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新维加斯吧 关注:46,666贴子:1,075,300

莫哈维文字同好会新春贺岁档——《流浪地球》与刘慈欣专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经过了一年的蛰伏之后,身为群主的我绝望的发现:说好的一起看书一起交流呢,除了每个月抽奖的时候有点人,其他时候群里实在是太冷清了。正好新春档《流浪地球》上映,便特意紧打紧地做出了这期专刊以求吸引人气,时间紧,人数少(只有我一个),其中难免多有错漏谬误之处,还望各位斧正。

↑以上图文无关,图源pixiv某国人画师,侵删


IP属地:山东1楼2019-02-06 22:12回复
    本期目录:
    ⚪为地球,我们无所不能——《流浪地球》观后杂感(BY 沙漏计时)
    ⚪光荣与梦想——三体III序言 (作者:严峰)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作者:刘慈欣)


    IP属地:山东2楼2019-02-06 22:14
    收起回复
      为地球,我们无所不能
      ——《流浪地球》观后杂感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用人类所有的语言跟太阳系道别”
      一、缘起-我与“刘慈欣式科幻”的相遇
      在本篇文章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姑且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我的读者们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目前本科在读,是个业余奇幻爱好者,其中格外偏爱High Fantasy(严肃奇幻)风格。
      但在我读初中的时候,由于网速限制了新媒体发展的触角,信息传播的速度并没有现在这么快(俗称村通网),所以我一直难以接触D&D, Lovecraft式恐怖小说等硬核奇幻作品,反倒是大量阅读了被列入所谓“青少年推荐书目”的儒勒凡尔纳作品,比如《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气球上的三星期》等等等等。比起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以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结尾的童话故事,凡尔纳书中诙谐幽默而不失严谨的叙述风格,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故事还可以这么讲”,他的人物或在幽邃神秘的大洋海床上穿梭,或在气球上作俯瞰地球的旅行,却不像神话故事一般难以靠近,依然鲜活地存在于读者眼前,活像某个远房亲戚在见面的时候跟你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以至于我很快就厌倦了当时十分流行的青春校园小说,而那时候我的母亲还没退化成一个沉迷三流宫斗小说的妇女,在金庸古龙的武侠故事之外,她也捎带买进一些从来不看用来充数的新书。
      因此,《魔鬼积木》和《流浪地球》两本刘慈欣短篇小说集阴差阳错地摆上了书架,看腻了俊男美女早恋故事的我随手翻开,觉得恐龙蚂蚁之间的战争还挺有意思,从此沉溺“刘氏科幻”不可自拔,一看就是两三年,还曾经创下晚上躲在被窝里看《三体》电子书,一个暑假度数飙升两百度的纪录。
      就这样,我与一颗流浪的地球相遇了。


      IP属地:山东3楼2019-02-06 22:16
      收起回复
        二、请你拾起一朵铁玫瑰:科幻作品的美感来自何处?
        科学与理性是人类文明王座的奠基石,有了它,我们才不需要普罗米修斯馈赠天火,从伊甸园偷吃禁果,卑微地活在湿婆的一念之梦里;而是用罗盘指引穿梭大洋的航程,创造蒸汽机将煤石化作打破旧世界堡垒的怒拳,驯服雷电点燃文明的星星之火,抽取石油编织网络,于是寰球同此凉热,天堑变通途。
        可以说,我们人类的胜利是理性的胜利,是科学的胜利,不然我们还只是一群长相奇特的裸猿。而幻想文学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似乎注定与科学理性属性不和,由此衍生出的科幻文学,也一直面临着“要真实还是要浪漫”的双重困境。每个科幻作者在下笔时都不可避免地要踌躇再三,因为顺着已有理论照猫画虎,写出的无非是本语言生动的物理课本,可要是任由想象力信马由缰,那恐怕作品只能归类于魔幻现实主义,或者美其名曰“太空歌剧”。事实上,我在阅读奇幻和科幻两类作品时发现了有趣的一点,那就是在功力不佳的作者笔下,无论主角面对的是上古帝国废墟中巫妖私藏的邪恶神器,还是藏在地核深处即将引爆的行星炸弹,整个故事的具体框架和情节走向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我们熟知的暴雪公司把星际二写成了吉姆雷诺的西部剧和萨尔那加,星灵与异虫之间的魔幻文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这里便引申出了一个问题,即科幻作品相较于传统主流文学,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刘慈欣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然后再描写它”。然而创造一个世界的工程量,是小说这种题材难以承担的,即使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这样的主流文学鸿篇巨制,也是通过大量具体而微的细节与人物,以“一花一世界”这样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描写历史、文明与世界。因为如果把宏观描写作为小说的主题,那小说的“小”便完全不成立,自然也就难以为继了。
        事实上,只有史书和神话两种形式才能承担得起科幻文学所描写的对象,所有的科幻作品最终也无可避免地会回到这两种形式上来。这使得科幻作品同时兼具小说的人文关怀,历史的宏大与神话的空灵。对于偏爱宏大叙事与史诗感的中国读者,绝大多数科幻作品可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科幻文学没有过去,但有无限广阔的未来,它与人类文明一起成长,一起前进,有时落在后面,有时却又走得很快,如果说传统主流文学牢记着人类的历史,那么科幻作品则为人们指出了种种可能或不可能的未来,从而让人类这个年轻的种族懂得辨来路,识去处。
        当“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兴致勃勃地描写着潜水艇,克拉克斟酌着机器人三定律的时候,他们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已经把幻想变成现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重新思考我们与人造智能共同的新生活。这份在科学的理性与脆弱的幻想之间精妙的平衡,可谓“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恰恰是科幻作品在刀刃上跳舞的美感来源。
        我经常在文字中使用“铁玫瑰”的比喻,钢铁是人类征服自然最有力的帮手,它沉默,坚忍,承受过千锤百炼,领着人们进入工业时代,用来象征理性最好不过;而玫瑰柔弱却多刺,既能代表浪漫,也能引发感伤,是我们难以形容的内心世界的具象物。科幻作品的产生,其过程大致类似于用钢铁铸造一朵玫瑰,是理性与感性等比例混合的产物,美丽但不易折,刚强不失婉约。


