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帖子被静止了,这次一楼多写点东西看看能不能多存活一会儿

这是今天的主角, 塞尔维亚铝带厂RAAL和加州胆管麦克风厂Requisite Audio联动出品的铝带驱动耳机SR1A


因为这个东西开发过程很神奇,先说几句SR1A的历史


RAAL的创始人Aleksandar Radisavljević(上图)从2008年开始就怀揣了把自家铝带单元技术装进一台耳机的梦想

当然了,把一个本来是高频单元的结构强行推出全频段性能,这个设计难度可想而知。铝带本身内阻极低不到0.05欧,甚至远低于一般线材材质的内阻,如果直接把两片铝条接进一个耳放,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耳放会瞬间短路。如果强行加大线材内阻,阻抗的差距会导致耳机还没推响,线材首先着火了。
值得一提的是Alex真的是个非常有毛子风格,大干快上的设计师

Alex最后想出的解决方案唯一的形容方式只能说是丧心病狂。首先,通过加粗线材保证耳机加上线的内阻不超过0.2欧,保证听歌的时候线不会熔化起火,然后通过变压器和针对特定频段的滤波结构,强行把高功率输入变成低电压,高电流的输出


当然了,两个一斤重的变压器不能挂在耳朵上,所以Alex设计了一个耳机专用的匹配盒,为耳机端加上了等效5.6欧姆的阻抗,从各种意义上把搭配耳机的挑战100%转化成了对推力的极限需求,只要输入功率够,输出端表现就能平底起飞。这个换能过程效率当然不会很高,实际上,转接盒的喇叭线接口上的灵敏度在6欧下只有90db/w,实际聆听的单元摆位下甚至低达85db/w

也就是说,SR1A的实际驱动难度比kk高接近600倍,比HD800高超过4000倍,而与此同时,不考虑转接盒部分的实际灵敏度大概145db/mw,也就是你的手机耳机口如果不短路的话,能直接把铝带单元烧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