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汉服吧 关注:561贴子:3,590
  • 0回复贴,共1

寒食节丨汉闻胡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600年延续至今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客观请坐,这里是汉闻亭
沐浴焚香,开始今天的胡谈。

今天来说说寒食节,2600多年的传统节日,华夏第一大祭日。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寒食节是源传于我国北方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对寒食节的时间不一致,有的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的在清明后一日,但基本都与清明节时间接近。

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据《后汉书》说,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魏武曹操当政后,下《明惩令》云:“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寒食之风至此才有所收敛。
最初,寒食日期及时长都不定,汉代以后逐渐固定在冬至后105天或106天,也有说法是在清明前两天。最初寒食节持续一个月,后来逐渐变为三天,其间禁火,要吃冷食。据《后汉书》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在故事发生地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我国北方民间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子推言避世 , 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卢象(唐)
对于寒食起源的传说,一般来说是比较单一的。普遍认为是为了纪念追随晋文公流亡,曾割了自己的大腿肉烤熟给主公疗饥,复国后谢绝封赏,携母归隐的高士介子推。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采纳了烧山的馊主意,导致功臣枉死。为了表示悔意,晋文公改介子推烧死的绵山改名为介山,下令国人在这一天不准生火,以慰藉介子推在天之灵。
传说有多个版本,不过都体现出寒食节所表达的忠孝大义,且延伸出诚信等的华夏美德。


感谢您的到来,欢迎下次再来
每周三、周天
汉闻亭,胡谈那些传说


IP属地:四川1楼2019-04-03 21: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