        IP属地:山东4楼2019-02-06 22:17
        回复
          三、什么是“刘慈欣式科幻”——从宏细节和宇宙浪漫主义说开去
          本段的标题有些长的吓人,但其中内容基本都是刘慈欣本人提出的观点。其中,“宏细节”与主流文学中的“微细节”相对,也是我认为他作品中最让人着迷的部分。
          小说必须有细节,否则只是一部大纲或概要。但由于科幻作品其自身接近于史书和神话的特点,它不能再像我们熟悉的主流文学一样具体而微地描写木卫二殖民地上的王小明今天早晨吃了几个鸡蛋,冥王星观测站的李二昨晚跟女朋友聊了什么,或者远在仙女座星系的宇航员张大勇怎么通过星间通讯给自家父母拜年,不然就是累死一卡车的科幻作家,也未必能写完一个殖民地的跌宕浮沉。
          在以光年为尺度的科幻作品里,连整个人类文明都不过是浩瀚星海里微不足道的一颗尘埃,一个人的命运又何止轻如鸿毛,连占用几个字都没有必要。因而刘慈欣科幻小说里的“宏细节”,往往极力以篇幅之短小,语气之平淡,来描写一个人或一颗星球,一个文明的跌宕起伏。回到电影《流浪地球》中,无论CN117-11救援队在苏拉维西发动机门前,结果发现早已有人提前到达,还是最后其他两道冲向木星的点火柱,都属于“宏细节”。这种手法给了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没能出现在荧幕上的其他人类不再是白白等着别人拯救的羔羊,而是每时每刻为自身生存奋力挣扎的,有血有肉的活人。而老韩轻描淡写地介绍朵朵身世的话——“那时候无数双手把她送到我面前,水底下所有人都是她的父母”,更是值得成为所有科幻作家学习的典范。没有多余的回忆镜头,冗长的铺垫,一句话便道尽转向时代艰苦的自然环境试炼下,人性依然如黄金般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我个人推举其可以与克拉克《星》中那句“毁灭了一个文明的超新星,仅仅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夜空!”相提并论。
          而说起宇宙浪漫主义,这是一个我生造的新词,为的就是描述刘慈欣的作品里那种反对个人英雄主义,推崇整个种族,整个文明的英雄主义的倾向。这有别于传统的集体主义,因为传统的集体主义强调的是较小的个体服从于整体,无论集体目的是好是坏,而刘慈欣作品中更强调所有人作为平等的个体为人类生存而奋斗。假如没有了广袤宇宙为前提,这种特点就不怎么鲜明了。
          刘慈欣本人曾针对“文学就是人学”这种主流理论尖锐地提出“以前的文学都是人类的一场终极自恋”的说法。在他眼中,人类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太阳系里一个小小的新生物种,没有遇到过威胁整个物种生存的大灾难,就像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从来没有认识到我们的生存不是必然,而是偶然。他的作品里,人类若要活下去总要以整个物种为代价作殊死斗争,以百年千年为坐标,绝不是像美式好莱坞大片里一样,几个人组成敢死小分队,执行几趟秘密任务就能挽救人类于水火之中。
          这在电影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全世界150万救援队执行“饱和救援”,你率领的救援队中道崩殂没关系,你的火石坏了没关系,总会有其他人赴汤蹈火来见发射台一面。即便是在最后点燃木星的时刻,苏拉维西发动机的光束也并不孤独,还有其他两台发动机同时启动,直指苍穹。
          最后韩朵朵的广播被全球通报,无数救援车雪地掉头的场面,更是这种宏大的浪漫主义情怀的集中释放。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他两座发射台附近也出现了类似的景象,人类面对绝望时所释放的光辉让人性变得坚韧而伟大,让我们不是三十五亿苟且偷生的蝼蚁,而是一个高举文明薪火的伟大种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依然爱它,这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所谓的宇宙浪漫主义,就是“为了流浪中的地球,我们无所不能”。


