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天堂吧 关注:33贴子:1,269

some problems on english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09-07-16 23:54回复
    1.Few pleasures can equal __C__  of a cool drink on a hot day .
            A.some       B.any       C.that      D.those 
    2.As I know ,there is __A__ car in this neighbourhood.
            A.no much    B.no a   C.not such   D.no such a 
    3.Equipped with modern facilities , today's libraries differ greatly from __A__ .
            A.those of the past                B.the past 
            C.which of the past                D.these past
    4.The peasants had nothing of __D__ before liberation.
            A.themselves   B.them   C.theirs   D.their own
    5.__B__ is __B__ family that the villages all admire it .
            A.It ; such an united         B.His ; such a united   
            C.Her's ; so united a         D.Theirs ; so an united
    6.The problem that we are faced with right now is  __D__ of great urgency and so it needs immediate attention.
            A.that    B.none    C.some     D.one 
    7.The scholar standing over there was __A__ the great mathematician Chen Jingrun himself.
              A.none other than    B.none the less   C.no other but  D.no one but
    8.It's freezing ! I've never known a winter __C__ cold before .
          A.any    B.that    C.this     D.much
    9.You'd better look at the difficulty __B__.
         A.the other way       B.another way 
         C.by the other way    D.by another way
    10.The committee members are quarreling,__D__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error.
         A.one accusing the other      B.one accusing another
         C.each accusing other          D.each accusing the other 
    11."Jack certainly has a low opinion of Susan."
         "It can't be any worse than __D__ of him."
          A.she    B.she does   C.her       D.hers 
    12.Constructive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before __C__ measure is taken .
         A.such any     B.any such a     C.any such   D.any of such


    IP属地:浙江4楼2009-08-20 22:05
    回复
      add作“加,增加”解时,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作“又说,补充说”解时,与直接或间接引语连用。如: 
      If the tea is too strong, add some more hot water. 
      如果茶太浓了,再加点开水。 
      After a short while, he added that he would try his best. 过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他会尽力。 
      add to意为“增添,增加,增进”。如: 
      The bad weather added to our difficulties. 
      恶劣的天气增加了我们的困难。


      IP属地:浙江6楼2009-08-28 21:16
      回复
        我只能理解为ADD后加物质名词。ADD TO后加抽象的。- -


        IP属地:浙江7楼2009-08-28 21:19
        回复
          Al 
          4Al+3O2====2Al2O3 
          2 Al2O3+6H2O=====2Al(OH)3↓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 
          2Al+ Fe2O3===2 Fe + Al 2O3 
          Al2O3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Al(OH)3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Cl==3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反应: Al(OH)3+OH-==AlO2-+2H2O 
          受热分解 2Al(OH)3== Al2O3+3H2O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3H2O==AL(OH)3+3H+ 
          NaAlO2 
          NaAlO2+HCl(少量)+H2O=NaCl+Al(OH)3 
          NaAlO2+4HCl(过量)=NaCl+AlCl3+2H2O 
          NaAlO2+2H2O+CO2=NaHCO3+Al(OH)3↓


          IP属地:浙江8楼2009-09-19 11:49
          回复
            1.铝与盐酸:2AL+6HCL=2ALCL3+3H2 气体 
            2.铝与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气体 
            3.铝与氢氧化钠:2Al+2NaOH+H2O=2NaAlO2+3H2气体 
            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加热)Al2O3+H2O 
            5.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 
            6.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 
            7.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8.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 
            9.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OH)3+NaOH=NaAlO2+2H2O 
            10.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 
            11.偏铝酸钠与盐酸: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12.氢氧化钠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13.偏铝酸钠与盐酸:NaAlO2+4HCl=AlCl3+2H2O


            IP属地:浙江9楼2009-09-19 11:50
            回复
              归中反应,歧化反应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IP属地:浙江11楼2009-12-26 17:22
              回复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物质里的不同元素或相同元素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像歧化反应就是一种常见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此外,还有其他的例子电子转移见右图
                  如:
                  2KClO3====2KCl+3O2↑
                  NH4NO3====2H2O+N2O↑
                  Cl2+H2O==HCl+HClO(歧化)


