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吧 关注:3,639贴子:59,658

【转载】皇太子胤礽在史书上的形象问题(浅析殴打平郡王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殿下


1楼2019-06-24 12:40回复


    3楼2019-06-24 12:43
    收起回复



      8楼2019-06-25 08:58
      收起回复






        9楼2019-06-25 09:06
        回复







          10楼2019-06-25 09:11
          回复





            11楼2019-06-25 09:17
            回复
              平郡王讷尔苏是代善一系三王之一,代善一系一共有一个亲王两个郡王。平郡王就是之一。而讷尔苏的王妃是康熙帝宠臣曹寅的女儿。
              在索额图被处置后,平郡王讷尔苏「前往原郎中索额图家时,因非时辰,步甲开栅栏稍迟,王遂生怒,立即令属下鞭打步甲而过。王四更返回时,命执栅栏步甲,带到其院中,亲督打昏,拖出抛之,众步甲抬回栅栏」,被步兵统领托合齐举报给康熙帝,并提出意见「此事,该处步军校扎木布隐匿未报,初十日,职恩特黑查出。」、「街道、堆子、栅栏,向来严之,夜间非时辰,平郡王岂可随意行走?除将步军校扎木布另参解部外,将此案件,奴才将命送部」。康熙帝批示托合齐的做法「很有道理」。
              步兵统领臣托合齐等谨奏:为奏闻事。
              窃照本月十一日,镶红旗满洲固山达恩特黑来报:本月初四日二更时分,平郡王(讷尔苏)前往原郎中索额图家时,因非时辰,步甲开栅栏稍迟,王遂生怒,立即令属下鞭打步甲而过。王四更返回时,命执栅栏步甲,带到其院中,亲督打昏,拖出抛之,众步甲抬回栅栏。初六日,三等侍卫车克召在其周围四栅栏所设头目拔什库连胜,平郡王言:嗣后,我自己行走,我所派之人无论何时行走时,若尔等稍有耽误,非但将尔等照此杖毙,且与尔等管官算账,等语。此事,该处步军校扎木布隐匿未报。初十日,职恩特黑查出。等情前来。街道、堆子、栅栏,向来严之,夜间非时辰,平郡王岂可随意行走?除将步军校扎木布另参解部外,将此案件,奴才将命送部为此谨具奏闻。
              朱批:甚有道理。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序号4097》
              讷尔苏这样的做法就把太子推到了一个两难处境。
              太子可以有三种应对方式。
              上策:鞭打讷尔苏。
              中策:稍微惩处讷尔苏。
              下策:装没看到。
              这三种策略不分好坏,仅以激进程度划分。
              我们先看下,太子如果按下策做,装没看到,讷尔苏这样做,太子都不敢出手,那可能会进一步落实朝臣对康熙帝打算废太子的猜想,敢这样对太子一系蹬鼻子上脸的人估计越来越多。这次是一个郡王对太子一系蹬鼻子上脸,那下次可能就是亲王对太子一系蹬鼻子上脸。那太子在朝堂之上还有什么威信可言。而且,如果这次装没看到讷尔苏的作为,那么下次地位比讷尔苏高的亲王也做类似的事时,太子如果再出手理由就不好选了,如果类似的原因惩处亲王,却没惩处讷尔苏,这叫外人看来如此惩处不公,算怎么回事呢。所以,太子只能出手惩处讷尔苏。
              太子惩处讷尔苏也有两种选择,一是稍微惩处下,另一种就是重惩。
              讷尔苏用鞭打步甲这样擦边球的方式时,他估计也考虑了,以他的身份,礼亲王代善一系的三王之一,太子不敢对他太惩处。讷尔苏可能考虑了,太子要么稍微惩处下他,要么装没看到。那么这两种对讷尔苏来说都不算什么。
              对太子来说,如果稍微惩处讷尔苏,不痛不痒的,下次跟讷尔苏身份差不多的人,或者比讷尔苏身份高的亲王也像讷尔苏这样擦边球,那太子会疲于应对。而且惩处的人多了,结的怨更多。那么只能重惩讷尔苏立威,让后面敢于像讷尔苏这样打算以擦边球的方式向太子一系蹬鼻子上脸的人自己先考虑下,你背后的实力有没有讷尔苏大,你做了类似的事情要考虑到,太子是鞭打你还是普通惩处你。为了一点事换来一顿鞭打是否划算。
              所谓胡萝卜+大棒,给人胡萝卜的同时往往要伴随着大棒,敬畏敬畏,别人畏惧你往往才会更尊敬你,在社会博弈中,让别人对你保持畏惧之心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并且通过重惩讷尔苏后康熙帝的反应、探测下康熙帝处死索额图后下一步的真实想法。
              太子用的什么理由鞭打讷尔苏,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当然了,从端上台面的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那就多了,讷尔苏公然藐视大清国法,随意殴打无过错的兵甲,太子鞭打他,那是“爱民如子”,替百姓主持公道,因为圣人说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这些理由还觉得不够严重,哪里找不到点讷尔苏的其他黑点。
              其实说到这里,我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如果太子胤礽没有被废,而是成功登基了。那以讷尔苏做的这样欺软怕硬、鞭打底层士兵的事,太子鞭打讷尔苏,写到史书上怎么看也是一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然而因为太子被废了,康熙把这件事不写任何前因后果的写到废太子诏上,就成了太子暴戾的形象的案例。事情还是那件事情,然而写法不同,就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官。
              康熙帝在不在乎讷尔苏被鞭打呢?不管康熙帝跟太子怎么反目,讷尔苏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都是没法跟太子比的。对康熙帝而言,讷尔苏不过是七大伯八大叔之流,太子胤礽是自己从小亲自抚养、三藩之乱战局胶着、前途未卜时相依为命的爱子,完全不是一个地位,如果讷尔苏没有明显过错,太子做出了鞭打讷尔苏的事,康熙帝出于维护宗室团结,可能不得不出面做点不痛不痒的事、说点不痛不痒的话。但这次确是讷尔苏被抓住把柄在先,从康熙帝后面一废太子时说的话来看,讷尔苏被鞭打后,康熙帝并没替讷尔苏说什么话。
              贝勒海善、公爵普奇被鞭打的原因比起平郡王要复杂些了。但是我们知道的就是,太子并不是无缘无故打他们。


