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游剧是好剧,也很喜欢看,但每次看到大规模战斗中骑兵的战斗的时候,我就觉得,编剧导演,甚至是马丁应该深入了解一下中世纪的战争。中世纪东西方不同的战争方式,中世纪封建领主和游牧民族不同的战斗方式。
我不敢说自己了解的有多深入,只说说我所了解的中世纪西方骑兵和草原游牧骑兵战斗方式。
首先是中世纪西方骑兵。西方中世纪之前是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时代以步兵组成方阵的罗马兵团为主要作战单位,骑兵是辅助兵种。罗马帝国时代往前是古罗马时代,古罗马时代再往前是古希腊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之间有一个亚历山大时代。
亚历山大军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马其顿方阵步兵,这是古希腊重装步兵的巅峰,正面的防御力和进攻都极其强悍。但有一个缺点,灵活性太差,侧面的防御为0。第二是马其顿骑兵,最精锐的是伙伴骑兵,还有一些其他类似伙伴骑兵的,比如色萨利骑兵等,后来征服东方的过程中也组建了新的东方骑兵。马其顿骑兵的特点是正面冲击能力极其优秀,亚历山大所指挥的每次骑兵参与的会战,首先突破对方的都是马其顿伙伴骑兵。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旦不能快速突破,陷入缠斗中,战斗就会向劣势方向发展。 伊苏斯会战中,亚历山大的右翼迅速突破了对方的左翼,但他的左翼骑兵则陷入了缠斗的劣势中,虽然这有布局上的轻重,但是也能看出来,一旦马其顿骑兵不能首先突破对方,那就失去了他的优势。
有这两个特点,亚历山大的基本战术也就出来了。以马其顿方阵步兵作为中坚力量,撑起整个部队防御,实战中将他部署在中间,像一个粘板一样牢牢的黏住对方,抗住对方。以马其顿骑兵作为突击力量,突破对方防御,实战中将伙伴骑兵和其他骑兵分别部署在马其顿方阵两翼,在起到遮蔽方阵脆弱的侧翼的同时,使用伙伴骑兵优秀的突破能力寻找并迅速突破对面防御阵线中的一个点,然后以这个点为中心,横向转移进攻方向,向对方重心突破。这整套战术的重点在于方阵步兵的防御和伙伴骑兵的突破,只要我能正面防御住你,然后我骑兵能突破你一个点,那么不管你军队数量有多大,我都能击溃你(有一种给我一个合适的点,我能撬动地球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战术,加上亚历山大的灵活运用,最终成就了亚历山大辉煌的征服事业。
之所以长篇述说亚历山大的的事情,是因为西方其后这几千年的军事,包括中世纪,都受到亚历山大的影响。亚历山大对骑兵的认知是,骑兵要有优秀的突破能力的冲击能力,要能够在正面战场中进行突击和冲击。其后西方人,不管懂不懂军事,只要一想到战争,战场和战斗,都会想当然的想象出骑兵大队正面冲击的场面。就像权游中,私生子之战里那样,像多斯拉克人在君临之战里那样,像临冬城外异鬼之战中那样。先不说多斯拉克人是游牧民族,亚历山大如果知道欧洲文化后世人这么理解他的思想,这么使用骑兵,就算不气的吐血也会竖中指。
中世纪领主国王之间的战斗和战术都很“呆”,用骑兵进行正面无脑冲锋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也没有呆到像私生子之战里那样。中世纪领主之间的标准战斗是,有弓箭手的先用弓箭手长距离曲射杀伤,然后用步兵冲锋近战肉搏,最后派骑兵冲锋。私生子之战里,先让装备精良的骑兵先正面冲锋,然后后面射箭把前面自己的骑兵和敌人一起射死,最后再派上步兵围歼。这是不是脑子有病,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种战术方式了。这样就算赢了也是把自己的骑兵也全赔上了,要知道骑兵比步兵要贵重的多。
其次是,中世纪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游牧民族的骑兵,没有那个游牧民族是不会骑射的,也没有那个游牧民族在战斗中不用骑射战术的。游牧民族的战术是从他们的基本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游牧民族依靠放牧和狩猎生存,放牧和狩猎的主要工具是马和弓箭,骑射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但不是唯一技能。马上冲锋,近距离砍杀,和骑射一样,也是他们必备的技能。他们会冲锋,会近距离砍杀,但不是说一上场就去冲锋,就去砍杀,这不符合他们的本性习惯。他们看到猎物,先射箭射死,然后冲上去捡拾,检查猎物。射不死,没箭了,或能直接冲上去砍死,他们就冲上去砍,不能打不过,他们就撤退或取箭来再射。
权游中的多斯拉克骑兵,我是真不知道从那个星球来的,刀很奇葩很好看也就算了,一上场就一窝蜂的冲,不管对面是长枪厚盾,还是黑茫茫未知事物,就一个冲。这是那个傻傻的星球培育出来的傻傻品种啊?
