,与其让它占着一块位置还不如拆掉。
      只要卸掉固定的那几颗螺丝,整个信箱就可以拆下来了。利威尔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螺丝刀,刀尖对准了螺丝上的刻痕,开始转动把柄。金属摩擦发出细微的吱呀声。随着螺丝刀的旋转,螺丝也一点点地从小孔里旋了出来。单调而重复的动作让利威尔盯着眼前的邮箱出了神,突然冒出了“说不定会有信在里面”的想法,手上的动作随即停了下来,他转而走到信箱的跟前——那里还是和刚搬来时一样,投递口紧闭着,没有任何被他人接触过的痕迹。
      原本并不对里面的东西抱有什么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拉开信箱后,里面竟然躺着一封白色信封的信——信封表面并没有沾上多少灰尘,看来是前几天才送过来的。
      将信取了出来,暴露在光线下的信封上写着寄信人是“艾伦”,不过收信人那一栏上却是“三笠”。利威尔核对了一下地址信息,那里确实清清楚楚地写的是自己家的地址。
      应该是这个叫“艾伦”的人把地址写错了吧。
      利威尔无奈地叹了口气——现在这种状况除了去到一公里外的邮局把这封信寄回去外也没有任何办法。
      手中的信件并没有多少分量,里面或许也就塞了一张信纸。利威尔再次把信打量了一番,信封上的字都是波兰语,每个字母大小适中,笔锋并不锐利,是圆圆的标准学生字体。字母与字母之间的间隔也恰到好处,看起来非常整洁——这种已经许久未见过的好看的字少有地引起了他的兴趣。
      思索了一下,利威尔带着那封信回到书房,从抽屉里找了一张信纸,在上面写道:
      「致 艾伦:
      你寄给“三笠”的信件被我误收了。我是说,下次别再把地址写错了——除非你想再去小学那儿学一次字母拼写。
      说点题外话,你的字还算不赖,以后可以试试当一名小说家。
      利威尔」
      利威尔把原信件连同着这封便条般的信一起塞进一个更大的信封里。之后就把它们按照寄信地址一起寄了出去。自己写的额外的信只是一个简短的说明和慨叹,利威尔并不指望“艾伦”会回复他。或许对方看到后,把地址改一改,就不会再理会了。
      所以最后回到家里后,利威尔还是拆掉了信箱。
      不过很多事情都是富有戏剧性的,就比如利威尔怎么也没猜到,三天后的清晨,一位邮递员敲开了自家大门。
      “先生,这儿有你的一封信。”
      白色的信封突然塞到了自己手上,利威尔瞥了一眼寄信人上写着的“艾伦”,即将爆发的怒火让他的脸色更黑了。
      那家伙是不知道地址该怎么写吗?!
      “把它寄回去。”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1-07 18:01
      回复
        “可是先生,”
        对于利威尔压着怒气的低沉声音,邮递员只能一边挠着头一边看着手中又被塞回来的信件,脸上写满了无奈,
        “这封信是寄给‘利威尔’的,您确定他不是您本人或者您的家人吗?”
        从面前的邮递员听到“利威尔”这个词时,利威尔还有些怀疑自己的听力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仔细看了看信件上的收信人,上面还真是写着“Levi”。
        “如果您确实不想……”
        “抱歉,没什么问题,辛苦你了。”
        “对了,还有……!”邮递员拦住了正准备拿着信件关上门的利威尔,“如果您有经常信件往来的人的话,最好还是在门口装一个信箱吧?”
