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阅吧 关注:12,557贴子:283,361
  • 11回复贴,共1

由于日子太过无意义,去年有好一阵子我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日子太过无意义,去年有好一阵子我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
过着吃饭、起床、睡觉的平淡日子,也借得过且过的幌子遮掩自己,每天躲在房间里,摆弄着方寸屏幕,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浑浊而不自知,任由种种空想在脑海中萦绕,越来越趋于麻木,懒于经营生活。
我妈实在不能理解。在她看来,在同样年纪,她在一分一分地攒钱为自己和家人博一个前程,我却躲在一隅之地里自暴自弃。
越沟通,争论的次数反而越多。我无法让她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大城市里有着稳定的工作,拿着相对高的薪水,也想吃就吃想买就买,过着日常的好生活,但我们还会觉得不开心?”
因为我光是和自己较劲,就已经废了半条命。


1楼2019-05-02 17:01回复
    进入社会这两年,我一直做着一件事:干活。每天都是重复的上下班,没有特别的开心,也没什么难过的地方。
    虽然也和朋友喝酒吃大餐,也曾彻夜畅聊人生理想宇宙洪荒,但微小的事情并不足以把某一段日子清晰地印刻下来,时间在毫无波澜的记忆和大同小异的情绪里,晃一下又是一个年头过去了。


    2楼2019-05-02 17:01
    回复
      18岁的时候,我想去北海道环岛骑行,想拥有有稳定的感情,想看完365本书。然而二十几岁的我,在这个到处讲究速成的时代,显得迷茫又着急。想要赚钱,想要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成功......


      3楼2019-05-02 17:02
      回复
        过去不曾关注过的小细微,会在某个瞬间开始,渐渐变成一种显性日常。我们的“不开心”被日常化,因此更加苛责别人,也常常和自己较劲,在潜意识里讨厌自己,但又觉得心酸、不甘心,好像不管怎么样,都逃不出这个世间俗气的套路。


        4楼2019-05-02 17:02
        回复
          我们变成了一类人,没有特点,没有寄托。瞧不上别人,也看不起自己,切身体会着因生活的失控而沮丧,伴随着一时的欢愉、懊悔和自我否定。
          心理学上面有一个效应叫“窄化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


          5楼2019-05-02 17:03
          回复
            人的情绪被窄化,其实就是人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6楼2019-05-02 17:04
            回复
              人人都恐惧失控感,但是成长意味着必须要接受这世上的很多事,包括我们自己,其实都是不受控制的。
              当你执着于跟自己较劲,就会把自己的情感、情绪、负能量、糟糕的状态和念头当成假想敌去用意志力和自控力去搏斗。


              7楼2019-05-02 17:04
              回复
                很多人始终活在“断不了、舍不得、离不开”的怪圈。他们年轻却觊觎整个世界,浮躁却妄想看透生活。而忘了,人生很多时候,并非一条直线。
                以前觉得少年时代才叫成长。现在觉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更需要成长,而且远比学生时代艰难。


                8楼2019-05-02 17:04
                回复
                  因为少年时代的成长,是在不断和自己较劲;而成年人的成长,就是放弃和想象中的自己较劲的过程。


                  9楼2019-05-02 17:06
                  回复
                    诗人里尔克有一句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也许是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平凡,也许是现实世界压力的硬推,我突然很主动的开始接纳自己。
                    我欣赏与赞扬那些比我聪明可贵的人,切身体验关于时代和自我的自知感,不再处处标榜自己与他人不同,开始以独立之心做着合群的事情。


                    10楼2019-05-02 17:06
                    回复
                      我人生中绝大部分的难过和不安,都是我走了很长的路自己治愈的。
                      人生最艰难的功课之一,就是学会和生活和解。
                      我在不断的学习和行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保持超高强度的阅读与学习,保持思考,保持进步,也因此看到更广阔的过去与未来,看到更大范围的美与庄严。


                      11楼2019-05-02 17:07
                      回复
                        我慢慢坦诚地接受生命有期,并以此抵抗对未知的焦虑。
                        即使现在的我仍然保持着和自己较劲的姿势,但在人间的悲欢和自我的转化中挣扎,这已经成为我最擅长做的事情之一。


                        12楼2019-05-02 1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