          IP属地:山东5楼2019-02-06 22:19
          回复
            三、科幻题材的现实与空灵
            国内的读者偏爱贴近现实的科幻,稍微超脱和疯狂一些的想象就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幻大多是近未来的。
            其实这个话题在理论上没有太多可讨论的,科幻的存在就是为了科学幻想,现在科学要被抛弃了,那只剩下幻想。展现想象世界是这个文学品种的起点和目的。用科幻描写现实,就像用飞机螺旋桨当电扇,不好使的。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迷惑不解:想看对现实的描写干嘛要看科幻?《人民文学》不好看吗?《收获》不好看吗?《平凡的世界》不好看吗?要论对现实描写的层次和深度,科幻连主流文学拉下的那点儿也比不上。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苏联的喜剧电影,其中有这样的镜头: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到公路上,与汽车一起行驶,它遵守所有交通规则,同汽车一样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对国内科幻题材现状的绝妙写照。科幻是一种能飞起来的文学,我们偏偏喜欢让它在地上爬行。


            IP属地:山东9楼2019-02-06 22:32
            回复
              四、科幻中的英雄主义
              现代主流文学入了嘲弄英雄的时代,正如那句当代名言:“太阳是一泡屎,月亮是一张擦屁股纸。”
              其实,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科学和理性地想想,英雄主义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二战中那些英勇的德国坦丶丨克手和日本神风飞行员的行为是不是英雄主义?当然可以说不是,因为他们在为非正义的一方而战争。但进一步思考,这种说法带给我们的只有困惑。普通人在成为英雄以前并不是学者,他们不可能去判断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正义与否;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学者,从道义角度对一场战争进行判断也是很难的,说一场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更多的是用脚而不是用大脑说话,即看你站在哪方的立场上。像二战这样对其道义性质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按传统的英雄主义概念,在战争到来时,普通人如果想尽责任,其行为是否是英雄主义就只能凭运气了,更糟的是这种运气还不是扔硬币的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肯定认为大部分战争中双方的阵亡士兵都是无意义的炮灰。以这样的定义再去看英雄主义,就会发现它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进步。《光荣与梦想》中的女人公所为之牺牲的事业也并非是正义的。这样一来,难道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奉献,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出的气壮山河歌泣鬼神的壮举,全是毫无意义的变态和闹剧?
              比较理智和公平的作法,是将英雄主义与道义区分开来,只将它做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品质,一种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随着文明的进步,随着民丶丨主和人权理念在全世界被认可,英雄主义正在淡出。文学嘲弄英雄,是从另一个角度呼唤人性,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想像,如果人类社会沿目前的轨道发展,英雄主义终将成为一种陌生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肯定会沿着目前的轨道发展吗?
              人类是幸运的,文明出现以来,人类世界做为一个整体,从未面对过来自人类之外的能在短时间内灭绝全种族的灾难。但不等于这样的灾难在未来也躲着我们。
              当地球面临外星文明的全面入侵时,为保卫我们文明,可能有十亿人需要在外星人的激光下成为炮灰;或者当太阳系驶入一片星际尘埃中,恶化的地球生态必须让三十亿人去死以防止六十亿人一起死,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学是否还要继续嘲笑英雄主义呢?那时高喊人性和人权能救人类吗?
              从科幻的角度看人类,我们的种族是极其脆弱的,在这冷酷的宇宙中,人类必须勇敢地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以换取整个文明的持续,这就需要英雄主义了。现在的人类文明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顺利发展阶段,英雄主义确实不太重要了,但不等于在科幻所考虑的未来也不重要。
              科幻文学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个栖身之地,就让它们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吧。