        “好的。”
        那个几天前才被拆掉的信箱浮现在利威尔的脑海里——它现在被拆解成了好几大块,安静地躺在储物间里。但再装回去倒没什么必要,毕竟“有经常信件往来的人”对他来讲还真说不上。
        带着“艾伦”寄来的信件回到书房。拆开信封后,里面一张被对折成刚好能放去的淡棕色的信纸露了出来。
        「敬启者:
        很高兴能收到您寄回来的信件,寄给我朋友的信我也已经按照正确地址寄出了。其实寄错的原因只是我把地址信息中的v错写成了r(应该还不至于到再学一次拼写的程度),对此深表歉意。
        对于您说我的字写得还算不赖,可以去当小说家这件事,感谢您的夸奖,我会考虑一下的。您的笔迹带着干脆的笔锋,和您的名字一样,很帅气。
        最后,很高兴能认识您,利威尔先生。
        艾伦
        11.7」
        阅读完毕,利威尔按照折痕将信封折好收进信封里,却不知道是该把它收好还是扔进垃圾桶。
        一开始他只是想留个无伤大雅的提醒而已,没想到现在不仅收到了回信,对方甚至还当作是某种意义上的互相认识了。
        “麻烦的小鬼。”
        利威尔将信揉成一团,但他看见书房角落里的垃圾桶时又踌躇了。最后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他把信重新展平,拿出信纸开始写回信。
        没想到这样随随便便地一写,之后两人的信件来往就没有再停下。利威尔也在收到艾伦的第三封回信后,把储物间里的信箱翻新了一下,重新装了回去。再到后来,他甚至养成了每三天都要打开信箱看看的习惯。
        两人交谈的内容几乎都是日常琐事,一般是艾伦把他自己日常发生的一些事写信给利威尔,然后利威尔再回复。如果换成面对面说话利威尔应该就是那种“听多于说”的状态。
        从一次次的信件往来中,利威尔也逐渐了解到:艾伦是一名高一学生,目前就读于一所封闭制管理的私立中学,成绩中规中矩。有那么几个长期联系的好友。总得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处于青春期小鬼了。但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比较有趣的小插曲:比如有一次艾伦来信说想让利威尔教他打架的方法——原因是因为他实在看不过校霸欺凌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于是想要教训他们一下。利威尔也不知道怎么,那时候还真把自己的格斗术要领写了一些过去,后来艾伦回信说他的确是把校霸教训了一顿,不过自己也受了一点伤,脸上和小腿上贴了不少止血贴。万幸的是学校并没有记大过,总之那件事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利威尔想了想,从收到第一份回信开始算起,这样的来往好像已经持续一年多了,自己的生活似乎跟着艾伦的信件变得有了那么一点色彩。
        “利——威——尔——!”
        从前方突然响起熟悉的呼唤声打断了利威尔的思绪,这时他才回想起来自己现在还站在总部的走廊上。
        声音的来源是韩吉——虽然她一直都隶属于情报部,但因为工作关系和利威尔还算有那么几年交情。韩吉朝他挥了挥手,随后一路小跑了过来。
        “你准备回去了?”
        “嗯。”
        远处的钟塔上,指针缓缓向五点偏移,阳光也逐渐西斜,火红的光亮照亮了这一方土地。利威尔随意应了一声,向钟塔的方向望去,有一只孤鸟正在钟塔的上空盘旋。
        “说起来——利威尔啊。”
        与刚才足以让整个总部听见的音量不同,韩吉叫住利威尔后警惕地望了望周围,确定没人经过后,声音压低了些,
        “你最近是对写信来了兴趣?”
        “……嗯。”
        对于韩吉的问话,利威尔也没有感到过多的惊讶——情报部会对邮局的信件进行监视,几乎整个波兰的信件他们都有所了解。既然如此,自己和艾伦的事情韩吉也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得到利威尔的回答,韩吉眉头一皱——这是她在思考某事的标志。最后她还是放弃似的叹了口气:
        “放心吧,你的信都是我截的,我自己都没看更何况其他人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1-07 18:03
        回复
          步行了约10分钟后,利威尔站在了杂货店前。在利威尔的印象里,这个店开了有些年头了,店主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爷爷。食品、文具和日常用品都是店里的主营。虽然按现在波兰的经济状况来看轻工业产品价格还是过高,产量也少得可怜,但杂货店的生意还算过得去。
          “有人吗?”
