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壬遁吧 关注:373贴子:3,479

有些事要说一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为自己贴的标签是尚古和泛学。尚古就是崇尚古代,认为现在学者没有触及易学真相。泛学就是但凡涉及易学的都学一下,不为学习设下条条框框。
其中泛学一词可能会激怒某些人。他们会以为什么都学就是什么都不会,还不如多花时间专学某一样,精通某一样。
在泛学前,还是要先问一个很普通但是却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易学是为了什么。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又会进一步变成了学术数为了什么。那么辛辛苦苦学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IP属地:广东1楼2019-01-30 11:44回复
    那些专学派的人士,百分之九十的思维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花多点时间在某术数上 -> 那所能掌握的技巧就逐渐变多了 -> 距离精通会更近 -> 更加准确的算出事情 -> 更多的人会来找自己算命 -> 获利
    当然有些人可能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算命,而是给自己算,希望可以趋吉避凶。我自己个人某种程度上大概也在这个范筹。
    可以这么说,专学某件事是为了提高效率,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争取利益。无论在易学还是在其它事情上,都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果是抱着以术数获利的想法,确实是应该安安心心地学习某样术数,免得学多了浪费时间。人生的精力十分有限,所谓的精通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获利,不然精通来做什么?


    IP属地:广东2楼2019-01-30 12:02
    回复
      而我自己这些年来也想过是否要靠术数来赚钱。不过依靠术数是我最后的选择。我是计算机专业,寻找一份工作靠编程技能赚钱显然要更实际些。既然我不是想要靠术数来获利,那精通不精通其实无所谓。我精通了不能让我多几根毛发,我不精通也不会饿死。
      正是这种心态下,我可以坦然面对所有术数。我发现易学是世间变通之学,并不局限于某种术数。我发现易学接近道,遵循着道可以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惑,于是我的目标变成了去探讨术数的源头,去寻找易学的种种道理和妙用。所以我选择的是泛学这条路。说是泛学其实也是专学,专门寻找易道的痕迹。


      IP属地:广东3楼2019-01-30 12:15
      回复
        这是被人怀疑了,然后发表的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1-30 13:01
        收起回复
          哈哈哈哈,数道百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1-30 14:02
          回复
            所以,来给我看个卦吧😄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1-30 14:45
            回复
              这个贴子也算是为这个吧作个解释——这个吧名虽然叫太乙壬遁,但并不限于讨论三式,只要是易学的,都可以拿来讨论。


              IP属地:广东8楼2019-01-30 15:07
              回复
                数术是很玄的,但是和道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因为要玄之又玄才叫做道。不过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2-08 04:29
                回复
                  即使不以易卜为生,我认为也要只学一门,精通了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学其它的科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占都占不准的话,那么道理一定没有懂。这就像数学题做不对,那么其实是数学原理没有懂。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2-08 04:37
                  收起回复
                    还有另一种情况 当不指望术数获利时 有很多人就学着学着学没影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2-12 18:54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2-18 20:48
                      回复
                        陈越您好奇门穿壬,是怎样把六壬十二地支加在奇门周围能否举例说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01 06:42
                        回复
                          把大六壬十二个地支配上十二神加上奇门局周围真得很难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02 06:45
                          收起回复
                            “善易者不卜”,不同人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什么叫善易者?即精通易道的人。坊间九流则认为善易者即善于占卜术的人。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只有正确理解善易者三个字才能明白这句话所指的是什么。
                            所谓易道即变易之道,它不是指某种占卜术。易学之所以让人觉得神奇是因为它可以推算出将来要发生的事。但对于学易者来说,用占卜术推算未来之事只是易道的一种运用。世界万事万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根据这个规律,就推算出物体、人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我们将易学从所谓的占卜术中解放出来,用变易的观点去看待所有学科,我们就能不断地接纳新事物和新知识,而不是去排斥它们。而排斥易学以外事物的做法正是学占卜术的人常有的通病,诸位要引以为戒。
                            那么其他学科与易学是否是等同的?显然也不是。易学所研究的范围显然更为广泛。它包括兆机的感应以及事物化生的玄道,这是其他学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内容。也就是说,易学并不是统计学和数据学。它的首要要求就是人要感应天地和事物的兆机。这点听起来有点像是在扯淡,但事实确实是如此。道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讲的就是这里。


                            IP属地:广东16楼2019-05-07 01:26
                            回复
                              哲学是西方特有的名词和学科。如果你以西方哲学的标准去看待中国的古代传统学科,那么你确实很难从中找到像样的完整逻辑。但是如果你站在易道的角度反过来去看待西方哲学,你会发现西方哲学都是比较片面地短暂地去阐述某些东西,它甚至没有像样的方法论。说难听点,西方哲学只是会说,实际上做起来就又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曾经有个同学比较喜欢西方哲学,他初接触易经时,认为中国古代学科都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容易让人陷入怪圈走不出来。我对他说,西方那套虽然看起来很清晰,但是寿命也很短暂,如果你想要一个学科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那么就必须让它含糊,让它包罗万象。他听了后没有反驳我。我姑且认为他认同了我的观点。
                              最好的书其实是无字书。它给人无数的发挥空间,也带给人无数的可能性。
                              这里我并没有贬低西方哲学的意思。相反,我思考周易时,曾经借鉴过西方的哲学观点,例如所谓的系统论。而我也甚至将周易称为中式哲学,它千百年来给人带来的启迪是无法估量的。无论你怎么贬低它,它都确实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而我们这些子孙后代,只是缺乏一个将它理解并发扬光大的手段。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5-07 0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