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吧 关注:535贴子:1,696
  • 0回复贴,共1

※声声慢•秋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自从苏州府十月降元,元军直逼吴江,吴江沦亡。蒋捷在这期间写下了许多作品,反映流亡在外的悲惨生活。如《贺新郎·吴江》中的彩虹桥遭破坏的现状。《一剪梅·舟过吴江》居无定所,在舟船上飘泊流浪的生涯。这一首是元军初到吴江时,词人夜不能寐的哀歌。
首句“黄花深巷,红叶低窗”是交代时间,这是深秋初冬的景象,也符合他远离家乡的时间和苏州降元的时间。“凄凉一片秋声”用秋声的凄凉进行点题。接着是描写夜间的几种凄凉的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这是对雨声、风声、更声的描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接着以“故人”来勾引其思乡情怀,亲情、友情、乡情交织在一起,以“远”来表示阔别,用“谁摇玉佩”象征故人的前来。通过“檐底铃声”道明原来是风吹檐底铃儿发出如此清脆的声音。雨声、风声、更声、檐铃声都是人们经常能够听到的声音。接着用“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这是词中的主题。彩角和笳是胡人的乐器,也是对元人的贬称。它吹奏出来的声音能够使月亮吓到堕落下去,通过“月堕”的借代,来说明当时人们的担心。“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来说明胡人已经起床,月又是表示夜里,他们夜里出来干什么。除了烧杀淫掠,还能干什么好事吗?他们连夜出来扰民,人民夜里都无法休息,怎能安居乐业。这声音的出现,是让人们听了撕心裂肺、心惊肉跳、魂不附体、彻夜难眠,这是在诉述亡国后之苦,身在异乡失去自由之痛。词人在灯前无法入睡,“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在邻居家闪烁的灯光下砧板上有敲打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没有说明,只能让大家进行联想。“知它诉愁到天明,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这是倒装句,描写蟋蟀和大雁的鸣叫,象征深秋,蟋蟀即将断粮、大雁北方也无食物可觅,他们发出面临饥饿的凄凉悲叫声,前面的秋声是由远到近,而这里是由近到远的描述夜不成寐的痛苦。秋声是词人发泄背井离乡的无奈,更是发泄亡国后内心愤怒与痛恨。※


1楼2019-04-06 13: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