              IP属地:山东10楼2019-02-06 22:32
              回复
                五、科幻中的第三个形象
                前面说过科幻文学所特有的两个形象: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还有第三个主流文学所没有的形象:科学形象。由于科幻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不管是传统的硬科幻,还是后来的软科幻,科学总是或明显或隐藏地存在于其中,它像血液般充盈在科幻小说的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形象,一直在被科幻小说塑造着。
                中国科幻一直在向主流文学学习,但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关注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结果我们的作品在人家看来不过是小学生作文;我们关注现实,与人家相比不过是一群涉世不深的学生娃的无病呻吟;我们也玩后现代,结果
                更是一塌糊涂。但在一件事上,科幻对主流文学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就是对科学的丑化和妖魔化。
                其实,到现在为止,主流文学只是与科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没有刻意伤害她,这一方面因为传统文学中的田园场景与科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丑化科学首先需要了解她,在这一点上主流文学可能有一定的障碍。但科幻却有着这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且做起来不遗余力!
                我们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形象已经成了什么样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不错,西方的科幻作家们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并不是我们这样做的理由。科学在西方社会相当普及,对它的后果进行反思也许是必要的。但即使如此,这种倾向也受到了西方科学界和科幻评论界的一致谴责。在中国,科学在大众中还是一支旷野上的小烛苗,一阵不大的风都能将它吹灭。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预言科学的灾难,中国社会面临的真正灾难是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的丧失。
                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她的理解,这是一句真知灼见。而让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生根发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与之相比,科幻倒显得微不足道了。本来两者并不矛盾,老一辈的中国科幻人曾满怀希望让科幻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希望是何等的天真。但至少,科幻不应对这项事业造成损害。科学是科幻的母亲,我们真愿意成为她的敌人吗?
                如果不从负面描写科学,不把她写得可怖可怕就不能吸引读者,那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停下来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有许多别的有趣的事情可做。如果中国科幻真有消失的那一天,作为一个忠诚的老科幻迷,我真诚地祈祷她死得干净些。


                IP属地:山东11楼2019-02-06 22:32
                回复
                  六、陈旧的枷锁
                  以上写了一些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对比,丝毫没有贬低主流文学的意思。以上谈到的科幻的种种优势是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它并没有因此在水平上高出主流文学,相反,她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其实,与主流文学相比时,我常常有自惭形秽的感觉。最让我们自愧不如的,是主流文学家们那种对文学表现手法的探索和创新的勇气。从意识流到后现代文学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法,以我行我素的执着精神不断向前发展着。再看看科幻,我们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新浪潮运动不过是把主流文学的表现工具拿过来为已所用,后来又发现不合适,整个运动被科幻理论研究者称为“将科幻的价值和地位让位于主流文学的努力”。至于前面提到的宏细节、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都是科幻作家们的无意识作为,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而在国内,这些手法甚至得不到基本的认可。
                  其实,前面所提到的在科幻文学中扩展和颠覆的一些传统文学元素,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在主流文学中也正在被急剧变革。像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这样的主流文学家,早就抛弃了那些传统的教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反观国内科幻的评论者们,却正在虔诚地拾起人家扔掉的破烂枷锁,庄严地套到自己身上,把上面的螺栓拧到最紧后,对那些稍越雷池一步的科幻作品大加讨伐,俨然成了文学尊严的守护者。看着网上的那些评论,满篇陈腐的教条,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敏锐和朝气,有时真想问一句:您高寿?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更是科幻的生命,面对着这个从大海见一滴水的文学,我们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怀!


                  IP属地:山东12楼2019-02-06 22:33
                  回复
                    我的图片……
                    总而言之,本次专刊就到这里了,本来是为博读者一笑的些许小菜,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多指教。
                    由于严锋教授所作的序言暂时无法在百度上发表,只能烦请读者们移步豆瓣等网站一睹为快。同时本人所作评论在逼乎上也有同名回答,如果被和谐,可自行前往观看。
                    因为群招人的信息被百度屏蔽了,所以有想加入我们莫哈维文字同好会的朋友可以在楼下单独回复哦o(* ̄▽ ̄*)ブ


                    IP属地:山东15楼2019-02-06 22:42
                    回复
                      最后补充一句:《流浪地球》这个国产科幻扛把子当的名副其实,谁喜欢我们就是一辈子的朋友


                      IP属地:山东16楼2019-02-06 22:44
                      收起回复
                        我明天就打算看这个了。看完回来我就补游记去。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2-07 00:36
                        收起回复
                          已经二刷的路过,小破球真好看。


                          IP属地:广东20楼2019-02-07 10:11
                          回复
                            这就去买票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2-07 1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