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吧 关注:65,608贴子:7,078,686
  • 10回复贴,共1

我发现了包拯在这部剧里,你猜是谁的原型嘉祐三年(1058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发现了包拯在这部剧里,你猜是谁的原型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32]包拯上奏说:“太子的位置空缺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为此感到担忧,陛下这么长久地不作出决定,是为什么呢?”仁宗问他说:“你认为立谁为好呢?”包拯回答道:“臣下无能,还没有考虑,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陛下问臣想立谁,这是怀疑臣。臣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的啊!”仁宗听了大为高兴,说:“这件事还要慢慢商议。”他请求裁减内侍,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按条文督促各路监司尽忠职守,御史府可以自己举荐所属官员,减少官吏一年的休假日期,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33]七月,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34]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2-05 01:54回复
    前面劝皇帝立储的,是现在那个大相公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2-05 02:4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包拯隐身了(^_^)
      王安石、司马光也隐身了……
      可找到的比较明确的原型,就宋英宗、神宗和韩琦大相公了。
      有点原型样的,盛爹盛长柏对应王珪前后半生、顾二对应杨文广和王韶的混合体……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2-05 02:57
      收起回复
        包拯,英宗即位之前就没了……立定英宗为储君之事,是韩琦牵头!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2-06 00:46
        回复
          王安石是文官,顾二是武将,无论如何也对应不上……
          司马光是地方官之后,入仕之后先在地方历练,和小公爷的出身家世和入仕经历完全不一样!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2-06 00:50
          收起回复
            包拯(999—1062)字希文,北宋大臣,权知开封府,历史功绩是弹劾外戚张尧佐,包拯和杨文广几乎是同岁,金超群的电视剧《包青天》里面跟历史多有不符,历史上的包拯不是黑脸,只是一般黝黑而已,包拯历史上做过天长县的知县,后来做过枢密副使、权知开封府。不是府尹,当时的开封府府尹是吕夷简,包拯和另一位大臣冯拯(字道济)的经历经常混为一谈,因为都叫拯,所以常常混淆,历史上的庞太师原型不是庞籍而是张尧佐,张尧佐是宋仁宗的张贵妃的父亲,张尧佐就是庞太师的原型。张贵妃即温成皇后。包拯弹劾张尧佐可以说是涎沫喷脸,最终宋仁宗批准将张尧佐罢官革职、永不叙用。包拯确实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但是小节不拘,其子包镱、包绶却是包拯安排的职务,包拯确实是个廉吏,但不是一个好政治家,包拯屡次被贬,最后一次被贬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三亚,这是瘴疠之地,历史上的李纲、李光、赵鼎、胡铨全部有被贬崖州的经历。包拯1062年病死,终年63岁。
            杨文广(999—1074)字仲容,历史功绩是平定侬智高叛乱,杨文广戏说比正史精彩,戏说中杨文广的父亲是大宋名将杨宗保,母亲是巾帼英雄穆桂英,实际上杨文广却是杨延昭的儿子,历史上不存在杨宗保这个人,此说法出自明代小说《杨家府演义》,作者是号称秦淮墨客的纪振伦,《杨家府演义》虚构情节比较多,与史实有出入,杨文广之妻慕容氏原名慕容桂英,就是小说中穆桂英的原型,杨文广比起其祖父杨继业和其父杨延昭的战绩一点都不逊色,平定侬智高叛乱里面的另一位将领狄青,小说中将狄青刻画成弄权的奸佞与史实不符,历史上的杨延昭对狄青有知遇之恩、倚重之德,狄青绰号“面涅将军”。侬智高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自封为南天王,杨文广、狄青前往广西平定侬智高叛乱,厥功甚伟,后来班师凯旋,杨文广死时为寿终正寝,终年74岁。而杨宗保查无此人。


            IP属地:河北6楼2019-06-22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