          利威尔推开了杂货店虚掩着的正门。货架上的商品相比上次来的时候少了很多,有些甚至还挂上了“售罄”的牌子。庆幸的是,信纸和信封都还在出售。
          在店里逛了一圈,利威尔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些胶带。
          这种胶带的质感和普通胶带不一样,摸起来像纸一样粗糙,上面还印有各种各样的鸟类。其中有一些鸟还是利威尔从未见过的。
          “欢迎光临。”
          店主突然从杂货店的里屋里走了出来。利威尔的视线从手中的胶带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店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终于看清了利威尔的模样,脸上露出了笑容,
          “哎呀,是您啊。抱歉刚才去整理货物了……今天还是要那些东西吗?”
          “嗯,这次会多买一点。”
          “没问题,信封和信纸有的是呢。”
          店主说完后,再次把眼镜推了推,这次他似乎注意到了利威尔手中的那个胶带。
          “您对那个感兴趣吗?那是和纸胶带,上周刚进的。”
          一边和店主断断续续地闲聊,利威尔一边面无表情地低头把玩着手中的纸胶带——上面的图案和字体都是彩铅绘制的风格,这样简朴的感觉很符合利威尔的口味。
          “对了,这个和纸胶带的名字叫‘信的恋人’。听着不错吧?”
          店主的话仿佛击中了什么,利威尔脑内一激,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只是静静地凝视着手中这卷纸胶带。他回想起自己与艾伦这一年来的所有来往,没想到居然莫名与“恋人”这个词汇挂上了钩。
          试想一下没有艾伦的信件的日子——除了被任务塞满的那次,利威尔真的想不到那样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样儿。
          自己喜欢艾伦?
          他自顾自地摇了摇头,想要找出一个反驳这个想法的理由,却发现无论如何,连一个字都想不出来。
          “客人?”
          店长呼唤了一声,这时利威尔才回过神发现自己已经在店里愣了十几分钟了。
          “抱歉。信封和信纸就拿上次的两倍吧。”
          “那您手上的……?”
          利威尔顺着店长的话,低头看向手中的纸胶带——略发黄的粗糙底纸衬出一种别样的年代感,一个火焰鸟图案在暖黄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仿佛在燃烧般,让他离不开视线。
          “麻烦来一盒。”
          【TBC.】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1-07 18:04
          回复
            瞧我发现了什么?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1-07 19:54
            收起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10 13:36
              回复
                把从杂货店里买的东西一齐带回家后,利威尔却犯了难∶自己该如何向艾伦解释?
                良久,利威尔艰难地在信纸的开头写上了“艾伦”,之后却没有了下文,没有盖上笔盖的钢笔也干巴巴地躺在信纸旁——他第一次对艾伦无话可说。
                他试着坦白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意,但这可不像报告书那么简单,几近空白的信纸白得刺眼。呆坐在书桌前也是无济于事。
                信纸的一角被涌入室内的凉风吹起,利威尔走到窗前,正想关上窗户。兀的,远处一阵模糊的振翅声响起,声音逐渐向他的方向逼近,不多时一群鸽子便扑棱着翅膀掠过半开着的窗,划过一道半圆弧,又腾飞上高空。
                纸胶带上的那只伫立着的火焰鸟又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利威尔一怔,思绪如电火般一闪而过,信纸上终于出现了新的字迹∶
                「艾伦∶
                再次对之前的失联说声抱歉。
                正如你展信所见,我现在的确还能好好地活着坐在书桌前给你回信,谢谢关心。之后应该会有一段比较清闲的日子,会准时回复你的。
                不过我想了想,果然还是要补偿你一下比较好。和信件一起送过来的纸胶带你应该看到了吧?那是我在杂货店里偶然发现的,因为看着还不赖就买下来了。
                店主说这个纸胶带的名字叫“信的恋人”。虽然一听就知道是个老套的噱头,但是想想还算不错。
                希望你会喜欢。
                利威尔」
                信件同着纸胶带一齐寄了出去。少有的,利威尔心中有了一丝名为“紧张”的心情。
                往常等待信件回复的三天在这一次显得意外地漫长,利威尔甚至忍不住每天一闲下来就去家门口转转,翻翻信箱,看看里面有没有新的信件出现。
                三天后,信箱里如期放上了一封白色的信。
                「利威尔先生∶
                信件和纸胶带都已经收到了。纸胶带很漂亮,我会珍惜它的。谢谢您。
                『信的恋人』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听着也的确很吸引人,可能商家所谓的『商业头脑』就凝聚在里面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信的恋人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您。您是想说,我们就像恋人一样吗?