                IP属地:浙江14楼2009-12-26 17:28
                回复
                  一、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1、配平原则:在氧化还原反应元素间得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方法:一标、二找、三定、四平、五查
                  (1) 定项配平:
                  例5、(上海高考试题)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  I-→  CuI+  I3-
                  解答:根据元素间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1)+1 (2)CuI 0.5 (3)2    5    2    1
                  (2) 缺项配平:
                  例6、(上海高考试题)KClO3+   HCl(浓)→   KCl+   ClO2↑+   Cl2↑+    A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 倍。
                  解析:(1)HCl中一部分Cl-化合价不变,表现为酸性,一部分Cl-化合价升高到+1价,表现为还原性,KClO3化合价降低到+4价。先配平发生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系数,观察得缺项为H20。配平得2、4、2、2、1、2 H20。(2) ②、(3)0.2 (4)根据得电子能力: : =2.63
                  (3) 依题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7、在KI和H2SO4 溶液中加入H2O2 ,放出大量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气泡从溶液内部放出),同时溶液呈紫红色,且可使淀粉变蓝,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颇为简单但却很容易出错的化学题,错误的原因大多是把实验现象看成只是一个反应的现象,其实,实验现象往往是若干个反应共同体现出来的,该题就是如此.有的同学认为产物中有I2 和O2 ,这没有错,但如果认为这两种物质均是由一个反应得到的话,这就错了,因为在这个反应中,这两种物质均是氧化产物,哪么还原剂是什么呢?如果还原剂是H2SO4 ,则应该有SO2生成,与题意不符,而且稀H2SO4 也没有这么强的氧化性.
                                 H2O2 +2KI+H2SO4 =I2 +K2SO4 +2H2O
                  2H2O2 =2H2O+O2 ↑
                  点评:解此类题方法是:先依据题意设法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总数守恒配平其系数,再根据电荷、元素守恒配平找出并其它物质


                  IP属地:浙江15楼2009-12-26 17:44
                  回复
                    《想北平》的语言美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去世,一生中有42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品,都是以北京为题材,用北京话写的。其中《想北平》就是他为北京写下的一篇有名的散文,作品通过对北京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
                    读了老舍的《想北平》,“如茶余酒后的闲聊,是有趣味的,引人向上的闲聊,毫无不自然之感”(孔庆东《老舍的散文》)。读了老舍的《想北平》,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他那感情的潮水在自然奔涌。《想北平》一文写得很美,主要得力于本文语言运用之妙。本文的语言之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形象鲜活的比喻美
                    老舍先生非常喜欢运用比喻,有人统计,老舍在作品中运用了一千多个比喻,而《想北平》中的比喻却别有风味,那就是具有生活情趣、形象而鲜活。
                    如“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么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这里,作者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用爱母亲比喻爱北京。“看似平常最奇崛”。这是一种深切的爱,是爱的最贴切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比喻文中还有,如为了突出北京静寂的特点,运用了“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一通俗的比喻,可谓顺手拈来,自然天成,突出自己在北京可以无牵无挂,北京简直是他的精神家园。作者对北京的挚爱之情溢于言表。当然文中运用的比喻并不都是浅易直白的,有的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如“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句话直抒胸臆,运用含蓄的比喻,意味深长,让人久久难忘。“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仔细研读,不难理解,这是一种对故乡悠悠缓缓的、沁人心脾的、甜蜜的爱。
                    二、相得益彰的衬托美
                    《想北平》的语言美还体现在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所谓衬托,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放在一起说,让它们相互衬托、相互对比、相得益彰。
                    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写巴黎之美来衬托北京的美。首先写巴黎的太热闹来衬托北京的“动中有静”。其次写巴黎的布局拥挤来衬托北京的布置匀调,既不太挤,又不太僻静。此外,作者还用“美国包着纸的橘子”来衬托北京“带霜儿的玉李”的新鲜。
                    这些衬托手法,无不表达出作者对北京的喜爱之情。
                    三、充满京味的口语美
                    老舍是京味小说最著名的作家,别忘了,他的京味不仅在小说中,而且也贯穿在他所有的文章里,可以说他是用纯正的北京话来写散文的。《想北平》一文的语言中有很多词汇都是北京人生活中的口语,读来倍感亲切。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以上这些蕴含极其深刻思想的话语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举重若轻的功力。像 “还差点儿”、“挤得慌”、“白霜儿”、“愧杀”等等,无不充满浓浓的京风京味的词语,老舍先生能用得那么地道,不但北京人听着亲切,外地人听着也新鲜,或者觉得有诗味。
                    老舍曾说过:“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想北平》一文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充满生活气息。纯净、简洁同样也靠千锤百炼。读了《想北平》,我们不能不赞叹老舍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


