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填报志愿的日子,这里我想给同学们详细地说清楚江西理工大学和江钨集团定向生的事情。
首先,在高考天地报考指南上,江西理工大学招收的江钨定向生是在统招第一第二批次里,并不是在贫困定向批中,所以两种定向性质不是一样的。在江西理工的江钨定向招生信息上,只给出了很简单的一些字(大概是“毕业后为公司服务八年,公司承担学费,择优录取”,这个择优录取有点意思),并无定向协议的具体内容,更没有降分录取的特权,以后学校会以低分录取定向生为借口,强行回避培养费用的去向问题。如果你填报了这个定向专业,入学时会给你一份定向协议,一份正常人看了都不想签的协议,但是,如果你不签,你将拿不到入学报道单,学校的人说不签你就不能报名,回家复读吧。
再说一下协议的内容,一大堆好听的套话恶心得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就说一下关键的几条。公司给学校的培养费用,学校应专款专用;学校将毕业证学位证交公司保管(其实就是扣押);定向生如要违约的话,需要交违约金,为公司服务八年,少一年赔五千,八年一共四万。
实际上,定向生四年的费用不过才16000上下,协议上一共四万的违约金已然过高,法律规定违约金不得高于公司损失的30%。但公司说公司给了学校四万培养费,学校也承认了,但学校财务处只收到学费16000,另外的24000在学校招就处,而这部分费用学校并未退还公司。学校解释说,这部分费用是公司自愿给学校,并不是作用于学生身上的培养费用,不关定向生的事,但定向生节约赔款的话,依然要我们赔偿这多余的24000。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当定向生想去解约赔款的时候,四万块也是不够的,公司还会收取3000,公司说这是利息钱,并且还是四万块钱的佛系利息钱,而在协议上并没有这一条。在我们定向生看来,我们只收到了16000的学费,赔款40000已经很过分,公司还要收取不合法的3000利息。这四万并非我们借的,强行要利息也不该找到我们头上。公司敢这样收费,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毕业证、学位证、档案全被公司扣押。而就公司扣押证件和收取不合法利息的事情,学校表示不关学校的事,学校只是把证件寄给公司,是公司扣押的。我就想问,我可以理解为帮凶无罪?学校就扮演一个有好处要分一杯羹,有责任就不是他们的事这么一个角色。
可能要报考的同学会问,不能不违约,就在江钨干八年吗?我可以简单地说一下江钨的待遇情况。江钨宣讲说的本科生六到十万一年的·薪资实际上是没有的,而且有点分公司还会低地过分。目前定向在江钨就业的学生里面,到手月薪能上四千的很少,低的三千不到而且没有宿舍。矿山地区工作环境自然没有多好,一些机械加工厂也是事故频发。相比于非定向自由择业的同学,江钨定向生待遇差得不只是一两个档次。就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我不敢说有多好,至少我能感觉到我有本科生的待遇,无论是工资还是住宿条件。当然同学们以后会知道还有待遇更好的公司,都是我们这个分数所进院校毕业之后能够找到的工作单位。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经理吧。从开始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说起,我以高于一本分数线的成绩考入江西理工大学,当时江西理工大学的一本专业并不多,其中还有我不感兴趣的专业,所以六个专业志愿也很难填满。当时就有江钨定向,我是看着报考指南上所说的“毕业后为公司服务八年,公司承担学费,择优录取”,觉得公立学校应该是可信的,不至于坑害自己学校的学生,也不至于用一个定向方案来招生,况且择优录取听起来应该是比较好的。然后我把同一个专业定向和非定向的代码都填上去了。后来我去学校报道的时候,学校负责人让我签协议,我看了协议上违约赔款事项我就不想签,但是负责人明确讲了,不签就回去复读。我很不解,我同一个专业的定向和非定向都填了,我还没有选择的权力,就算是报错专业的之后还可以申请转专业呢。我不想复读,只好签了协议,再相信学校,相信公司待遇不会很差。
在校四年,定向生和非定向生完全是共同对待,并没有多使用学校资源,而且公司没有任何人联系。大四那年,就是去年,我们上一届的定向学长因为解约的事情和学校协商,最后不得已请来江西五套记者,学校迫于压力允许考上研究生的定向生可以少赔部分违约金,而其他定向生依旧要赔43000。在此之前,公司不允许定向生考研,甚至有点同学因为自己是定向生而失去了985大学保研资格。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就赔了比四年学费多一点的钱,也就不说什么了,自然把定向生拆为两半,另外一部分定向生人少了也好对付。很多人没有精力和公司学校耗着,只好赔了43000走了。
