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桐古塘王氏吧 关注:17贴子:172
  • 8回复贴,共1

皖桐古塘王氏给各位宗亲拜年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嘻嘻哈哈过新年 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安康!


IP属地:上海1楼2019-02-06 13:23回复
    皖桐古塘王氏把各个分支统一起来,修一个统宗谱,统一字辈。字辈的不统一,造成世系混乱,亲疏难分,长幼无序,严重影响着世系繁衍中的代辈秩序以至宗亲的敦睦交融。
    (来枞阳后,从迁九公算起,第五代始用辈份:金水木火土 廷之世绳祖 修永绍家传 良士自文武 有材可大用 其德光宗谱 绵衍与来嗣 法守昭千古)
    (古塘王氏锪公后裔另立了一个枞阳官埠桥王氏,其字辈为:金水木火土,智再芪绳祖,修凝绍家传,生贤备文武。本正业统昌,天地同斯普,先哲与后裔,放守恒万古)。
    皖桐古塘王氏把各个分支统一起来,统一字辈,再续六十个字辈,共百世字辈。共修一个统宗谱,光大统宗谱 。


    2楼2019-08-14 08:22
    收起回复
      德宏 公先世居徽州府婺源县黄墩宋高宗南渡时徙居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屡遭兵燹家谱废失生卒行实莫知其详配某氏生子时
      仁和县出现于北宋: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民国元年(1912)2月,废杭州府,钱塘仁和两县县城同在杭州城内。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浙江省,并为省会所在地。自此,仁和地名消失。
      侍郎真西山先生真德秀,西山故居位于浦城县仙阳镇仙阳街,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参知政事(副宰相)真德秀(号西山)的故宅.真德秀(1178~1235年),字景元,更字希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是继朱熹之后,声望很高的学者.(二世 德宏公子-时:公字序之,一字惟。生[南宋]绍兴戊午(公元1138)年9月13亥时,享寿七十有三,卒[南宋]嘉定庚午(公元1219)年9月13 日,葬杭州西湖侧(侍郎真西山先生撰墓誌銘另载)。)
      元代右赞善大夫刘静修先生刘因字梦吉,生宋淳祐九年已酉(1249),卒于元至大州年癸已(1293),卒谥文靖,保定容城人,世为儒家,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落笔惊人。甫弱冠才气超迈,《元史》所称因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故此文称静修先生,至元十九年(1282)丞相不忽朮求荐于朝徵拜右赞善大夫,后复召为集贤学士,其事迹详见《元史》列传卷卅八。(四世 傑公三子-道:公字行甫。生[元]太宗元年戊子(1228)年11月初2日,享寿63年,卒元世祖至元27年庚寅(1290)年11月初9日巳时,葬姥山(右赞善大夫刘静修先生为撰行状另载,公撰有家庙碑亦另载)。
      五世 道公幼子-迁九(幼子讳胜为撰墓表另载)
      六世 ,复三 公一名胜,字均德,敕封太原郡侯( 魏 国 公 徐达为撰行状另载)


      IP属地:上海5楼2022-06-12 14:24
      回复