                抱歉,写下『恋人』这个词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出来了——我一直以为您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没想到您也会开玩笑啊。恋爱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您也不必将这样的方式作为补偿。如果您真的有事,不必急着回信,所以我并没有真的生气。
                期待您的下一次来信。
                  艾伦
                3.15」
                艾伦的回复还算在利威尔设想的可能情况之内,但当他现在就面对着艾伦的字迹时,现实还是无情地撕裂了他胸中最为柔软的部分。心脏被一种石沉大海般的沉闷感所包围,让利威尔有些喘不过气来——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失落”。
                所谓的“一言击溃”就是如此吧。
                利威尔想出去走走,但大脑和身体仿佛不是自己的了,他无措地呆在原地,望着阴郁的天空上大片大片的乌云逐渐聚拢。
                直到攥紧信件的手感到疼了,利威尔才恍然发觉自己已经在信箱前站了半个多小时了。和往常一样,他并不舍得把艾伦的信扔掉,信纸重新折好装进信封,一边往家里走的同时利威尔一边把有些揉皱的信件重新抚平。利威尔摩拭着信封上艾伦的字印,最后将它放入了盒子里。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书房的一角。利威尔走到窗前,窗外又是一声轰隆的闷响。细小的雨滴顺风飞入室内,在窗框和地毯上留下深色的水迹。
                雨终于降临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1-14 07:18
                回复
                  回去的路上,利威尔再次打开了档案袋。
                  刺杀小说家的任务他也不是第一次接到了,曾经那些或华丽或质朴的语言所描述的故事在利威尔的刀尖或枪口下再也不会有了后续。
                  拇指细细摩拭着印刷稿上的“耶格尔”,利威尔的眼前浮现出了证件照上那个少年的模样——几天后,那孩子的人生将会被自己画上句号,出版社不会接到写着他的署名的稿件,随后是暗杀事件曝光后的社界的舆论,最后在事态平息后等待时间将他遗忘。出于人类的情感本能,他对“耶格尔”有了一丝“怜悯”,但现实只能让他再次封好档案袋,制定接下来的计划。
                  司机从后视镜查看了车外情况后,将车停在了离利威尔家一公里左右的街道上。
                  利威尔下了车——这里原本就是近郊,而且现在还在工作时间,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也没人注意到他。利威尔理理外衣的褶皱,准备徒步回家,视线却不自觉地定在了不远处的一个邮局。
                  三年前,他就是在这里寄出了给艾伦的第一封信。
                  他仍然记得将贴好邮票的信件递给柜台后的工作人员时自己的不自在。周围都是来寄信或者发电报的人,烟草、香水、汗液以及墨水味混合起来直往鼻子里钻,薰得他头疼。他并不太喜欢工作以外的嘈杂环境,那时候心里还嘀咕着那个小鬼给自己带来的小麻烦。幸好在和艾伦信件往来变得频繁后,利威尔家附近便按照市政规划设置了一个邮筒,之后他就极少去邮局寄信了。
                  如今这个邮局看着比以前冷清了些,偶尔有几个邮递员带着几封信件进进出出,也不大能听到里面的人大声交谈的声音。
                  或许再过个几年,信件和电报将不会是人们的主要通讯方式,那个时候全国的邮政业会变成什么样?