后来我毕业了,我是想自己去亲自体验一下,这个企业到底怎么样。于是我服从安排,被就近原则掉到了赣州,然而我家再景德镇,一个南一个北,近得我国庆都不想回家。我在江钨的一个机械厂工作,半年多算是年终出勤奖,平均每个月不到三千的工资,而且公司不提供宿舍,我还要另外花钱自己在赣州高新区租房子住。租那种最便宜的,电器只有两盏灯泡的那种房子。每天上完班,一身黑。当然刚毕业大家都是很谦虚的,都是虚心的学习。但是这个车间的主任,,让我在一线顶岗,一个岗位顶了五个月,我想换个一线岗学习都不行,因为这个一线岗位确实缺人,领导层倒是一个不缺。
最初的时候我还是很老实的干活,叫我在那种满地都是灰的车间里拖地,我就拖,一直拖了一个月。工作半年了还要我拖地。后来我实在受不了,工资没多少,本事又学不到。于是我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反应,要求把我分到其他分公司,电话打了好几个,邮件发了好几封,公司的人理都不理我。后来我也算是醒了吧,相信学校相信公司真的幼稚至极。
后来我就一直忙着弄违约的事情,我写信给教育厅,后来我和学校谈,学校让我不要写信给教育厅,让我直接写给学校,说明我们希望的解决方法。我就写给了学校,我们愿意赔23000,其中16000学费,3000给公司的利息,剩下的就是给学校费用,对于公司和学校都有好处,我们也能接受。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很久,后来学校给回复说,学校不接受这样的提议,违约金的问题还得我们自己去和公司协商。当然,学校给我们很多书面的回复都很客气,但是当面和学校负责人谈的时候,人家都是趾高气扬的,说什么“没人逼你签,是你自己要签的”,“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们不能免了学费就不负责任” ,“我们老师的工资,学校的水电费都要钱,收你四万也不多”,“你这么牛,你怎么不举报教育厅呢”。我一再强调,我们不是不负责,我们违约我们会赔偿,但我只想赔我该赔的合法的那一部分,不该我赔偿的,我不想赔,并且我想知道多余的24000培养费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了。而学校就避开这个问题,反而说我们不诚信,不履行协议。学校招就处更过分得扬言要在我们得档案上留下不诚信记录,而且还屡屡编造故事,说什么大学生上学有国家补贴,而定向生不由国家补贴而是由公司补贴,所以多收24000。我们打电话向教育厅咨询,并无此事。而且招就处还说我们是低分录取的,但在报考信息上没有标注,且很多定向生比录取分数线高。他又说定向生是额外的招生指标,我们占用的指标是要钱的,但实际上,学校很多专业正常分数线招不满人,需要降分征集才能招满人,连正常指标都难完成,居然还要钱弄什么定向指标?后来我们在网上请记者曝光了此事,在《今日头条》里搜索“定向培养背后,违约的大学生”可以看到,下面的评论很多都是学校请水军刷的,看得气的别人牙根都痒痒,这就是学校那些人的素质。
在江钨辞职后,因为毕业证学位证被扣,面试了好几家公司都没被录用,我没办法只好带着钱去公司违约。书包里背着四万块的现金,赔完钱的那天晚上,在宾馆里整夜睡不着,感觉自己就是余华笔下《活着》里面的那个徐福贵,真的就是个败家玩意。一摞钱赔出去,包里空空的,而且在银行转账的时候,转账理由是“赔款”,那种滋味,此生不想再有第二次。公司的人比起学校的人更加嚣张。人家就摆明了说,你不交钱,你就别想拿证件,我们就这样耗着,看谁耗得过谁。然后又是和学校招就处说的什么放入不诚信名单。人家最后总归还是说了句人话“吃一堑长一智”。最后交钱了,公司不会给什么解约证明之类的文件,他们说一入职三方协议就无效了,交钱给公司。公司就把证件还给学生。因为我自己明白毕业后走社招途径,很多公司都不好进,也有很多不方便面试之类的。比如说有的公司只招应届生,有的公司面试到出结果需要一两周时间,如果是去外地工作的话,面试等通知就很不方便,在外地每天都要开销,主要是心情会很急切,那段日子,我整个人真的就快抑郁了,家里也跟着干着急。我向公司建议,尽早去学校开会,让在校想违约的同学能够尽快违约,趁着应届生的身份,找工作去大城市也方便很多。因为在校的学生是不允许违约的,即使你愿意交43000。但是公司直接跟我说,你毕业了,这不关你的事。我真是搞不懂,为什么人家愿意多赔你钱,你还要这样恶心别人。得了好处就算了吧,这样拖着耽误别人有什么意思?现在留在江钨的定向生已经所生无几,而且仍然有很多同学在为解约这件事情烦恼,我真心希望以后不要再有同学报这样的定向专业。现在基本不存在穷的上不起大学的问题吧?贫困生有贷款,有助学金,没人稀罕企业的一万六千块钱,到时候还要还你四万三。而且很多江西理工大学江钨定向生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困而报的这种定向,否则人家也不会赔43000解约,至少我自己是被择优录取等冠冕堂皇的词迷惑住了。