              12楼2019-06-25 09:20
              收起回复



                13楼2019-06-25 09:24
                回复
                  作者的文章大方向上写的很好,但是文章里重复性叙述的东西太多,感觉像在凑字数。而且作者有些地方解释不清,尤其是很多关键性事件,甚至有的观点自相矛盾。


                  IP属地:北京14楼2019-06-26 23:27
                  收起回复
                    历史真不是谁都能力分析的,那些动不动分析福全是倒索派的,康熙就是不喜欢索额图的,康熙就是想废太子的,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讨论古代政治。简直就是对政治一窍不通。还觉得自己比历史上的大人物都聪明。
                    还有人拿着满文奏折里太子不回复康熙,说太子是熊孩子,情商不高的,说这话的恐怕才情商堪忧。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哪是我对你好,你就会对我好这么简单,在感情上人本质是很“贱”的,太子那样适时吊着康熙胃口,让康熙患得患失,才是高情商。


                    15楼2019-06-27 10:19
                    回复
                      @甲寅年的虎宝宝
                      这是天涯上找到的
                      清初,一直是贵族政治。最初的八旗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都是保证贵族参政的主要形式。
                        但是,总的来说,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贵族政治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所以它通常总是处于不断被削弱的过程,换而言之,皇权的发展是必然趋势。这也就是顺治、康熙连续幼年称帝,但是满清的皇权也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主要原因。
                        但是,处于贵族政治下,皇帝就必须得加强皇子的实力、地位,否则他死后,皇位能不能留在自己子孙一系,就靠天注定了。而加强皇子实力的结果,就意味着皇权与太子的权力;太子与诸王,诸王与诸王之间的矛盾会加剧。这是康熙诸子夺储的主要背景。
                        但是,总的来说,皇权在康熙时代,就已高度集中了。到了雍正手中,无非是皇权继续扩张的过程。


                      16楼2019-06-29 15:09
                      收起回复
                        作者在文章中也反复提到了反对派把太子拉下马是什么下场,但终康熙一朝除了大阿哥,没有一个人因为反太子被诛,连圈禁都没有。如果说一废后没有对八党进行打压是为了牵制复立后的太子,可以理解。但康熙明明一直控制着局面,但二废后对八党依然没有进行清算,他们依然在政治核心蹦跶,一些反太子最积极的大臣甚至还被重新重用,占据着重要官职,例如马齐等人,着实难以理解。
                        相反,东宫系的经过两次两次清洗,早已形不成气候,但为太子说话的朱天保父子、王掞却被处以酷刑,要么被杀,要么充军。
                        一直到康熙死,政治核心的要职官员几乎都是反太子成员,要么是八党要么和后来的十四牵扯不清,继任的无论是谁这皇位都坐不安稳,先不论雍正是否合法继位,雍正一朝一共十三年,他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对付八党了,但作者也提到了其实雍正最终打击的也仅仅是核心成员。
                        我看作者也提到他也解释不了康熙为什么不清理反太子势力。
                        康熙后期其实真的是挺爱杀人的残忍无比,以前只知道托合齐死得非常惨,被活活钉死,最近才看到噶礼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追求的名声追求的“仁”的一面全留给了反太子党,对比历史上其他废了太子的皇帝的行为,太奇怪了。


                        IP属地:北京17楼2019-06-30 01:00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8楼2019-06-30 11:21
                          回复




                            19楼2019-06-30 12:23
                            回复
                              只有清史圈里面看问题看不到本质的人才认为八阿哥受支持是因为他有才能,走出清史圈,稍微有点水平的人都不会这么看问题。
                              八阿哥受支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母族卑微。等我再找几段不同人的观点,都是跟这个差不多的。


                              20楼2019-06-30 12: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