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阶段简单分析一下,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哈~
昭和44-47:这几个年度的套币是面向日本国外发行的,数量少。昭和44的仅发售了区区六千多套,而且作为首年,市价在所有日本普制套币里最贵。第二贵的是昭和46的,发行不足1.5万套,也比较少见。昭和45和47在这一阶段当中相对较多。值得注意的是,昭和45里面有一枚大阪世博会纪念币,昭和47里面有一枚札幌冬奥会纪念币,都是100円面值。
昭和50-58:昭和48-49停发了两年,从昭和50开始,开始面向日本国内发行普制套装币,发行量大增。这一阶段的套币价格都相对亲民,每套几十到一百多人民币。昭和57开始出现500円流通币,这一年的套币比该阶段其他年份略贵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昭和58年以前的套装币有个缺陷,就是用软塑料封套包装的,这种材质很伤币,很多套币5円以上面值都有绿锈,品相不佳。
昭和59-平成19:从昭和59开始,换用硬质塑料壳包装,品相问题一般不复存在。这一阶段仍然大量发行套装币,除昭和62因为包含没有流通的50円而较贵外,其他年份仍然比较亲民,约合一百多元人民币每套,与初始发行价相近(早期1500-后期1800~2200日元左右,视装帧式样)。
平成20-29:从平成20开始,套币发行量开始减少。虽然发行价仍然维持在1800-2200日元的水平,但是价格因年份而异差距较大。部分较贵的年份,尤其是平成22、23两个年度,恰逢发行量低谷,而且里面包含没有流通的币,参考价250-350人民币每套。平成26-27由于六种面值都流通发行的因素,价格相对较低。
平成30-31:这两年度套币单独拿出来分析。平成30在平成里面最少,而且里面预计会有平成年发行最少的流通币,即平成30年1円(34.1万普制+9.9万精制)。目前价格居高不下,个人认为远期来看可以对标昭和62。平成31虽然是“最后的平成”,但据报道,这一年度的普制套币预定非常火爆,在1月和3月进行了两批预定。虽然精制币预定也十分火爆,但是受产能限制,能够铸造的量也有限,因此最后造币局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分配,但是普制套币不同,工艺就跟普通流通硬币一样,理论上想发售多少就能装帧多少,不出意外的话,所有的预定应该全部满足。虽然平成31年的套币目前贵的令人咋舌(甚至一度比昭和62都贵),但这样的价格个人认为维持不久。三月批次的预定预计在八月末至九月初交货,到那时平成31的价格也许会降下来?
下面的楼层里会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先留个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