                    IP属地:浙江16楼2009-12-27 00:48
                    回复
                      哥本哈根,小人鱼的故乡,童话般的城市,而今却被笼罩在气候变化这个沉重的话题当中。如今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这里召开,各国政要首脑齐聚这里,结局无非是想通过节能减排设法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可是,对这份关乎人类未来的世界公约的背后,却又埋藏蕴含着多少经济利益与国际责任间的交锋。
                          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在想方设法从这份正在起草的议定书中捞取利益,希望少负担一些责任,而又能在“碳政治”的交锋之中取得更多的发言权。这样的交锋让这份造福未来的《公约》成了难产儿。什么可持续发展,什么生态环境,都被经济利益当作了要狠狠踹开的绊脚石,如此协议的话,要让我们如何对未来产生乐观情绪?温室效应的临界点也许就在明天。
                          现在让我们抛开一切障碍去假设,假设《哥本哈根议定书》可以在明天顺利完成修订,在各个利益群体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相对来说,制定出一个大计划很容易,将计划书写在纸上更是容易,但是将计划付之实施却相当困难。如果再出现一个既不退出又不履行这一协议的国家怎么办?《京都议定书》曾在美国被反对,被称为一个险恶的计划。那么《哥本哈根议定书》会不会重蹈它的覆辙呢?
                          好莱坞似乎最爱灾难片,一部《后天》将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如故事般娓娓道来。当初看电影时,我只是抱了欣赏的目光以平和的心态来观看一个虚构的故事,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心中不禁毛骨悚然。或许《后天》 《2012》《未来水世界》中所描述的正是我们的未来,或许,人类才会是使自己的种族灭亡的真正元凶,也许这个说法有点耸人听闻,可是今天对地球的不爱护,恰恰是明灾难的摇篮。
                          整个人类的明天都岌岌可危,自己的明天再灿烂又有何用?自己的明天属于自己,世界和人类的明天同样属于每个人。明天会怎样?未来会怎样?这是个永恒的谜,就算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没法给出最准确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又被捏在每个人手里,等待被发现。所以,关于未来的遐想永远也不会停下来。


                      IP属地:浙江17楼2009-12-27 00:52
                      回复
                        我个人是排外,但是不是无目标的乱排外,作为一个上海人,我欢迎喜欢上海,热爱上海的外地人士来建设上海,对于那些指责上海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人,我真的觉得,你们何必委曲求全的留在这里?
                        口口声声说来建设上海,你连这个地方都不热爱,觉得厌恶,那么你怎么能建设好?
                        我也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你不喜欢、讨厌、憎恨这里,那你干嘛还要来?
                        晓军说什么了?引得你们如此愤慨?
                        只不过说了,如果你们讨厌上海,讨厌上海人的外地人,请离开。
                        在广东和香港要说粤语,在湖北武汉等地方也说当地的方言,连去苏州玩,问路的回答都是糯糯的苏州腔,
                        我就搞不懂了,在上海说上海话,范什么大忌,犯什么哪条履历刑法了?
                        就像周立波说的,你们在骂上海的同时,哪个没受过上海的好?
                        某书记说,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
                        那么,你们来这里的时候,也麻烦爱一下这里,做人不要太虚伪,做人不要太口是心非。
                        连奥巴马来上海都说两句上海话,来到上海就要说上海话,所谓入乡随俗,你不喜欢上海,可以不要来,没有人逼你来。不喜欢上海,那么就滚回去,很正常。
                        上海是我们生活成长的所在,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的母亲,
                        没有人能侮辱自己的母亲!包括你们也一样!
                        如今我们迫于压力,无法站出来说什么做什么,只能暗错错的息事宁人,
                        但是老虎不发威,不代表是病猫。。。


