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客观请坐,这里是汉闻亭
沐浴焚香,开始今天的胡谈。

前些日子,有个问题颇为困惑,关于所谓的汉元素服饰和汉服真的存在区别吗?
小子如此认为的,汉服需要发展,汉服的呈现应该是汉族文化与当代元素融合而成的,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时间碾过后,都成为了汉服的一种形制。
那么关于汉服是否在当代能有拉链这一说法进行了一些讨论。
小子认为拉链这种近现代产物,它的出现是一种科技的更新,当代汉服也可以拥有这种融合。
很多人说我们的汉服并不适合现在高速的生活节奏,那么如果我们将拉链这个元素融入汉服中,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小子在讨论中提出了,所谓汉服,汉族人民穿的带有民族气息的衣服就应该定义为汉服,只是大众于小众的区别而已。
讨论中,有位前辈说了一个东西,让小子豁然开朗。
“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九家易》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凭有据的,经典不是看当代有多少人穿,而是被时间大浪淘沙之后,能有多少东西能被历史记住。对于所谓的汉服是汉族人民穿的衣裳,这点并非有错。
但就如同一个汉人随便画了几笔,说这是个字,就能是汉字了吗?当然是不能的,而一个汉人写字很丑,他写的是汉字,是因为这个字是被历史认同的,但是他的丑字会成为历史中的汉字吗?当然是不能的。
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摧残最后被时间选择的。
那么关于现在汉服的”山“与不”山“呢?
本来汉服就缺少宣传,为什么会有“山”之争呢?
网上有两种声音:
第一种:别人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推动了汉服的复兴,而有的商家就去盗版别人的,如果大家都不去买“山”品,正版商家就有经济继续去推动汉服的复兴了。
第二种:山不山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商家的一种手段,而有的人愿意去推动这种手段,汉服应该让所有的汉人能穿上,这才叫推动汉服的复兴。
小子对此也有些观点,所谓商家营销手段,或许的初衷是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师父也得活着才能传承。“
这老话是很早就有的,但是我觉的从汉服复兴的角度来看,这样是止停的,汉服从来不是上层人民的专属,民族文化都是各层人民的智慧总和。所以穿着汉服并不是一种特立独行、高高在上的表现。
至于那些盗版商家,也是可耻的,所行之事,如同行窃,甚至是抢劫。这种商家行为是永远不会被赞同的,而这种唾弃也断不可放在消费者身上。
那么商家该如何去做呢?
小子认为,商家可从标志去下手,比如不同的部落拥有自己不同的图腾一般,虽然这个方法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商标是否可仿制啊?会不会呈现粉丝之间的隔阂啊?
但小子一直认为,汉服是汉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是属于人民的,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今这个时代,汉服出现了断层,大家都不停的在去研究考证古时候的汉服,也不停的在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个时代本来就应该百家争鸣,这样汉服才会得到复兴,得到发展。
”存在即合理“
学习很重要,就如同何为玄学、何为糟糠一样。只有看见了源头,才能知道事情的始末,才能让所有人去相信。


感谢您的到来,欢迎下次再来
每周三、周天
汉闻亭,胡谈那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