        安徽枞阳古塘王氏始祖迁九公
        一世:德宏
        二世:时
        三世:杰
        四世:道
        五世: 道公幼子 迁九(安徽枞阳古塘王氏始祖迁九公)
        六世: 迁九长子 复一 。 次子 复二。 三子 复三 。
        七世:复一长子 谋。 幼子 诚。 复二长子 谏。 次子 谨。 三子 训 。复三公子 讠晋(左讠右晋)。
        八世:
        谋公子: 福。
        诚公长子: 礼。次子: 禧。 三子: 礻因(左礻因)。 四子: 祺。 五子: 礻昌(左礻右昌)。
        谏 公子: 礻来(左礻右来)。
        谨公长子: 礻冀(左礻右冀)。次子: 禅。
        训公子:礻乃(左礻右乃)。
        讠晋(左讠右晋)公 长子: 礻黄(左礻右黄)。 次子: 袗。 三子: 祜。 四子: 祉 。五子 礻赞(左礻右赞)
        九世
        金字辈份 :钦铎(以下四公俱居广西)钧镛镇钰 。锦鑫。铠钊鋐銛釜。锪。钱锭 钅乔铜。锧锐 。钊钅乂。钏铨铜。铎锡。铤(止)銶镐錝錀锻。钢鏻镔鏆鈵钚金。銮錬鐤铢(止)銏。铨(止)钅耑钅长钅盤。钅匋钅展。
        (来枞阳后,从迁九公算起,第五代始用辈份:金水木火土 廷之世绳祖 修永绍家传 良士自文武有材可大用 其德光宗谱 绵衍与来嗣 法守昭千古)
        (古塘王氏锪公后裔另立了一个枞阳官埠桥王氏,其字辈为:金水木火土,智再芪绳祖,修凝绍家传,生贤备文武。本正业统昌,天地同斯普,先哲与后裔,放守恒万古)。
        迁九公---长子 复一公---复一公幼子 诚公--- 诚公 三子 裀公--- 裀公子锪公后裔另立了一个枞阳官埠桥王氏。


        IP属地:上海6楼2022-06-12 14:25
        回复
          德宏公(一至八世)支下传
          始祖 一世德宏 公先世居徽州府婺源县黄墩宋高宗南渡时徙居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屡遭兵燹家谱废失生卒行实莫知其详配某氏生子时
          二世
          德宏公子 二世时 公字序之一字惟序性颖敏以易领绍兴壬午乡荐乾道癸已授瑞州府同知居官廉洁慈祥百姓亲服因时危乱辞官归里生绍兴戊午九月 十三亥时享寿七十有三卒嘉定庚午九月十三日葬杭州西湖侧( 侍郎真西山先生为撰墓志另载)配金氏葬从公兆生子杰
          三世
          时公子 三世杰 公字迈远以儒行治身知时不可为隐居不仕乐志山水清高自持学者宗之号为清隐先生配欧氏生年卒葬俱未详生子三通达(俱止)道
          四世
          杰公 三子 四世道 公字行甫宋淳祐已酉领乡荐庚戌登进士授左拾遗宝祐甲寅出知成都府事景定甲子擢为左丞兼知枢密院事自幼颖悟过人治五经尤精於易春秋工诗赋初官拾遗性刚毅直言不避权贵迨任成都府事爱民如子兴学劝农重节孝岁饥赈济必尽心有祈祷神辄民咸爱之如父母及擢左丞时政缺失知无不言多所裨益后因病致仕晚年偕吴孺人居巢湖姥山生宋绍定元年戊子十一月初二日享寿六十有三卒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十一月初九已时葬姥山(右赞善大夫刘静修先生为撰行状另载公撰有家庙碑亦另载)始配梁夫人(梁给事中之女)生子迁一迁二迁三继配程夫子(程侍郎之女)生子迁四迁五又继配萧夫人(萧学士之女)生子迁六迁七俱居杭州又继配吴夫人(合肥县吴公璘之女)生子迁八迁九厥后迁八徒居六安紫峰生子谷宾惟迁九徙居皖之桐乡
            五世