                        IP属地:浙江18楼2009-12-27 12:58
                        回复
                          已经无数人指出上海人应该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可是这些人难道没有在上海的公共场合听到过普通话和上海话之外的语言嘛?难道那些拿着手机大声嚷着不知道哪里的语言或者伶着大包小包一群人之间的火星语就应该存在?究竟是该说普通话还是不能说沪语?
                          要上海人不说沪语其实很简单,先忘了你家乡的话吧,如果这你都做不到就不要来强求别人了~


                          IP属地:浙江19楼2009-12-27 13:15
                          回复
                            易错点1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的误判
                                 【典例】—What do you think the should do first?
                                 —They should learn to take as well as share rights in life.
                                 A. grown-up; responsibility       B. growns-up; responsibility
                                 C. grown-ups; responsibilities    D. growns-ups; responsibilities
                                 错因分析:有些考生以为grown是复合名词的中心词,其复数形式应该在grown后面加-s;另一方面认为responsibility是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从而错选B。其实,grown-up没有中心名词,其复数形式应该在up后面加-s;同时根据语境可知,responsibility指义务,该单词作“义务,职责”讲时,可作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故正确答案选C。
                                 复合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在中心名词后面加-s,如:looker-on → lookers-on, son-in-law → sons-in-law;但是当复合名词没有中心名词时,其复数形式是在最后的词后面加-s,如:grown-up → grown-ups; go-between → go-betweens。
                                 易错点2 名词的格的误用
                                 【典例】—Look! This is .
                                 —Very beautiful. When did she take it?
                                 A. my mother's picture        B. my mother in the picture
                                 C. a picture of my mother     D. a picture of my mother's
                                 错因分析:考生可能受汉语思维的影响,错选A或B;也可能受英语双重所有格的影响,错选D。根据语境可知,正确答案选C。
                                 my mother's picture,意为“我妈妈所拥有的照片”,暗含“照片上不一定是我妈妈”; a picture of my mother's意为“我妈妈所拥有的照片中的一张”,同样,暗含“照片上不一定是我妈妈”; a picture of my mother意为“我妈妈的照片(照片中是妈妈)”;my mother in the picture意为“照片中我的妈妈”,暗含“不是真实的妈妈”。
                                 易错点3 名词作定语的误用
                                 【典例】—Where does your sister work, Jack?
                                 —She works in a .
                                 A. shop of cloth     B. cloth's shop     C. shop with clothes     D. clothes shop
                                 错因分析:有些考生会因为对名词作定语的用法运用不当而错选B。其实,clothes“服装”只有复数形式,而单数形式“布店”应用shop for cloth或cloth shop,因此,根据语境可知,正确答案选D。
                                 名词作定语时一般用其单数形式,然而,名词parents, clothes, sports等,作定语时必须要使用其复数形式。另外,man, woman作定语时,如果中心词是单数,则用其单数形式;如果中心词是复数,则用其复数形式。
                                 易错点4 对不可数名词的应用判断失误
                                 【典例】—I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read novel you lent me last week.
                                 —Yes. It's necessary to have good knowledge of history.
                                 A. the;不填     B. a;不填     C. the; a     D. a; a
                                 错因分析:考生可能以为第一空是特指对方上周所借给“我”的小说,故应填定冠词;第二空后面是抽象名词,为不可数名词,不填冠词,于是错选A。然而,此处knowledge之前须用不定冠词,have a good knowledge of意为“对……很了解”,是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选C。
                                 英语中,有些抽象名词,如knowledge, history, failure, success, help, pleasure, surprise, honour等表示抽象概念时,其前面不用不定冠词,如:with pleasure, in surprise等。但是,当表示具体的概念时,其前面须用不定冠词,也可以用其复数形式。
                                 易错点5 对专有名词的应用判断失误
                                 【典例】—Do you know Li Ming?
                                 —Li Ming? Which one? I know Li Ming in our class very well. He is Lei Feng of our times.
                                 A. 不填;不填     B. a; a     C. a; the      D. the; the
                                 错因分析:有些考生可能以为两个空后面的名词都是人名,前面不用冠词,于是错选A。然而,联系语境可知,答话者至少认识两个李明,而特指他班上的那个李明时前面须用定冠词;后一空的Lei Feng由of our times修饰,说明是我们时代的特征,须用定冠词,故正确答案选D。
                                 人名前面加定冠词,指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个人的主要特征。地名前面一般不用定冠词,但是当指特定某时期的地方或某地的主要特征时,须用定冠词。如:China → the China (of) today; America → the America of last century; the New York of China等。表姓氏的复数名词前面用定冠词表示夫妇两人或全家人,如:the Greens。
                            


