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拜吧
说说我个人对意识观测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的理解:
人身体里,大脑至神经末端,所有给予意识反馈的粒子组成一个整体,和其所能观测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的所有粒子,一直处于大量而复杂的量子纠缠中,这些不断变化的纠缠构成了一次次所谓的“观测”行为。
意识能形成的量子纠缠和非意识能形成的量子纠缠理论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暂且认为有意识和非意识之分)但是意识能形成的纠缠是复杂的,比起非意识,它的规模和熵有着质的飞跃。(或许能达到这种程度,就能被称之为意识)
而正是这种超复杂量子纠缠构成的观测行为,得以把早期由概率波叠加而成的宇宙从混沌中“拉”出来。整个宇宙必须塌陷出一个“解”使得意识存在。
接下来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1.若按照哥本哈根解释,可以理解为众多意识与可观测现世共同交织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塌陷成)了我们可观测的宇宙。
2.若按照多宇宙解释理解,可能可以理解为每个意识与它自己平行空间中的可观测粒子纠缠。每个意识在自己的平行空间中都纠缠出了自己独特的小宇宙。
说不定连物理定律F=ma都是意识所创造的呢?
求轻喷
说说我个人对意识观测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的理解:
人身体里,大脑至神经末端,所有给予意识反馈的粒子组成一个整体,和其所能观测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的所有粒子,一直处于大量而复杂的量子纠缠中,这些不断变化的纠缠构成了一次次所谓的“观测”行为。
意识能形成的量子纠缠和非意识能形成的量子纠缠理论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暂且认为有意识和非意识之分)但是意识能形成的纠缠是复杂的,比起非意识,它的规模和熵有着质的飞跃。(或许能达到这种程度,就能被称之为意识)
而正是这种超复杂量子纠缠构成的观测行为,得以把早期由概率波叠加而成的宇宙从混沌中“拉”出来。整个宇宙必须塌陷出一个“解”使得意识存在。
接下来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1.若按照哥本哈根解释,可以理解为众多意识与可观测现世共同交织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塌陷成)了我们可观测的宇宙。
2.若按照多宇宙解释理解,可能可以理解为每个意识与它自己平行空间中的可观测粒子纠缠。每个意识在自己的平行空间中都纠缠出了自己独特的小宇宙。
说不定连物理定律F=ma都是意识所创造的呢?
求轻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