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述:
内容介绍:
图中所用皆为原版,肝了几个小时做出了的,基本没什么大问题。然后数据是用Helmod算出来, 45/min是刚刚好不出现科技瓶组装机的浪费,但是60/min会有个别有富余产能,至于用那种就看个人喜好,蓝图产线都是用的总线流的用法,输入原材料,输出科技瓶,至于原材料就异地生产了呀,别问我材料哪里来。
设计初衷:
我设计的初衷只是因为别人做的蓝图弯弯绕绕、用了太多的地下传送带、各种刁钻的走位,手铺的时候很累,我喜欢一条直线到底,尽量少用地下传送带,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肝了一晚上做的蓝图。
当然有吧友在上个帖子和我说“机器人是红绿瓶科技,除了红绿瓶外的蓝图都不需要手铺,占地小、成本地、容易接入才是首要的,难铺和蓝图一点关系没有,蓝图就是设计给机器人用的,容易手铺对机器人无所谓,占地大才是真正的难铺”这点我同意,但说这个和我关系不大,因为我一开始的科技瓶都是手铺的所以我才做的蓝图。
还有吧友说“给楼主一个建议,尽量使用黄带,因为这是初期使用,直到发射火箭,你红绿瓶都用红带,难道手搓到红带在用你的蓝图?”我是想说这个反正后期很长时间我都用红带的所以习惯性用红带做的蓝图,手铺的时候可以放蓝图用黄带,或者用0.17X自带的规划器转换一下就行了。
内容介绍:
图中所用皆为原版,肝了几个小时做出了的,基本没什么大问题。然后数据是用Helmod算出来, 45/min是刚刚好不出现科技瓶组装机的浪费,但是60/min会有个别有富余产能,至于用那种就看个人喜好,蓝图产线都是用的总线流的用法,输入原材料,输出科技瓶,至于原材料就异地生产了呀,别问我材料哪里来。
设计初衷:
我设计的初衷只是因为别人做的蓝图弯弯绕绕、用了太多的地下传送带、各种刁钻的走位,手铺的时候很累,我喜欢一条直线到底,尽量少用地下传送带,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肝了一晚上做的蓝图。
当然有吧友在上个帖子和我说“机器人是红绿瓶科技,除了红绿瓶外的蓝图都不需要手铺,占地小、成本地、容易接入才是首要的,难铺和蓝图一点关系没有,蓝图就是设计给机器人用的,容易手铺对机器人无所谓,占地大才是真正的难铺”这点我同意,但说这个和我关系不大,因为我一开始的科技瓶都是手铺的所以我才做的蓝图。
还有吧友说“给楼主一个建议,尽量使用黄带,因为这是初期使用,直到发射火箭,你红绿瓶都用红带,难道手搓到红带在用你的蓝图?”我是想说这个反正后期很长时间我都用红带的所以习惯性用红带做的蓝图,手铺的时候可以放蓝图用黄带,或者用0.17X自带的规划器转换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