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吧 关注:100,529贴子:1,421,333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大兵最害怕的是中国军队的冲锋号。美国参战老兵洛克,在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说了这样一件事:每当中国军队吹起冲锋号,中国军人便会迎着美国机枪奋勇向前,即使面前的同胞一个个倒下,后面的战士依旧大喊着往前冲,似乎没人惧怕死亡。这样的场面令美军战士的心理防线与意志力瞬间崩塌,致使战斗失败。
1986年1月28日,参加老山作战的595团四连担任主攻,四十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越军的167高地主峰发起冲锋,一个十分隐蔽的洞穴里,越军火力点突然向突击队猛烈射击,进攻受阻。突击队员张洪友手持爆破筒,冒着敌人的炮火,灵活地躲过敌人机枪的射击,迅速靠近了越军火力点,拉燃导火索,将爆破筒塞进越军洞穴。他正要撤离,那根爆破筒又被洞穴里的越军扔了出来。爆破筒冒着青烟,就要爆炸,张洪友毫不犹豫捡起冒烟的爆破筒再次塞进洞穴,并将自己的身体牢牢地抵住不大的洞口……随着一声巨响,越军的火力点被摧毁了,张洪友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战友们呼喊着烈士的名字,冲上了167高地主峰……
这是四连指导员大于给我讲的真人真事。只要下达冲锋的命令,我们的战士就会一往直前,直到胜利。
还有一个冲锋的故事更加惊心动魄,虽然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流血牺牲的战场,但照样体现出中国军人的胆魄和勇敢!故事的主人公叫徐增平,是《军人使命》中许卫平的原型之一。剧中的许卫平退伍后在香港成立了一家远洋船队,他说一旦战争打响,他的船队全部编入军队,为解放军运送兵员和装备。生活中的徐增平比剧中的许卫平更有气魄,他为我们国家买了一艘航母,“辽宁”舰。
徐增平,山东潍坊人,1969年入伍,广州空军篮球队队员,曾经和著名高主峰穆铁柱同场较量,按徐增平的话说,他小胜穆铁柱一筹。徐增平退伍后先是在内地经商,然后到香港发展,创办香港创律集团,干的也是风生水起。1997年,香港回归后,原海军副司令贺鹏飞专程找到他,请他出面为国家买一艘航母,就是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这艘新造的航母已经完成70%,因为苏联解体,乌克兰缺少资金无力再造下去。何鹏飞告诉他,如果国家出面购买,一是许多西方大国会从中作梗,二是乌克兰要价太高,开口近百亿美金,我们一年的军费也没这么多!所以,海军就想通过民间出面把航母买下来。贺鹏飞私下找了几个香港身价数百亿的富豪,他们也爱国,但买航母这样的事他们不敢做,风声太大,风险也太大,所以贺鹏飞就找到了徐增平。贺鹏飞握住徐增平的手动情地说:为了国家,为了军队,我拜托你,一定要把它(航母)买回来!徐增平当时非常感动,很快就答应下来。他说他以前是军人,现在还是军人,即便有千难万险,即便会倾家荡产,他也要接受这个“命令”,为国家去冲锋陷阵!
1998年1月,徐增平办好了一切购买航母的必备手续,包括银行的存款证明,2月初他回山东老家和父母一起度过除夕,第二天就带着二百万美元现金(买航母的定金)离开中国,转道俄罗斯,前往乌克兰。
徐增平到达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第二天,在老厂长马卡洛夫的陪同下,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了实地考察。这艘304米长、24层楼高的大家伙,让徐增平更坚定了把它买回国的决心。谈判很艰苦,徐增平公开买船的目的是把“瓦良格”改造成一艘“赌船”,经营博彩和旅游,他按照买废钢铁的标准报价1800万美金。还有几个买家也想购买“瓦良格”,也都是按购买废钢铁的标准报的价,在这之中,徐增平出的价最高,但是乌克兰一直没点头。
每天除了谈判就是喝酒。乌克兰人爱喝酒,也能喝。徐增平山东人,身上流的是梁山好汉的血液,更能喝酒,一个人对十多个人,几十瓶伏特加一扫而空,每个人喝的都是满头大汗。打开黑海造船厂招待所的窗户,窗外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吹进来,徐增平还是感到浑身发热。徐增平的豪爽和执着终于感动了黑海造船厂的老船长马卡洛夫。他对徐增平说:“瓦良格”定了,就卖你了!此后,又是几轮谈判,然后竞拍,最终徐增平以200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了这艘航母,包括四十多吨的图纸资料。
徐增平的这次冲锋胜利了!尽管许多年后“瓦良格”历尽艰辛来到中国更名“辽宁”号,成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后,一些人出来说买“辽宁”舰他们也是功臣,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否认,徐增平是第一个冲锋陷阵,攻上“瓦良格”这个山头的人!这要在军队,在战争中,第一个攻上山头的军人,是要立大功的!


1楼2019-04-23 14:32回复
    他们都是英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24 08:4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为国家做贡献的都是英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24 10:03
      收起回复
        那不是害怕,是对对方视死如归的震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24 19:30
        收起回复
          那叫惨烈
          虽说不计代价也值得尊重,但这并非爷们最佳的干仗方式,毕竟谁也不愿意轻易送命
          能将技术、战术和勇敢并用才是纯爷们


          IP属地:北京7楼2019-04-24 19:51
          收起回复
            朝战时解放军早就放弃了人海战术,改成了三三制,就是三个人一组,避免一炮炸倒一片,那些喷人海战术的是铁憨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4-25 17:14
            收起回复
              不是淮海战役就已经放弃了集团冲锋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4-25 22:52
              收起回复
                非常了不起的人。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4-26 07: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行吧,你说啥就是啥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4-26 09:08
                  回复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辽宁号渔政船?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4-26 09:40
                    收起回复
                      让我想起了日军的万岁冲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4-26 09:48
                      收起回复
                        好比一连冲锋,二连督战,往回跑,就被自己人打死,一连阵亡,后,二连冲锋,三连督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4-26 10: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