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年开始看球,规划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个人是比较认可规划比较有实力,并且对中国比较有认同感的外籍球员,怎说呢?黄皮肤就一定爱国啊?要是这样,抗日战争就没汉奸的说法了。何必肤浅的认为黄皮肤才一定是中国人呢?尊重中国的国情、对中国有抱负、愿意为中国卖命,认可中国的荣誉感,这样就是中国人了!!!为什么我们容得下改换他国国籍的华侨,就不能认可期待加入中国国籍的人才?
规划几个球员就是丢人现眼?试问现在世界足坛来说,哪个强国没规划球员的经历,巴西?西班牙?德国?意大利?阿根廷?英格兰?相比于规划,我觉得最丢人的是中国足协的领导者,这20年来,中国足球为什么越来越落后,足协高层领导者是要付最大责任。记得90年代,日本还打不过广东省队,知耻而后勇的日本领导在96年提出“百年计划”,从幼儿园的青训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期待未来最终夺取大力神杯,现在的日本已挤进世界二流的局面。而中国呢,所谓每年联赛必上U23政策,无非就是保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掩耳盗铃希望少数适龄球员能在期间超强发挥,奥运一出成绩就是官运亨通的保证了。别忘了,日本足球一开始起步时,一样规划如:吕比须、三都主、田中斗笠王等巴西籍球员。
看到现在连越南赢不了的中国足球,也许是时候中国足球需要一股清流激起一潭死水了。“清流”是高水平的规划外援,带领“幼儿园”水平的国内球员,给国内球迷或喜欢足球的家长对中国足球的认可感。记得2002年打进世界杯,有多少人因为这个而喜欢上足球。又记得因为联赛的假球、黑哨让当时门票送出去都没人愿意入场的情景吗?
规划只是手段,但相信绝不是目的,毕竟中国人特别爱面子,其实国内球员停球不是10米远,也许就能战胜了越南;停球不是3米远,可能就战胜了日本;停球能完全控制在脚下,中国足球就走向世界一流了。别鄙视规划高水平外援,规划是一剂强心剂,让国人在世界足坛上找回自信,也能让停球10米的国脚知道,如果还是这水平,绝对拿不到年薪几百万的薪水,企业不养废人,难道中国足球就应该高薪养废人吗?开放狭义的中国人观吧,让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也适应中国足坛,哪一天,大部分黄皮肤的中国人能到达高拉特、埃尔克森等球员的水平,相信没谁会愿意使用规划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之所谓觉得耻辱完全是自找的,谁让中国10多亿人中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人。别怪规划,规划绝对能让一些得过且过的“国内球员”看清自己未来的定位。现在是时候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