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了成都多所高校实行网络一人一号一电脑,不准使用路由器的现象。视频一经播出,众网友的声声吐槽接踵而来,这是一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可是同学们在没有很好的享受到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却遭受企业与学校强强联合的变相剥削,这不禁让人心生寒冷,也不禁要问:这样的学校如何树立学生的价值观?难道“教书育人”、“教育圣地”这些响亮的口号只是一纸空谈?
网络无法共享 学生怨声载道
网络真的不能共享吗?自己的手机也不能连上WIFI吗?记者也随即采访了四川大学的同学:校园网络都是一人一个账号,资费有多种,选择权在你,有限制流量的,有网速快慢的,如果你要选择网速快又不限制流量的话,就必须要使用电信的手机。可无论选择哪种上网资费,网络是不能共享的,就算使用无线路由器,你的手机与平板电脑等都是不能共享到网络。”
网友@LeoDiange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他也碰到了同样的遭遇:开电信宽带还必须送你一个手机,存话费拿一个很烂的手机,最坑的还是电信的合约,必须要用两年,中途想停用了还停不了,不交钱还欠费。
来自中南大学的网友@我家老三叫盛明:当时中国电信说投资上亿给我们改造校园网,当时我就想,这是要赚多少钱的节奏啊!我们学校电信垄断不是一天两天了,上网质量真的是“好的惊人”,一天断网五次并不是奇怪的事,网速4M也并不是随时都能达到的,之前开个路由器为了让手机电脑同时上网还被黑了。因为没有过多的网络资源可以选择,而对网络的需求又是日益增加,很多学生也只好默默接受。
这种一人一号的限制,从经济上来说,一个不足20平米的四人寝,按照目前高校一个月 79 元的套餐,每个寝室一个月至少得支付 320 元的网费,比起成都电信现在一个月 169 的家庭套餐要贵出100多块,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在学校的这个套餐费用只能供一台PC使用,移动终端、平板都没法上网,因为无法安装路由器。
“我希望学校能开放路由器,网费和市民一个价。”宋同学说。目前大多数学校路由器都是无法正常安装使用的。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学生使用无线,相反,正是因为学校和运营商的这一举动,带动了学校“路由器破解”这一行。许多商贩从中发现商机,开始卖“号”,10元钱一个月,也就是买路由器的破解码。“我从淘宝上50元钱买了一个算号器,可以用一段时间,如果电信系统升级,就不能用了,得重买。”喜欢用平板和手机上网的李同学告诉记者。
学校里应外合 谁才是获利者?
而从央视的采访中得知,学校方面对此都是很清楚的,不仅清楚,还从中获利。运营商联系学校垄断校园网络,一家独大,不用,没法上网,用就只此一家,别无选择。学校的日常运行需要外界的经济来源,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最终让广大学生来背负,这是否说得通?
对于校园网络“一人一账号”的实施,学校才是真正的控制者,电信予以配合,而面对这一情况,学校给出的回复是:方便学生网络使用的管理。但如果使用了网络共享就不能很好的管理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吗?实则不然!猎豹免费WIFI工程师杨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国家互联网使用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一人一账号,即使使用无线路由器、WIFI共享软件,学校仍然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既然如此,那学校为什么还要限制使用学生使用共享软件?其中真相也不难揭晓。
一所高校的学生人数少说也有几万人,其中上网人数更不是一个小数值,所以对于电信,移动等企业来说,学校无疑是一个获利可观的庞大市场!而有的学校为了也能从中获取利益,便选择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虽然“禁止网络共享”的现象并非普遍,学校与企业暗箱操作也并非多数,但是这无疑提醒了人们:学校乃教书育人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从学生身上谋取利益,这是学校应该作为的吗?
