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吧 关注:203,603贴子:629,207

凑个热闹,也谈谈金庸梁羽生与传武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庸梁羽生这一波,严格说是第二个武侠小说热潮。
第一个热潮在清末民初,还珠楼主、向恺然(平江不肖生)、宫白羽、常杰淼……这些人创作的剑侠文化,他们以小说、评书等形式创作,初步创造了剑侠、武林体系,把传统的“绿林”转变为“武林”,还创造了大量的新门派和拳种,更是开创性地发明了可以用来打人和防御的“内功”“内力”,并称为“内家拳”的最大特征。
随着清末民初剑侠小说和评书的热潮,民国时期的传武热应用而生!一时间民国武术大师云集、流派满地,大师们也成为后世传武迷的“证据”和图腾。——当时文化中心在北方,所以那时南方拳种默默无闻。
50-70年代,在港台地区武侠小说重新流行,金庸梁羽生以及晚一点的古龙等“新派武侠小说”大行其道,影视业则步步跟进,制造了第二个武侠热——与早先的“剑侠”略有区别,不再遵从传统的剑客(剑仙-剑魔-剑客)——>侠客——>壮士 等级体系;也不再完全符合“越老越厉害”的规则。——这一波兴起于南方,于是南方的黄飞鸿方世玉等人、咏春拳等拳种一下子咸鱼翻身了。逐步已经形成了南咏春、北太极的局面。
80年代大陆地区改革开放,短时间内受香港台湾文化影响极大,武术热传导到大陆产生了极大的放大效应。这也不奇怪:改开前相对封闭,人们相对比较单纯,突然一下受到这样的文化冲击多半会被俘虏的。
80年代开始的武术热,迅速向气功热发展——神秘主义在民间从来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全民气功热,让骗子看到了巨大商机,于是气功热又发展出“特异功能热”,再后面气功、特意功能终于走向邪教化,政府不得不开始清理。
打着健身、转筒文化旗号的拳种和流派没有被清理,但挡不住它们与神秘主义结合,于是内功等玄学再一次找到了宿主……


IP属地:上海1楼2019-01-25 11:03回复
    有一个明显的规律:两次武术热都紧跟着武侠文化热。第一次剑侠热导致民国的“国术热”,第二次武侠热导致了80年代以来的武术热。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9-01-25 11: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还有一个现象:新媒体技术对于武术热的推动功不可没。民国时期是报纸的大量普及,第二次则是影视业的爆发式发展。叶问系列电影教育出大量的咏春拳迷,叶问也就成了一代宗师;而武打明星李小龙也早早封神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9-01-25 11:44
      回复
        所以说,小说家是真正的传武宗师;报纸和影视传武的救星


        IP属地:上海4楼2019-01-25 20:33
        回复
          我记得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不是各种各样的飞剑法宝吗,武术和仙术是完全分开的,我记得有个情节是剑仙在武功上被会武术的人暴打,但是一放飞剑就牛叉了。


          IP属地:江西5楼2019-01-25 21:58
          收起回复
            楼主说的有道理,小说、影视武侠剧等,对传武有推广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1-25 22:05
            收起回复
              武侠文化热不会再有了。传武在历史上一定存在过超级大师,但那早已成为历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2-14 19:46
              收起回复
                因为,建国后不许成精,我国小说环境过于纯洁,所有小说比如小二黑结婚,白毛女,都是真的,甚至都有现实模特,就差名字是不是真的了
                这么纯洁的小说环境下,来了金庸梁羽生这几个搅毛棍,老百姓也是以为是真的的,结果被搅毛棍骗了,而且是整个民族都被骗了


                IP属地:山西8楼2019-02-14 20:1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那会电视剧唐太宗吟出了宋词,被喷成狗,你想想纯洁到了什么地步?必须真的,这样的环境下传武小说写的那些怎么能不被认为是真的呢?


                  IP属地:山西9楼2019-02-14 20:18
                  回复
                    其实金庸梁羽生写武侠小说的灵感来自 当年轰动天下的“”吴陈大战“” 我建议练传统武术的不管是什么太极 鹰爪 咏春 还是猴子拳的 包括散打格斗等等,都应该看看,现在所谓的各门各派的“大师”在吴陈这两位 当年时候真正的大师面前是什么样的。当时正好刚有了录像 记录下了这珍贵的视频,现在还能找到看到。太极大师吴公仪和白鹤拳家陈克夫的世纪大战,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真正的大师实战比武,我们现在看当时的录像会觉得极其可笑,如同泼妇打架一样丑陋一个50多岁一个30多岁。要知道当时都是签生死状的,各地名流 各个门派掌门 香港 澳门总督 官政商 都齐聚 虽然最后以“不胜不败不和”结束。但是确实录下来的真正实战比武。也是因此小说家的灵感爆发 各种夸大虚假的招式安插进了小说了,让人们疯狂的痴迷,深陷其中,影响深远,以至于至今人们还活在武侠梦里不能自拔。殊不知那只是小说!小说!


                    IP属地:山东10楼2019-02-14 22:26
                    收起回复
                      我倒是觉得只有阅读能力低到完全无视剧情和人物塑造的读者才会死盯着“武”这一项不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2-16 13:56
                      收起回复
                        骗子在科技面前原形毕露


                        17楼2019-12-22 1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