                  利威尔觉得今天自己想得是有些多了。他再次确认了档案袋没有问题后转身朝自家的方向走去。
                  进屋前,利威尔习惯性地查看信箱,里面又有了一个白色的信封。
                  艾伦的信寄到了。
                  估摸着可能是自己出门期间邮递员送来的,利威尔直接带着那封信上了楼。
                  「利威尔先生∶
                  这段时间太忙了,考试、测评之类的事堆得很多,抽不出空来写信,非常抱歉。
                  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一开始认识您是因为我把地址写错了,您把信寄了回来,还提醒我下次别写错了。老实说当时我对您那句『再去小学那儿学一次字母拼写』气得不行才写回信的,想起来还真是有些孩子气。那时候我才高一,现在离预科考试还有两个月了,我们也写了三年的信了啊。
                  毕业后的暑假我和朋友们准备出去好好看看。国内的景点肯定会去逛逛,预算足够的话可能还会去国外(其实我一直很想去芬兰,在雪夜里欣赏教科书上说的真正的『极光』)」虽然很想和利威尔先生一起去各地旅行,但是您没有长假吧。虽然很遗憾但是我旅行中会给您寄明信片的,出发前也会抽空来见您一面。
                  从联系地址看的话,我们离得也不远,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经常见面呢。
                  艾伦
                  4.21」
                  现在4月了,艾伦也有18岁了啊。利威尔把手中的信和往常一样装进专门放艾伦的信件的盒子里。6月不出意外的话不会太忙,到时候就能知道信那边的“艾伦”最真实的模样——自己曾无数次幻想过∶艾伦或许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或者是打了耳钉的还没脱离叛逆期的臭小鬼,但哪怕他身患残疾或者脸上有着骇人的疤痕利威尔都不会介意——艾伦就是艾伦,那个和他敞开心扉聊着繁琐的日常,偶尔发些小牢骚,对情感有些迟钝的,利威尔再也熟悉不过的艾伦。
                  利威尔认命般叹了口气——每次收到艾伦的信后他脑子里老是想着有关那个孩子的事。他忽然想到了看着和艾伦同龄的“耶格尔”——如果他真的是耶格尔医生的儿子,那么那家伙在这么个年纪拼命地写反政府讽刺小说也情有可原……
                  和有时候横冲直撞的艾伦还挺像的。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14 07:20
                  回复
                    啊,楼楼写的真好!(顶帖)


                    IP属地:浙江12楼2019-01-15 21:12
                    回复
                      dd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2-16 23:09
                      回复
                        来自一个月后的催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2-16 23:10
                        收起回复
                          求更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2-17 13:36
                          收起回复
                            dd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2-19 14:09
                            回复
                              从连着绵雨的春,到被骄阳漫灌的夏,波兰如今入了金黄干枯的秋。
                              艾伦足足有半年没有收到利威尔的信了。
                              最后收到的信件中,利威尔答应了他们见一面的提议,也承诺6月会抽出时间来。然而自那以后利威尔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了音讯,艾伦又陆陆续续寄去了几封信,对方却仍旧没有回应。6月的相见也在这种失落的等待中失了约。
                              艾伦趴在堆满文稿的办公桌上,打开桌上那个小木盒——里面放着的是一部分利威尔寄给他的信件,还有那一卷“信的恋人”。大脑放空或者只是想偷一会儿懒的时候,艾伦总是喜欢打开这个小木盒,抽出几封信读读——就像现在这样,他拿出了利威尔第一次寄给他的那封便条一般的信件。小木盒里装的都是利威尔寄来的信件中他最喜欢的那几封,其他的信他也好好收在了一个抽屉里锁上,钥匙一直都挂在他的脖子上。
                              他伸手拿起纸胶带,拇指轻轻摩拭上面那只铅绘的火焰鸟。艾伦忘不了他当时收到这卷纸胶带时的心情,只是……
                              “艾伦。”
                              没有敲门声,只是一声呼唤后木门便被缓缓推开。艾伦当然知道来者是谁。将信件放回木盒里,他望向门口抱着一个纸质文件袋的金发少年。
                              “爱尔敏。”
                              “又在看利威尔先生给你的信了?”
