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1956年摄制的彩色故事片《巴黎圣母院》,女主角艾丝美拉达。

巴黎圣母院已经不属于物质面,而是一页历史、一个回忆、一种文化,是法兰西这个民族整个精神上的美集大成者的表现。——蒋勋
让我们跟从雨果开始。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面描写了这个教堂周边的氛围,他说:
那时的广场就像今天的一样,呈不规则的梯形,一边是塞纳河岸,另三边是一连串狭窄而阴暗的高大屋宇。白天,可以观赏广场周围多种多样风格的建筑物,全是用石块或木头雕刻而成,中世纪各种住宅建筑风格的式样应有尽有,从15世纪可上溯到11世纪,从开始取代尖拱窗户的格子窗户,直到尖拱窗户取代罗曼式圆拱窗户,样样齐备;这种罗曼式圆拱窗户,在广场凭临塞纳河的一角,紧靠鞣革作坊的那一边,罗朗塔楼那座古老房屋的二楼,在尖拱窗户的下边,仍保留着这种风格。

巴黎的可爱之处就在于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了。它几乎具有别的城市的一切优点和缺点,而且把它们一起放大,推向极致。
圣母院是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法文叫做“NotreDamedeParis”,这个教堂是巴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
圣母院地处巴黎的核心位置,室内发展均环绕着城市岛,并以此为焦点向外做同心圆式延展,加上圣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现代巴黎的建筑特色,更渐渐成为法国的宗教、艺术及旅游中心。于是,法国人便把圣母院的入口位置设为圆点,然后将法国其他城市的坐标以此起算。所以,当你站在巴黎圣母院门口,你就是站在法国的中心了,可见这个教堂在法国人心目中有何等至高无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