          道公幼子 迁九 公一名言字如纶号古塘诰赠怀远大将军性孝友通经史克承家学元大德元年丁酉自无为州徙居安庆府桐城县峡山东古塘龙王尖山下开业传世而会宫之业同时所有则古塘会宫王氏根本之地也公生宋宝佑戊午十一月十一亥时享寿七十有九卒元顺帝至元丙子三月十八午时葬田家岭水塘冲向东山形名宝剑出匣(幼子讳胜为撰墓表另载)配白雾山谢氏诰封一品夫人卒葬古塘内坂山形名蜘蛛结网向东南生子三复一复二复三女二长适吴次适巴。养马圩一业蒙明朝恩锡坐落白兔河田种壹百贰拾石其租每年与佃人见割均分两房昔年分定各管其圩沟泊宕下圩圩胆东埂外方沟西埂外圩沟并蛟宕一切均系两房公管共亩十二亩七分长房册名王成俊三房册名王思今更名怀忠堂仍归长三两房均分派人完纳
            六世
          迁九长子 复一 公一名腆字厚德敕封都指挥使读书尚义谟猷靖深善於继述家业兴大生元皇庆癸丑年享寿六十有一卒明洪武癸丑年葬古塘峡山新生基右畔上顶似云岩(即俗名死人岩)下抵叶文殿田。配魏氏卒葬古塘蛳螺塘西涧侧生子二谋诚
          次子 复二 公一名腴字美德公自明初雁序迁桐公之门第会宫之东四山环峙一水盘旋觇其宅里可知其人生元末年配程氏俱卒合葬白苓涧保生子三谏谨训
          三子 复三 公一名胜字均德敕封太原郡侯幼英迈及长气象雄伟勇力过人性喜读书尤好兵法不事家人生产属元末叹曰天下纷纷群凶僭乱安得真主出而事之於是揽纳英杰召募勇毅至正乙未闻太祖高皇帝起兵自和州渡江即领兵千馀人往归之从取太平授百户丙申从征镇江广德丁酉从攻常州扬州甯国皆平升千户已亥从取诸暨州衢州处州等处皆与有功升元帅府右副元师自后遇事太祖每以均德呼之辛丑攻败伪汉陈友谅取江州赐金带一良马一敕守江州保障安庆每一战捷太祖深加叹赏自庆得人癸卯四月陈友谅尽举所有兵号六十万围豫章甚急时议汹汹莫知所出公乃与丁普郎等为誓协谋破贼且决策於刘基卜之咸以为吉遂率三十五将统兵十余万大战鄱湖历戊子已丑庚寅三日三胜之复一交锋敌众不退公奋然曰人臣遇君之难身命何暇顾耶因与丁普郎等直前冲敌纵火焚贼营三十五将尽死友谅亦溃走既灭太祖泣谓中书省臣曰崇德报功国之大典自古兵争忠臣烈士以身殉国英风义气虽死犹生鄱湖之战将臣尽忠死敌者昭昭可数有功不报何以慰死者心哉尔中书其议行之於是中书省以死事之臣三十五人列进赠勋爵有差建忠臣祠於康郎山设像其中命有司岁时祀之且颜其额曰开天忠烈诏赠公为怀远大将军轻车都尉元帅府右副元帅封太原郡侯于祠内位居第三赐养马圩一口坐落本邑白兔河时子幼袭其侄四代指挥使事载皇明通纪皇明崇报录从信录吾学编甚悉公生元泰定甲子十月初一子时时年四十尽节鄱湖乙巳九月归葬会宫所居之西( 魏 国 公 徐达为撰行状另载)所遗刀一口袍一袭每遇春秋二祀陈设家庙犹觉凛然有生气。
          配龙氏继配赵氏俱封为一品夫人卒葬会宫陷泥冲皆无出夫人高氏卒葬会宫芦塘稍即陷泥冲龙赵二夫人合墓生子一讠晋(左讠右晋)。夫人焦氏卒葬会宫朱家冲亦无出育子证。十四世孙廷生号素庵书:忠烈公传后曰此仍万遐福本迨观克有公本于会宫所居之西下添注配施氏兵燹失之再配龙氏庐州府巢县姥山龙胜七官之女生于元致和元年戊辰三月十六日卯时卒葬陷泥冲生女一名惠祥从竹堍刘氏父胜七命龙妣之侄名证遂名王证三配高氏殁葬芦塘梢生子一谊四配赵氏生于元顺帝至正辛巳十二月十八日卯时卒於明永乐元年五月初七日寅时葬陷泥冲龙氏坟右生子一讠晋(左讠右晋)女一五配焦氏无出廷生以万本与克有此段相质何差异乃尔心窃讶之莫辩真伪及细读凡例家规与两本文义始较然不可掩万本条款云凡嫡妻无出亦不削若都尉公果有嫡妻施氏虽无出万本岂敢削耶则当时无施氏明矣若云高氏生谊赵氏生讠晋(左讠右晋)本龙氏赵氏皆无出又云焦氏亦无出则定出自高氏非出自赵氏明矣外此无所谓谊更明矣至龙胜七命龙妣之侄证为王证数语易龙为王此亦都尉公之钟情未可知也今仰承先祖之心聊为一族不失继述之善耳但必抹杀此中原来而竟与讠晋(左讠右晋)公为昆仲恐龙胜七公亦未首肯于九泉也兹与合族公议附证公裔于谱末体先人之志云。