我不敢说自己了解的有多深入,只说说我所了解的中世纪西方骑兵和草原游牧骑兵战斗方式。
首先是中世纪西方骑兵。西方中世纪之前是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时代以步兵组成方阵的罗马兵团为主要作战单位,骑兵是辅助兵种。罗马帝国时代往前是古罗马时代,古罗马时代再往前是古希腊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之间有一个亚历山大时代。
亚历山大军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马其顿方阵步兵,这是古希腊重装步兵的巅峰,正面的防御力和进攻都极其强悍。但有一个缺点,灵活性太差,侧面的防御为0。第二是马其顿骑兵,最精锐的是伙伴骑兵,还有一些其他类似伙伴骑兵的,比如色萨利骑兵等,后来征服东方的过程中也组建了新的东方骑兵。马其顿骑兵的特点是正面冲击能力极其优秀,亚历山大所指挥的每次骑兵参与的会战,首先突破对方的都是马其顿伙伴骑兵。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旦不能快速突破,陷入缠斗中,战斗就会向劣势方向发展。 伊苏斯会战中,亚历山大的右翼迅速突破了对方的左翼,但他的左翼骑兵则陷入了缠斗的劣势中,虽然这有布局上的轻重,但是也能看出来,一旦马其顿骑兵不能首先突破对方,那就失去了他的优势。
有这两个特点,亚历山大的基本战术也就出来了。以马其顿方阵步兵作为中坚力量,撑起整个部队防御,实战中将他部署在中间,像一个粘板一样牢牢的黏住对方,抗住对方。以马其顿骑兵作为突击力量,突破对方防御,实战中将伙伴骑兵和其他骑兵分别部署在马其顿方阵两翼,在起到遮蔽方阵脆弱的侧翼的同时,使用伙伴骑兵优秀的突破能力寻找并迅速突破对面防御阵线中的一个点,然后以这个点为中心,横向转移进攻方向,向对方重心突破。这整套战术的重点在于方阵步兵的防御和伙伴骑兵的突破,只要我能正面防御住你,然后我骑兵能突破你一个点,那么不管你军队数量有多大,我都能击溃你(有一种给我一个合适的点,我能撬动地球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战术,加上亚历山大的灵活运用,最终成就了亚历山大辉煌的征服事业。
之所以长篇述说亚历山大的的事情,是因为西方其后这几千年的军事,包括中世纪,都受到亚历山大的影响。亚历山大对骑兵的认知是,骑兵要有优秀的突破能力的冲击能力,要能够在正面战场中进行突击和冲击。其后西方人,不管懂不懂军事,只要一想到战争,战场和战斗,都会想当然的想象出骑兵大队正面冲击的场面。就像权游中,私生子之战里那样,像多斯拉克人在君临之战里那样,像临冬城外异鬼之战中那样。先不说多斯拉克人是游牧民族,亚历山大如果知道欧洲文化后世人这么理解他的思想,这么使用骑兵,就算不气的吐血也会竖中指。
中世纪领主国王之间的战斗和战术都很“呆”,用骑兵进行正面无脑冲锋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也没有呆到像私生子之战里那样。中世纪领主之间的标准战斗是,有弓箭手的先用弓箭手长距离曲射杀伤,然后用步兵冲锋近战肉搏,最后派骑兵冲锋。私生子之战里,先让装备精良的骑兵先正面冲锋,然后后面射箭把前面自己的骑兵和敌人一起射死,最后再派上步兵围歼。这是不是脑子有病,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种战术方式了。这样就算赢了也是把自己的骑兵也全赔上了,要知道骑兵比步兵要贵重的多。
其次是,中世纪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游牧民族的骑兵,没有那个游牧民族是不会骑射的,也没有那个游牧民族在战斗中不用骑射战术的。游牧民族的战术是从他们的基本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游牧民族依靠放牧和狩猎生存,放牧和狩猎的主要工具是马和弓箭,骑射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但不是唯一技能。马上冲锋,近距离砍杀,和骑射一样,也是他们必备的技能。他们会冲锋,会近距离砍杀,但不是说一上场就去冲锋,就去砍杀,这不符合他们的本性习惯。他们看到猎物,先射箭射死,然后冲上去捡拾,检查猎物。射不死,没箭了,或能直接冲上去砍死,他们就冲上去砍,不能打不过,他们就撤退或取箭来再射。
权游中的多斯拉克骑兵,我是真不知道从那个星球来的,刀很奇葩很好看也就算了,一上场就一窝蜂的冲,不管对面是长枪厚盾,还是黑茫茫未知事物,就一个冲。这是那个傻傻的星球培育出来的傻傻品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