                              爱尔敏打趣似的笑笑,艾伦却读出那笑容背后藏了忧虑的味道。他接过爱尔敏递来的文件袋,正想启封,好友方才异常的心绪实在让他放心不下。艾伦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便对上了爱尔敏的悔意。
                              “艾伦,你觉得‘巧合’是一种什么样的概率?”
                              “我现在可没心情和你开玩笑啊。”艾伦苦笑道,但他明知友人现在的表情根本不像是在开玩笑,“怎么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他看见爱尔敏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没有说出口。最后爱尔敏还是摇摇头,随意留下一句“没什么”就离开了艾伦的办公室。
                              艾伦凝视着手中这个没多少份量的文件袋——里面装着的是他前段日子拜托爱尔敏去调查的一些信息。他不太明白为什么爱尔敏带着这东西进来时是一种近乎被罪恶感充斥的神情,内心在爱尔敏反常的反应中也滋生出了一种隐晦的不安。
                              打开文件袋的封口,艾伦深吸一口气,将里面的资料都掏了出来——里面只有一张照片,和几份由爱尔敏整理出来的资料。
                              照片是那名半年前曾和他商谈的男人的证件照。艾伦忘不了他的样貌,第一次见到男人时,直觉将他和“利威尔”联系在了一起。他和这名陌生男人聊了很多,最后男人突然说“明天再详谈”便离开了。第二天的确又有人来访,不过来者却不是昨晚的那个男人。拜访者的确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而且昨天出版社也并没有派人来和艾伦商谈。
                              那天晚上的一切肯定不是一场荒谬之梦,那么那个男人到底是谁?艾伦一阵心悸,他将这件事告诉了三笠和爱尔敏,并且拜托爱尔敏去调查有关男人的信息。爱尔敏听说此事后,猜想男人可能是那边的杀手,当然,艾伦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但他为什么没有完成他的任务?
                              不管对方是谁,怀着怎样的目的,艾伦都必须要一探究竟。他让自己尽量不再去想别的事,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文件袋里的那几份资料……
                              爱尔敏倚在艾伦的办公室门上,低头呆呆地看着脚下,视线随着时间的流动渐渐泛上一层白雾。这种感觉就像是他小时候做了错事被祖父叫去墙角罚站反省,但他不知道现在的自己究竟有没有犯错。
                              半年前艾伦拜托他调查一个在错误的时间拜访了他的男人,自己的第一想法就是“杀手”。以防万一,他们转移了工作地点,搬到了另一个靠近市中心的办公楼里。
                              有了大致的调查方向和更为安全的环境,爱尔敏开始从各处搜集有关执政党手下的秘密警察和杀手的情报。仅凭艾伦对那个陌生男人的外貌描述搜集资料实在有些困难,爱尔敏一点点缩小范围,最终锁定在了一名名为利威尔·阿克曼的雇佣杀手上。
                              一开始听到“利威尔·阿克曼”这个名字时,一种坠落感着着实实压在了爱尔敏身上——从断断续续搜集到的信息来看,这名苏联籍的雇佣杀手伪装的身份是一名公务员,大约从三年前开始和某一个人有了长期的信件往来,独居……这些信息几乎都能和爱尔敏从艾伦那里得来的“利威尔先生”的情况重合。暂且不论身份,利威尔·阿克曼在艾伦遇见那名陌生男子后的第二天便因不明原因饮弹自尽了。
                              一切都是巧合吗?一周前爱尔敏就已经将所有情报整理好,然而他打心里希望如今失联的“利威尔先生”和“利威尔·阿克曼”只是过于相似而已。这种不安让他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将那个文件袋交给艾伦。他当然知道艾伦和利威尔先生是什么关系,他甚至隐约感觉到了好友对信那边的人抱有的情感。
                              爱尔敏闭上眼,如今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他只能祈祷他所担心的一切不会变为像艾伦的讽刺小说一般残忍的现实。
                              一个个深黑的字母在白纸上拼凑成了完整的语句,段落,最后汇成完整的信息反馈到艾伦的大脑中。本该是如此,但从看见那名男人的姓名和真实职业开始,艾伦竟觉得自己无法理解纸上的那些语句。一个个字符在他眼前跳动,额上渗出冷汗,心脏的抽痛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巧合’是一种什么样的概率?”