“可以让移动和电信以及其他的运营公司都进来,这样有竞争。学校的获利,不一定会比原来更少。这种半强制性的高价收取费,套餐费用的弹性太小,可选的方案就只有一个,要么不用,要么就是高网费低网速。学校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这样也比较符合市场规律。”宋同学相信,抵制垄断,遵循市场规律,运营商、学校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实现双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存在这样的垄断,据江苏某高校的强同学说,他们学校是校园网,也是一人一号,但每个月只收取20元的费用,且可以使用路由器。对此,众多高校的小伙伴们只有羡慕的份了,因为在如今这个商业无孔不入的时代,学校还能自行管理网络,不让商家染指,实在难得。四川师范大学的食堂10年未曾涨价,就是因为食堂一直没有外包出去,由学校自己管理,统一定价。在这一点上,学生用网跟吃饭是一个性质的,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各高校还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是教育的根本。
(编辑:占荣)
网络无法共享 学生怨声载道
网络真的不能共享吗?自己的手机也不能连上WIFI吗?记者也随即采访了四川大学的同学:校园网络都是一人一个账号,资费有多种,选择权在你,有限制流量的,有网速快慢的,如果你要选择网速快又不限制流量的话,就必须要使用电信的手机。可无论选择哪种上网资费,网络是不能共享的,就算使用无线路由器,你的手机与平板电脑等都是不能共享到网络。”
网友@LeoDiange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他也碰到了同样的遭遇:开电信宽带还必须送你一个手机,存话费拿一个很烂的手机,最坑的还是电信的合约,必须要用两年,中途想停用了还停不了,不交钱还欠费。
来自中南大学的网友@我家老三叫盛明:当时中国电信说投资上亿给我们改造校园网,当时我就想,这是要赚多少钱的节奏啊!我们学校电信垄断不是一天两天了,上网质量真的是“好的惊人”,一天断网五次并不是奇怪的事,网速4M也并不是随时都能达到的,之前开个路由器为了让手机电脑同时上网还被黑了。因为没有过多的网络资源可以选择,而对网络的需求又是日益增加,很多学生也只好默默接受。
这种一人一号的限制,从经济上来说,一个不足20平米的四人寝,按照目前高校一个月 79 元的套餐,每个寝室一个月至少得支付 320 元的网费,比起成都电信现在一个月 169 的家庭套餐要贵出100多块,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在学校的这个套餐费用只能供一台PC使用,移动终端、平板都没法上网,因为无法安装路由器。
“我希望学校能开放路由器,网费和市民一个价。”宋同学说。目前大多数学校路由器都是无法正常安装使用的。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学生使用无线,相反,正是因为学校和运营商的这一举动,带动了学校“路由器破解”这一行。许多商贩从中发现商机,开始卖“号”,10元钱一个月,也就是买路由器的破解码。“我从淘宝上50元钱买了一个算号器,可以用一段时间,如果电信系统升级,就不能用了,得重买。”喜欢用平板和手机上网的李同学告诉记者。
学校里应外合 谁才是获利者?
而从央视的采访中得知,学校方面对此都是很清楚的,不仅清楚,还从中获利。运营商联系学校垄断校园网络,一家独大,不用,没法上网,用就只此一家,别无选择。学校的日常运行需要外界的经济来源,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最终让广大学生来背负,这是否说得通?
对于校园网络“一人一账号”的实施,学校才是真正的控制者,电信予以配合,而面对这一情况,学校给出的回复是:方便学生网络使用的管理。但如果使用了网络共享就不能很好的管理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吗?实则不然!猎豹免费WIFI工程师杨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国家互联网使用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一人一账号,即使使用无线路由器、WIFI共享软件,学校仍然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既然如此,那学校为什么还要限制使用学生使用共享软件?其中真相也不难揭晓。
一所高校的学生人数少说也有几万人,其中上网人数更不是一个小数值,所以对于电信,移动等企业来说,学校无疑是一个获利可观的庞大市场!而有的学校为了也能从中获取利益,便选择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虽然“禁止网络共享”的现象并非普遍,学校与企业暗箱操作也并非多数,但是这无疑提醒了人们:学校乃教书育人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从学生身上谋取利益,这是学校应该作为的吗?
“可以让移动和电信以及其他的运营公司都进来,这样有竞争。学校的获利,不一定会比原来更少。这种半强制性的高价收取费,套餐费用的弹性太小,可选的方案就只有一个,要么不用,要么就是高网费低网速。学校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这样也比较符合市场规律。”宋同学相信,抵制垄断,遵循市场规律,运营商、学校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实现双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存在这样的垄断,据江苏某高校的强同学说,他们学校是校园网,也是一人一号,但每个月只收取20元的费用,且可以使用路由器。对此,众多高校的小伙伴们只有羡慕的份了,因为在如今这个商业无孔不入的时代,学校还能自行管理网络,不让商家染指,实在难得。四川师范大学的食堂10年未曾涨价,就是因为食堂一直没有外包出去,由学校自己管理,统一定价。在这一点上,学生用网跟吃饭是一个性质的,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各高校还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是教育的根本。
(编辑: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