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莲科技吧 关注:5贴子:103
  • 6回复贴,共1

(实业老板必读)投资互联网必经的五个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重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著作权归属太原心若莲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个人、企业、媒体、互联网平台不得擅自摘抄、复制、转载文章内容, 否则,我方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我司权益。欢迎分享转发,谢谢!)
序言 --- 残酷的现实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创造了很多的互联网神话,在这波风起云涌的浪潮中,无数曾经在传统领域很成功的老板们不惜巨资押宝互联网,生怕错过这趟财富班车,他们把互联网当成图腾,当成企业的救世主,在他们眼里,互联网是那么神奇那么神圣,一时间,似乎每个老板都想做又一个马云马化腾,实现他们在传统行业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一夜暴富”的神话,然而,现实却是:我们亲眼见证亲耳听到无数企业烧了几百几千万,到头来繁花落尽灰飞烟灭......
究其原因其实就俩字:不懂!!!


1楼2019-05-27 17:19回复
    正文 --- 重大的误区
    我们的老板们陷入了一个重大的误区:“我过去做生意那么成功,不就搭个网站么,对我来讲太简单了”, 其实只有自己亲身探到水下,才发觉如此深不见底......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传统行业的成功经验无法照搬到互联网,两者在商业逻辑上存在本质的区别,甚至有时完全相反!所以,老板们经常走入以下几个重大误区:
    误区一:“从我出发”
    --- 不去思考是否真正创造了价值
    传统行业的逻辑很简单:“我销售你购买,我服务你买单”,非常简单清晰,作为老板,只需要把握的是产品、服务和市场;
    而互联网是虚拟的,是在人类已有生活方式之外附加的一种工具,他的天然属性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互联网项目必须真正解决了一群人,注意!是数量较多的一群人的一个具体的问题和痛点,从而满足了人们的高频刚需,否则,他就一定没有价值。
    而我们的很多老板在做互联网创业时,往往是因为个人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某个需求或者个人喜好,从而激发出所谓的项目灵感,其实都很幼稚,因为:你不等于市场!
    这些年我接触了很多人跟我说的很多项目,乍一听很新奇,但经过理性分析后发现都是伪需求,其实,他们根本就没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或者说他解决的这个问题发生频率太低了,甚至说:他的出现还破坏了现有商业体系中各个角色的生存法则!
    有人说:“你说的不对啊,淘宝京东的出现就让很多实体店倒闭,破坏了过去的商业格局,但人家很成功啊!” 你忽视了重要一点:谁来买单。电商巨头的出现给用户解决了很多的问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同时帮另一头的卖家解决了很多问题:没有房租成本更低、销售无界收入提高;
    商场如战场,活了一群人必然要死掉一群人,这个很正常,怕的就是:你没有解决任何人的问题!
    结论:你的需求不一定是市场的需求!


    2楼2019-05-28 14:16
    回复
      误区二:我缺的是一个技术高手
      传统行业的老板们,你们是不是都觉得自己很懂商业?只差一个技术团队来帮你实现想法?可现实却是:被你予以厚望的技术总监会站在你面前跟你讲:“老板,你需要一个什么平台告诉我,只要你把需求给我讲清楚,我带着大伙帮你实现!”。
      然而,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对你的技术总监讲完你要什么,在等待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才发现技术总监带着一帮人做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你和用户想要的,最最糟糕的是:发现很多工作都要推倒重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你的商业想法和最终用代码写成的互联网平台之间还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那就是系统的产品规划!
      这里说的产品规划可不是简简单单画几个产品原型图,而是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系统的梳理和优化项目的商业模式、完善整个业务逻辑和商业闭环,并且能够考虑到里面的技术难点,设计出每个功能点最合理最简单的的实现方式,只有这样,最终交到技术团队手中的才是一套准确的产品开发方案,也只有这样,我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才能少走弯路,一路向前~~
      因此,你最需要的并不是技术大拿,而是一个既懂商业又懂互联网技术的“产品设计师”。他能够帮助你完善顶层设计,并且准确的转化为“互联网语言”传达给负责落地的技术团队。
      结论:专业的顶层设计是成功的前提!


