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7,951贴子:73,864,578

关宁锦防线,堡垒战术与八旗入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9-02-27 20:51回复
    今天就不说,其他的有争议的东西了。单从军事的角度分析一下明末的关宁锦防线。明军的堡垒战术等一些问题


    IP属地:山东2楼2019-02-27 21:00
    回复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一点。关宁锦防线真的那么不堪吗。其实我觉得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关宁锦防线是马奇诺防线,是摆设,是无用的。证据就是八旗军可以绕过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攻入关内,所以,关宁锦防线是无用的。


      IP属地:山东3楼2019-02-27 21:03
      收起回复
        做一个比喻,如果对于八旗军来说大明王朝是一栋房子,房子里有吃有喝,金银满地。所以八旗军要进去劫掠。而关宁锦防线就如同大明王朝的大门。八旗军走这个大门走了两三次发现走不通,还撞的鼻青脸肿的。怎么办。那就不走大门了。搬把梯子从二楼的窗户翻进去。那么,你能说,因为小偷从窗户进去了,所以,大门是无用的吗?


        IP属地:山东4楼2019-02-27 21:08
        回复
          所以,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你不能因为小偷从二楼窗户翻进家里,家里失窃了。你就去责怪大门没有用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大门,那小偷岂不就更方便了,还翻什么窗户,直接走大门不就好了。从大门处直接登堂入室,喧宾夺主。
          从八旗军第一次绕道蒙古攻入关内,到满清入关定鼎中原。期间22年,22年间。八旗军先后六次攻入关内,均是借道于蒙古,绕过关宁锦防线,攻破长城防线进入内地。这已经算上第一次入关打了北京保卫战的那次。如果不算那次是五次。算上是六次。22年八旗军六次攻入内地


          IP属地:山东5楼2019-02-27 21:14
          回复
            对于八旗军来说,从辽西走廊入关是条捷径。如果绕道蒙古,那实际上是兜了一个大圈,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地图。正是因为有了关宁锦防线,把这条捷径堵住了。所以八旗在22年中只能绕远路攻入内地六次。而如果没有关宁锦防线。那八旗每年都能攻入内地。
            所以,关宁锦防线,绝没有某些人认为的那么不堪,空费钱粮而毫无作用。实际上在于八旗的交战中,关宁锦防线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推迟了明王朝灭亡的时间。想象一下,22年八旗军入关22次是什么样


            IP属地:山东6楼2019-02-27 21:22
            回复
              还有一个是,明军在辽东实行的堡垒战术的问题。之前很早以前,我记得和一位吧友交流过这个问题。我说关宁军应该在二十万左右(说的是宁远大捷后到崇祯登基前这段时间)。他说不可能,辽东明军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他要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不能击败八旗军。


              IP属地:山东7楼2019-02-27 21:27
              回复
                我给他算了一下,锦州要有三四万人防守,宁远三四万人,山海关三四万人。仅这些加起来就十几万,再加上松山城,杏山城,中前所,中后所。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城和小堡垒每个城,每个堡都需要士兵驻扎。所以辽东明军的数量。大概在二十万左右。
                同时根据,袁崇焕平台召对提出的把关宁军削减为十二万人。也可以佐证此前关宁军的数量一定远大于十二万。


                IP属地:山东8楼2019-02-27 21:32
                回复
                  首先,说明一点,明朝的辽东部分是比较特殊的,甚至可以说非常之特殊。明朝在辽东的存在方式,明军在辽东的存在方式就是依托与城与堡这样的军事据点的。所有的城池都被军事化的划分。分别被划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明朝的辽东地区可以说有点像殖民地一样的存在。拥有大量的军事据点。这点和明朝内地大相径庭。其城堡分布,星罗棋布。


                  IP属地:山东9楼2019-02-27 21:41
                  回复
                    与八旗军开战后,仅仅辽河以东,明军就先后丢失了包括辽阳,沈阳之内的七十余座城堡。明军在辽河以西还有广宁,义州,辽南四洲,大凌河城,小凌河城,等一大堆城堡。可以看出,明军在辽东战场的城堡分布,可以用星罗棋布来形容。


                    IP属地:山东10楼2019-02-27 21:45
                    回复
                      这些城城堡堡,关关寨寨都需要士兵来守卫。但是这就造成了兵力的分散。造成了,明军在辽东的纸面兵力很强大。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城单独面对八旗军是处于兵力劣势。明军在辽东兵力总体优势。但这个优势分散在各个城堡之后,使得真正面对八旗军来攻城时。明军实际上处于相对的劣势。


                      IP属地:山东11楼2019-02-27 21:50
                      回复
                        到这里,也许有人说了。那明军为什么不集中起来。集中优势兵力。来与八旗军作战,避免被各个击破呢,为什么明军选择把兵力分散在各个城堡。实际上这就牵扯出了。明末,明亡清兴在军事上面。明军一个重大的抉择的问题。明军把兵力分散在各个城堡中。形成堡垒体系,搞堡垒战术。那问题来了,那是不是明军除了搞堡垒战术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如果有,那明军为什么还选择堡垒战术。堡垒战术又引发了哪些问题呢


                        IP属地:山东12楼2019-02-27 21:56
                        回复
                          此前明朝与八旗军的作战中,连战连败。尤其是野战中更是一塌糊涂。而守城,守的也是稀里糊涂。沈阳,辽阳,广宁,那么坚固的大城都丢失了,都守不住。守城明军失败的原因很多,比如没有肃清奸细。导致努尔哈赤老是用里应外合这一招。明军还老是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一招鲜吃遍天呀。还有守城不好好守,打开城门跑出去中了八旗军的埋伏这种。


                          IP属地:山东13楼2019-02-27 22:01
                          回复
                            都知道明军野战不行。那为什么野战不行呢。为什么只能,凭坚城用大炮才能站稳脚跟呢。都知道明军野战不行。有谁想过深层的原因呢,是什么导致了明军的野战必败


                            IP属地:山东14楼2019-02-27 22:04
                            回复
                              其实我发现,很多人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骑兵与步兵的问题。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为什么一直面对游牧民族的袭扰。还搞出了五胡乱华,辽金西夏这些事情。其实没别的。就是中原农耕文明。战马不如游牧民族多,其并不如游牧民族。
                              而明末,深深困扰明王朝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时候火药兵器的崭露头角使得人们过多的关注火药兵器,而忽视了战马与骑兵。


                              IP属地:山东15楼2019-02-27 22: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