          素庵公之孙世巩号柳材尝于康熙已卯增修家谱上族长康宇仲南西皐书曰: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二日巩再拜巩年未满六十而衰慵病耗因惫有如耄耋不堪跋涉艰难是以 修谱盛举未获竭力勷事罪诚莫遣自揣有老叔祖秉笔户长较订必无遗议俾巩得进而置喙者前月有司空之役姜斐鸣夏携谱来舍未及面晤归后焚香展读首阅复三公纪内配龙氏下直书有子一名证居七里冈而前之原委绝无一笔注明不禁错齿吐舌汗流浃背窃念证之托于都尉公也从前全无凭据一日使之珠联壁合必有后患易曰履霜坚冰至诗曰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盖言事之由小致大而人之不可不谨始虑终七里冈丽于我族历代谱牒未之见闻今一以万遐福本为主览万本世系何尝有渠支派况万序云复三公生子讠晋(左讠右晋)字原道已不及证矣又曰复三公孙行五人不及祯矣曾孙行二十四人不及镛矣不亦大彰明较著耶以龙易王以侄继姑始于克有公无稽之论先祖受惑于克有公而因以附诸谱末向使两公无是说则彼自彼我自我彼虽宗我首鼠两端西东莫定方且不知为姑之犹子并不知为姑翁之养子又安望为都尉公之苗裔乎肇兹萌蘖克有公创之先祖附和之巩不能为克有公怒亦不必为先祖讳所谓从前全无凭据者也查原道公生于元至正丙申去都尉公死节时仅八岁七里冈载证生无年月孰长孰幼固莫可辩今谱俨然列证于前而原道公失怙又早安知异日不与我争长幼耶我房不于此时严履霜之戒凛桃虫之防而易世修谱老成凋谢后进愦愦不谙颠末七里冈执今谱望蜀与我序长幼我房何说之辞嗟嗟七里冈既共我都尉公矣势将夺我祭主势将夺我刀袍势将夺我祖莹蔓及都尉公以上五世之祖从古窃嗣者窃敌之渐窃敌 者 窃国之渐将使我原道公卑居避位都尉公弃皿允而失凭依数百年庙食之灵春露秋霜不得享宗子一日之奉九原抱恫伤也
          如何言念及此孝子慈孙未有不痛哭流涕者也其为后患岂浅鲜哉是故模糊数言如克有公误矣先祖缀旒又误矣踵其事不正其误增其纲而割其纪以视克有公何如先祖何如万本又何如不亦大误也乎然我先祖得告无罪者赖有六世传后辨论一篇允堪传为定案奈何离而异之别载于传赞本中不惟文义欠通抑且可以去留任意或属七里冈深谋秘计我坐不察听颠倒耳老叔祖果不以巩言为迂阔请于龙妣下有子一名证居七里冈九字速命删削仍将先祖辨论一篇改刊六世传末庶彰渊源于已往不滋流弊于将来祖宗幸甚子孙幸甚而先祖亦衔佩于夜台或议巩不亲至祠宇只以一函相遗何贵重乃尔然巩亦筹之巩今无典守之责即亲至不过争以口舌笔墨之陈更有甚于口舌者假令觌面建议从则巩与有功不从巩置身何地但此关系最大苟不依巩之说巩惟有效鲁仲连蹈东海以死终身不肯帝秦耳虽然巩犹有舌不能禁巩之不声明大义而遽经于沟渎也若夫椒聊远条宜去宜存两房户长任大责重确有定见又非巩之所得与焉 师旦伏读素庵公所书及柳村公此篇皆文义详确一字不可移掇我族后世子孙谁敢复从置喙至柳村所云椒聊远条宜去宜存则指西皋公序文内所辨素之言是也谨以其序文载入西皋传内盖余生也晚疑以传疑庶载窃幸无罪焉
          七世
          复一长子 谋 公字论道因元末乱同叔讳胜与会里余忠七共建城山寨已亥八月归明太祖庚子五月随廖同佥于龙江口战败陈寇获海船一只取太平辛丑征进安庆水寨并江州蕲黄等处壬寅六月领原管军人三百馀名随廖同佥取江西南昌七月修理安庆城池随廖同佥攻庐州九月征进鄱湖禁江口剿捕陈寇十月攻取湖广甲辰三月编立队伍除授广武卫百户克湖广甲辰大军征进庐山辰沅等处乙巳三月随大军接应浙东十月随廖平章克泰州十一月接应宜同十二月守镇江丙午正月征进巫子门攻败张寇获快船一只贼人十五名八月征进湖州战败张寇攻德清攻杭州战败李小将军获快船一只十月随廖平章克取旧馆因病归家至洪武六年癸丑三月一日太祖高皇帝垂念都尉公忠义死节徵其子擢用之因公稚弱不能应命廖平章以公奏钦除兴武卫指挥十年丁巳赐名马一十四年辛酉正月十八日因马浴水误陷蚁穴跌折左足次日朝奏圣旨养马不如法调云南听征十九年丙寅五月卒葬古塘峡山东狐狸石下首申向(其山境内族人葬有坟茔数冢系有坟无境)配龙氏卒葬西岩寺后帽儿石下名土星挂角巽向生子福