      3楼2019-05-28 14:16
      回复
        误区三:”从小做起“
        --- 试图做一个本土的互联网公司
        在我们当地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老板,应该说,过去无论是搞煤炭还是做金融都很成功,但是这两年,他开始烧大量的钱做了很多平台,有类猪八戒的、 类瓜子和优信的,类58同城的,试图打造自己的所谓“生态”......其实,这类公司代表了一种现象,在这儿我有两点需要送给各位:
        1、互联网属于典型的赢家通吃,不存在“本土”的概念,起码在一个国家里没有边界
        传统行业的老板们做惯了“地头蛇”,因为确实,不管你卖汽车、卖服装、还是做餐饮,只要在当地做的很好,就足以赚的盆满钵满,这其中,很多老板是白手起家,一点点做起来,他们觉得这样才叫脚踏实地~
        可是!互联网的生存逻辑完全不同,在这个尸横遍野的江湖里,要不前三、要不死亡,注意:是全国的前三!甚至有的领域,只要第一名就够了。格局一旦形成,后来者几乎不可能有任何机会。。。
        2、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大而全的时代早已过去,要想胜出一定是垂直细分
        像上述这位老板,还不如看准一个赛道,然后集中全部火力争取攻下,互联网是最讲“规模效应”的行业,只有调动所有资源,集中一切力量让用户集中到一个平台上来,才会有更多的资源和优质的内容在这里聚集,从而形成压倒性的资源优势和良性循环;
        说实话在他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我特别好奇这位老板哪来的勇气和豪情敢烧这么多钱干这些在我看来毫无价值的项目,直到前段时间,这位老板因为把通过P2P平台融来的钱都烧在了这些互联网项目上,导致资金断链投案自首,结局令人嘘唏。
        结论:速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4楼2019-05-28 14:17
        回复
          误区四:技术投入比运营多
          有一位在我们当地很有名气的酒类连锁品牌的老板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张总,我开实体店太占用资金了,很多店都在赔钱,你有什么好的运营方法,通过线上就能让我们销量迅速增加?”
          在这里,我想郑重告诉所有的老板们:今天如果有一个人跑来告诉你,我有一套运营方法能一下子让你的平台销售激增,恭喜你遇到骗子了,因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他搞的是网络庞氏;第二:为了忽悠你的外包费或者高薪;
          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成功上市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在烧了一轮又一轮的风投后,最终杀出重围的,那些烧的钱主要都用在了快速扩张市场规模和用户数量,我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也不是说做互联网不需要考虑造血和盈利一味烧钱,而是说,决定一个平台能否成功的绝不是技术,而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产品规划和市场运营
          结论:技术开发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5楼2019-05-28 14:17
          回复
            误区五:我的企业我来管
            请相信:马老师的伟大是不可以复制的,或者说太难复制了,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我真心佩服他,虽然无缘做他的下属,但我相信,即便像我这种不羁的性格,在他面前也会心服口服的鞍前马后,因为,他真的是教父。。。
            尊敬的老板们,如果您觉得,自己还尚未具备马老师的高度和智慧,以及他超强的气场和魅力,还是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吧!这么多年,我亲眼见证了周围太多的传统行业老板,亲力亲为的治理一个互联网公司,结果只有一个:你很痛苦,你的员工更痛苦,最终,大家“其乐融融”的给公司贴上了封条。。。
            结论:请相信专业的力量!
            可怕的后果
            我有一个好朋友,过去做地产、金融和矿产都非常成功,后因机缘巧合投资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关门那一天他对我讲:“以后我再不做互联网了,太麻烦太复杂了,过去我做贷款做煤矿多简单,成本、利润一算,天天数钞票,哪像互联网公司,那么多部门需要管理,那么多问题需要协调,天天BrainStorm,天天论证复盘,天天操粹了我的小心脏。。。最关键是光投入不产出,最可怕的是,我挖煤,就算暂时卖不了起码他在我眼前放着呢,我盖房,不管行情好不好我早晚能变现,可搞了半天互联网,什么都没留下......”
            说实话我从骨子里同意他的总结,这位老板道出的,才是最最可怕的问题,互联网江湖的算术题是,100000000= 0
            结尾 --- 不变的信仰
            不知不觉,自己在互联网行业已走过15个年头,我们那代人的英雄是茅侃侃和李想们,可能谁也不曾想到,曾经的偶像已经选择了提前离去,这几天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写点什么,为了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和思考,更是希望能够通过此文帮助更多的老板朋友少走弯路。
            15年,弹指一挥间,我至今还记忆犹新2003年的那个深秋,自己面试第一份工作时,满脸流露出的紧张和青涩......很遗憾,15年过去了,自己没有成为同龄的程维和张一鸣,甚至没能成为花藤和马老师身边的骨干,只是千千万万正在迷茫中挣扎的互联网从业大军中的一员,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又一幕,是那么清晰却又渐行渐远.....
            虽然没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但我仍然感谢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历过去几千年都不曾经历过的时代变革,虽然在未来,互联网的创业机会只会越来越少,成功的概率将越来越低,但我相信:只要信念不死,就会希望永存!
            此时此刻,我必须要敬佩和感谢那些还在互联网创业路上奋战的人们,正是有了你们,这个时代才会不断进步!
            谨以此文,送给那些依然怀揣梦想奋力拼搏的创业家朋友们!


            6楼2019-05-28 14:17
            回复
              作者简介:
              张鑫,山西太原人,少年时期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九级,太原市声乐大赛一等奖。大学毕业于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曾在北京工作、生活十年。

              心若莲科技创始人张鑫先生参加路演
              2003年大学实习期间,曾获得搜狐企业在线呼叫中心小组最快出单记录和月度销售冠军;
              2008年作为核心开发成员参加了优朋普乐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优朋影视“盛大上线仪式;
              2010年曾参与美国上市金融平台宜信“宜人贷”管理系统的需求调研和技术开发。
              2014年作为初创成员加入知名农村电商平台 “乐村淘”,担任网络中心总经理(工号006)、平台总设计师,负责产品、技术、运营等一切线上事务,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完成了平台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全程策划与设计了乐村淘品牌形象。
              2016年张鑫先生创办心若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面向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产品架构、技术方案、管理咨询、企业培训、融资BP撰写等各种形式的企业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多家大型集团型企业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道路上提供了帮助。
              2019年,心若莲开创了新的业务板块,将为有潜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项目孵化、管理入股、区域运营、项目代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心若莲愿与各位创业家朋友共创未来合作共赢!
              ----- 心若莲科技作为互联网企业咨询、互联网平台开发建设、小程序开发领域的专家,将密切关注共享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和行业的各种最新动态。


              7楼2019-05-28 14: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