                            IP属地:浙江21楼2010-03-21 18:39
                            回复
                                 易错点11 it, one, that, those, ones等的用法区别
                                   【典例】—Would you like to buy a car here?
                                   —Yes, but I'd like to buy made in Shanghai.
                                   A. one     B. that     C. it     D. this
                                   错因分析:许多考生认为此处应该用it或that指代说话双方所说的车,于是误选B或C。根据语境可知,上海制造了许多小汽车,答话者只想买其中的一辆,故正确答案选 A。
                                   指代上文提到的名词时,it指代上文提到的那个东西,即同类同物;that指代抽象的事物或上文提到的同类事物的另一件东西,可替代可数名词,也可替代不可数名词,表示特指;而one指代上文提及事物中的其中一件,只能替代可数名词,表示泛指。
                                   易错点12 the other(s), other(s), another, the rest等的用法区别
                                   【典例】I have done much of the work. Could you please finish in two days?
                                   A. the rest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s
                                   错因分析:本题考生易误选D项。其实本题是对the rest用法的考查。选项B、C均修饰可数名词,选项D相当于“the other+可数名词复数”结构,这三个选项用在本题中都不合适。the rest指代名词时,既可以指代可数名词复数,也可以指代不可数名词。在本题中,the rest指代不可数名词,相当于the rest of the work,故选项 A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当the rest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单复数的使用要由the rest所指代的内容来决定。
                                   易错点13 [WTHZ]either, both, neither, all, none等的用法易错点
                                   【典例2】His father has bought many books home, but is easy enough for him to read.
                                   A. none     B. no one     C. every one     D. some one
                                   错因分析:许多考生会根据but一词推测后面表否定意义,但是又考虑到空格后面没有介词of,于是误选B。根据语境可知,空格后面省略了of the books,因此正确答案选 A。
                                   no one与none的用法:
                                   (1)no one相当于nobody,只能指人。
                                   (2)none常与of短语连用,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
                                   (3)none通常用于“how many/much...”的否定回答,而no one则常用于“who...”的否定回答。
                                   易错点14 [WTHZ]else用法的误区
                                   【典例】I don't think we've met before. You're taking me for .
                                   A. some other     B. someone else     C. other person     D. one other
                                   错因分析:有些考生不知道else的用法,以致误选A、C或D项。其实本题是对else的用法的考查。else既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副词,意为“其他的/地”,通常位于疑问代词、疑问副词或不定代词的后面。someone else意为“别人”,用在这里正合适。 B项为正确答案。
                                   考生还应知道who else的所有格形式为who else’s或whose else,如:
                                   Whose else/Who else’s can it be?那可能会是谁的呢?
                                   易错点15 多个形容词作定语时的排序问题
                                   【典例】This girl is Linda's cousin.
                                   A.pretty little Spanish     B.Spanish little pretty
                                   C.Spanish pretty little     D.little pretty Spanish
                                   错因分析:考生易错选D项。原因是对此类题的排序把握不清。本题是对多个形容词作定语时排序问题的考查。pretty为主观描绘性的形容词,little为表示大小的形容词,Spanish为表示国籍的形容词,根据英语语法知识可知,选项 A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在高考英语中,多个形容词作名词的定语时的排序问题是常考问题。形容词的排序规则如下:
                                   主观描绘性质、特征的形容词(如pretty))——描写尺寸大小的形容词(如little)——描写形状的形容词(如round)——描写年龄的形容词(如young)——描写颜色的形容词(如green)——描写国籍、地区、出处的形容词(如Spanish)——描写制造材料的形容词(如wooden)——描写用途的名词、动名词或形容词(如a waiting room中的waiting)。
                                   多个形容词作定语时,形容词之间通常不用加and;但是,当这些形容词为表示同一方面的形容词(如颜色等)时,这些形容词之间通常要加and,例如:a black and white cat(一只黑白相间的猫)。
                              


                              IP属地:浙江23楼2010-03-21 1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