          幼子 诚 公字本道赋性纯谨恬淡寡欲生元至正丙戌十月十八亥时享寿七十有一卒永乐丙申十二月初四亥时葬分水岭毛家配赵氏生元至正丙申十二月初四亥时卒明洪武戊寅十月十三未时葬白苓涧子祺居宅南酉向生子四礼禧祺女二长适余次适胡侧室章氏卒葬会宫团山(族人葬有坟茔数冢系有坟无境)生子礻因(左礻右因)
          复二长子 谏 公生宣德丁未三月日卒配马氏生宣德己酉卒合葬会宫老宅西大凸正穴生子礻来(左礻右来)
          次子 谨 公字得财承平乐业开创宏农生宣德己酉正月十八午时卒配夏氏生宣德壬子五月卒葬会宫皂角树下生子二礻冀(左礻右冀)禅
          三子 训 公字仕安诗书课子勤俭传家生宣德年卒配胡氏生卒合葬会宫榆树嘴生子礻乃(左礻右乃)
          复三公子 讠晋(左讠右晋) 公字原道性严整有风厉训示子孙皆有礼法生元至正丙申正月十七亥时享寿六十有四卒永乐己亥正月十六日葬古塘竖笔尖山下杨家窊向东北配朱氏卒葬古塘水口山高家冲生子五礻黄(左礻右黄)袗祜祉礻赞(左礻右赞)女二长名伴姐适中山武甯王徐溥诰封夫人次适生员方昱继配桂氏卒葬生女一适举人吴璨公


          IP属地:上海8楼2022-06-12 14:34
          收起回复
            安徽枞阳主要有古塘王氏和笔峰王氏两支,古塘王氏人口相对较多。 古塘王氏以王德宏为始祖,本籍徽州府婺源县,宋室南渡时迁至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四世王道迁居巢湖姥山,其幼子王迁九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又迁至安庆府桐城县峡山东古塘龙王尖山下,为古塘王氏始迁祖。 笔峰王氏以王千四为始祖,该支王氏居笔峰山下繁衍二十世,至清乾隆年间,始迁祖王植道购买青苗岭(在枞阳县内),率全家迁入。 N-F4208 下的王氏可能出自古塘王氏,但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发现,在安徽存在一个王姓家族。安徽的王姓男性用户中 N-F4208 占比是 1.14% 是安徽正常水平 0.37% 的 3.1 倍。且经过统计学检验,此家族非常显著。据此,我们推测 N-F4208 下游可能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王姓家族,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分布在安徽地区。


            IP属地:上海9楼2025-02-18 14:56
            回复
              新安皖枞会宫古塘王氏宗谱三卷(安徽枞阳)一世祖德宏宋南渡时自徽州婺源县迁浙江仁和县。第四世道,晚年移居巢湖姥山。其第九子迁九(字如伦,号古塘),元大德年间自无为迁安庆府桐城县峡山东古塘龙王尖山下(今枞阳县会宫古塘)。书录续修谱序、古塘王氏祖先探索、各支世系图、世系录、每册之末载现代族人传略数篇。此谱是民国四年谱之续修谱,故各支世系皆起自二十二世。新安皖枞会宫古塘王氏宗谱三卷(安徽枞阳)简介资料区县枞阳城市铜陵市撰修时间2007年数量3册时间2007朝代当代正题名新安皖枞会宫古塘王氏宗谱版本排印本省份安徽省编修王自武装订类型精装


              IP属地:上海10楼2025-02-18 1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