                              对,一定是巧合。艾伦在心里用这句话不断安慰自己,但这种自欺欺人的否定实在让他无法安心。爱尔敏的情报从来没有出过错,而有关这名雇佣杀手的信息又几乎都能和利威尔先生的情况相符合。
                              也就是说,利威尔先生的其实是执政党的雇佣杀手。那晚的目标原本是自己,却不知为何临时放弃了任务,并且在第二天自杀了。
                              这种展开换作平时,艾伦一定会感叹如果作为小说实在是戏剧性十足。现在他希望这些只是自己过于丰富的想象力让自己想得太多——真正的利威尔先生一定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过着普通的生活,这半年来因为太过于繁忙所以忘记写信,所以几周后一定会有来信,信中利威尔先生会向自己道歉,两人再另定时间见面,最后等国内稳定下来后,他们约好一起去芬兰,在雪夜之下感叹极光的绚烂……
                              愈是陷入这样的想象,被不确定感包围的艾伦愈想得到证实。他告诉自己应该尽快动身前往利威尔平时寄信的那个地址,去寻找他所期望的答案。
                              次日是个大晴天。阳光欲将整个波兰收入囊中,最终还是敌不过枯黄色的秋风带来的凉意。
                              艾伦紧了紧套在身上的风衣。他都不记得自己究竟有多久除了去取信以外出远门了。今天天还没完全亮起艾伦便急匆匆地从办公楼出发了,无奈利威尔的寄信地址在近郊,就算这么早出发,公交车到站时也已经临近正午了。上衣口袋里揣着那封利威尔最后寄给他的信,艾伦将信件掏了出来,开始按照刚才在车站买到的区域地图和信件上的寄件地址寻找利威尔居住的那片住宅区。近郊地区的街道分布并不像市中心那么复杂,要找一片住宅区并非难事。大约半小时后,艾伦站在了一栋独栋洋房前。
                              再次核对了寄信地址上的街道和门牌号,确定这里就是利威尔的住所。视线内的景象让艾伦的心凉了一大截——仅仅是站在积着厚厚的灰尘的木栅栏外就能看见前院的草坪上杂草丛生。据他所知,利威尔并不是那种无心打理草坪的人,看来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无人居住了。
                              现在这个时间恰好是午餐时间,居民区的街道上并没有多少人。艾伦瞅准了四周空无一人的时候,助跑一段距离,扶着木栅栏一跃,轻松地翻进了前院——他有些庆幸自己学到了利威尔曾在信中教给他的一些跨栏技巧。
                              大门紧闭着,所有窗户都落了锁。整个房子像是浸泡在了不会流动的时间中,灰尘占据了每一处它们能站得住脚的空间,却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是破破烂烂的。艾伦绕着房子转了好几圈,试图找个能进去的入口,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他重新站在了栅栏外,视线中一个红色的物体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个红色信箱,铁皮外壳因为长期没有使用爬上了一些褐红色的锈迹,但似乎因为之前他的使用者有在好好保养,信箱还是可以轻松地拉开。
                              利威尔先生就是在这里收到自己的信的。这么想着,艾伦狠狠心将信箱的栏板全部拉开。不出所料,铁板拉开的一瞬间,里面满满的白色信封像是腾跃了起来——全是艾伦他自己寄给利威尔的信件,多到两只手根本拿不完,大部分还被挤得掉在了地上。艾伦颤抖着手一封一封地将信捡起来,仿佛一个成真了的梦——噩梦成真。
