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研究结果,人们首先会问,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的身体的?
“其实,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所吃的食物中微塑料早已无处不在。”一家知名环保组织的塑料污染项目经理易兰表示,从来源上看,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原生微塑料是指那些制造出来时体积就很小的塑料片/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次生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地上或海中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发现,上世纪50年代塑料开始规模化生产,当年仅200万吨产量,到2017年,环境中累积的塑料已达83亿吨。而这83亿吨中,仅9%得到了再生利用,12%是被焚烧掉的,79%还存留在环境中。
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中,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以全球平均食盐摄入量计算,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10.06克的盐或等量替代品,那么一个成年人一年约摄入2000个微塑料。
今年初,有研究者对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进行检测,仅17瓶水没发现塑料微粒。平均每公升水含10个塑料微粒,这些颗粒比头发略粗,更小的颗粒为平均每公升水314个。
来自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和环保组织团队对21个国家、地区的39个品牌的食盐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只有3个样品没有检测到微塑料。
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毛达博士介绍,在饮食中,最重要的微塑料摄入来源是水产品。“不论是海水还是淡水的。在水产品中,贝类可能比鱼类更富集。很多研究显示,饮用水中有微塑料,瓶装水比自来水更严重。”
“除了饮食,还有一种微塑料的摄入途径可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那就是日常的呼吸。”毛达说,微塑料很大一部分来自微纤维。在生活中,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非常普遍;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铺的地毯,大部分是由化纤制成的。衣物摩擦或走在地毯上时,就会释放出微纤维进而形成微塑料。“对人们来说,从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可能更为直接,摄入量是非常大的,可能与饮食摄入量相当,不能忽视。”
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8-10/31/content_517219.htm?div=-1
“其实,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所吃的食物中微塑料早已无处不在。”一家知名环保组织的塑料污染项目经理易兰表示,从来源上看,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原生微塑料是指那些制造出来时体积就很小的塑料片/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次生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地上或海中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发现,上世纪50年代塑料开始规模化生产,当年仅200万吨产量,到2017年,环境中累积的塑料已达83亿吨。而这83亿吨中,仅9%得到了再生利用,12%是被焚烧掉的,79%还存留在环境中。
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中,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以全球平均食盐摄入量计算,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10.06克的盐或等量替代品,那么一个成年人一年约摄入2000个微塑料。
今年初,有研究者对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进行检测,仅17瓶水没发现塑料微粒。平均每公升水含10个塑料微粒,这些颗粒比头发略粗,更小的颗粒为平均每公升水314个。
来自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和环保组织团队对21个国家、地区的39个品牌的食盐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只有3个样品没有检测到微塑料。
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毛达博士介绍,在饮食中,最重要的微塑料摄入来源是水产品。“不论是海水还是淡水的。在水产品中,贝类可能比鱼类更富集。很多研究显示,饮用水中有微塑料,瓶装水比自来水更严重。”
“除了饮食,还有一种微塑料的摄入途径可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那就是日常的呼吸。”毛达说,微塑料很大一部分来自微纤维。在生活中,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非常普遍;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铺的地毯,大部分是由化纤制成的。衣物摩擦或走在地毯上时,就会释放出微纤维进而形成微塑料。“对人们来说,从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可能更为直接,摄入量是非常大的,可能与饮食摄入量相当,不能忽视。”
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8-10/31/content_51721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