                              白色,蒙上薄雾的眼中满是这种雪白。艾伦重复着站起,蹲下,一次又一次,感官和思维在这种机械的动作中也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现在的心情,失望?愤怒?悲痛?掉落在地上的信是沾了黑色字母的白,像一块块碎片,它们拼起来该是什么样?或许是利威尔,或许是自己近乎窒息的心。艾伦原以为他自己快要溺毙在这般无言的痛苦中,一抹淡棕刺疼了他的眼。
                              是一个淡棕色的信封,在一片白的雪原中显得异常突兀。艾伦将它拾了起来,却并没有重新塞回信箱里。信封上并没有写上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空旷得像干涸的土地的棕色上仅有黑色的钢笔留下的“致 艾伦”。艾伦的眼中恢复了些许光彩,他揉了揉被水雾模糊的双眼,有些慌乱地拆开了信封背后的封口。
                              「艾伦:
                              让我猜猜,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关于我的一切,并且正站在我的信箱前,对吧?如果我猜对了,说明我还算比较了解你,这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件好事。
                              人生的一些事就像戏剧一般,人类将它称为戏剧化。我就是一个好例子:一名苏籍杀手在他枯燥的人生中收到了一封一个高中小鬼寄错了的信,两人因此成了笔友。渐渐地,杀手喜欢上了孩子的书信,喜欢上了孩子的话语,喜欢上了孩子。他向孩子隐晦地告白,孩子却没有接受。又过了几年,杀手接到了一个刺杀任务,而他发现任务的目标就是他所心爱的那个孩子,他最终选择让孩子活下去,孤身一人去面对他应得的死亡。是个戏剧性极强的故事。
                              艾伦,我并不想刻意向你隐瞒我的事情,原本我想,和你见面前再做最后一单就休个长假,以『利威尔』这一身份陪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对了,见面这事要是是你开的玩笑,小心有你好看的。只是没想到最后一单的目标——那个坐在办公室里的家伙就是你……我没有想过憎恨你,也不后悔我做的每一件事,所以我决定让那个怀着绝对的率直的你继续活下去。这么说着有点英雄主义,不过我还真是这么想的。所以,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发生什么,你都要用你的灵魂活下去。
                              然后,让我再猜一件事吧。我对你的父母……耶格尔夫妇的事感到非常抱歉。你可能会觉得说出这种话的我是个就该下地狱的**,但是你应该将这份愤怒化为你不断书写的力量,让某个时代的人们看清如今的波兰的真相。说到这个,我其实有些好奇为什么你会选择成为小说家——在我心中你应该会更倾向于用武力直接进行暴力反抗。不过使用文字这种更理智的手段,说明你也渐渐长大了。对了,我很期待那晚我看见的那份大纲的故事,你一定要写下去。
                              写了这么多,该说点正事了。两年前,我将『信的恋人』寄给你。你理解到了,但却没有接受。两年后——也就是现在的你又是怎么想的呢?我肯定不会知道了,不过到了这个地步了,我一定要将我的心情告诉你。16岁我离开苏联来到波兰时,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带着铁锈味的鲜红色。后来母亲去世,我成了一名雇佣杀手,世界便一点点褪成了灰色。直到遇见你,艾伦。我将你喻作宝石和火焰鸟,因为你是夺目的光芒,照亮了我原本枯燥无味的世界,并且从未改变。所以,
                              我从不后悔爱上你,艾伦·耶格尔。
                              利威尔·阿克曼」


                              IP属地:重庆23楼2019-04-19 20: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