最后,我平心而论说几句特别实在的话,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带有情绪的。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冶金闻名的高校,就综合实力再江西而言还算不错,但在外面,人家会觉得你是江西理工学院。再本省实力差不多的理工类高校里面,江西理工大学可能还不如南昌航空和华东交大。我当年报考的时候,华东交大的录取线比江西理工高,南昌航空比江西理工低,但现在看来,南昌航空毕竟属于航空类院校,会更加得到重视,发展速度也会给快。而且校园在省会城市也会有很多优势,站在人家企业的角度想,人家来江西招人,一定会去南昌,但是不一定会去赣州。江西理工虽然是我的母校,但我还是想真心地说自己的看法。我不会因为我用的小米手机给我带来了很多好体验,方便了我的生活,我很感谢它,就不说它的缺点,因为相比于华为手机,它的缺点就是客观存在的。同样,我不会因为江西理工是我的母校培养了我四年,我就一味说它如何好,我得拿它和同一水平的院校相比较。江西理工为很多矿山地区输送了很多人才,定向生很多也去了矿山地区。但是我真心不希望大家去矿山地区就业。可能矿山地区有补贴工资高一些(江钨定向高不了),但是你的可塑性会变小,你会把自己的路走的越来越窄,你在矿山呆的越长出来之后你发现你什么都不会干。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以前去宝钢实习的时候,人家技术人员给我们讲课,他们也说,向他们这样的专业择业范围窄,而且在宝钢呆久了也就很难出去了。然后我们定向的企业有几个待遇能和宝钢相比。还有电视剧《都挺好》里面,人家清华高材生出国留学毕业后也还是个程序员,失业之后一样找不到工作,想转行去饿什么都不会。这就是生活,没有几个人人生有那么得意,生来就是大领导,很多人就是本本分分做自己那个岗位。但是如果你选择一直在款山地区做一个本本分分的技术人员,这些一般企业工资不高自不必说,以后你子女的教育又是一大问题,矿山地区的教育资源自然是比不上城市里。以前我不懂什么是教育资源,凭什么北京的教育资源比我江西要多。其实很直观地可以体会到,北京的小孩随随便便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而我们不行;城里的小孩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乡下的小孩就不一定个个都行。并且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对一个人也很重要。所以,大家都要慎重。
说这么多只为强调一点,请各位高三同学们,尽量不要报考定向专业,对于各高校在报考指南上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多加注意,没有明确具体内容的,千万不要填报,千万不要被花言巧语迷惑!!!祝各位都有美好的未来吧。
首先,在高考天地报考指南上,江西理工大学招收的江钨定向生是在统招第一第二批次里,并不是在贫困定向批中,所以两种定向性质不是一样的。在江西理工的江钨定向招生信息上,只给出了很简单的一些字(大概是“毕业后为公司服务八年,公司承担学费,择优录取”,这个择优录取有点意思),并无定向协议的具体内容,更没有降分录取的特权,以后学校会以低分录取定向生为借口,强行回避培养费用的去向问题。如果你填报了这个定向专业,入学时会给你一份定向协议,一份正常人看了都不想签的协议,但是,如果你不签,你将拿不到入学报道单,学校的人说不签你就不能报名,回家复读吧。
再说一下协议的内容,一大堆好听的套话恶心得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就说一下关键的几条。公司给学校的培养费用,学校应专款专用;学校将毕业证学位证交公司保管(其实就是扣押);定向生如要违约的话,需要交违约金,为公司服务八年,少一年赔五千,八年一共四万。
实际上,定向生四年的费用不过才16000上下,协议上一共四万的违约金已然过高,法律规定违约金不得高于公司损失的30%。但公司说公司给了学校四万培养费,学校也承认了,但学校财务处只收到学费16000,另外的24000在学校招就处,而这部分费用学校并未退还公司。学校解释说,这部分费用是公司自愿给学校,并不是作用于学生身上的培养费用,不关定向生的事,但定向生节约赔款的话,依然要我们赔偿这多余的24000。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当定向生想去解约赔款的时候,四万块也是不够的,公司还会收取3000,公司说这是利息钱,并且还是四万块钱的佛系利息钱,而在协议上并没有这一条。在我们定向生看来,我们只收到了16000的学费,赔款40000已经很过分,公司还要收取不合法的3000利息。这四万并非我们借的,强行要利息也不该找到我们头上。公司敢这样收费,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毕业证、学位证、档案全被公司扣押。而就公司扣押证件和收取不合法利息的事情,学校表示不关学校的事,学校只是把证件寄给公司,是公司扣押的。我就想问,我可以理解为帮凶无罪?学校就扮演一个有好处要分一杯羹,有责任就不是他们的事这么一个角色。
可能要报考的同学会问,不能不违约,就在江钨干八年吗?我可以简单地说一下江钨的待遇情况。江钨宣讲说的本科生六到十万一年的·薪资实际上是没有的,而且有点分公司还会低地过分。目前定向在江钨就业的学生里面,到手月薪能上四千的很少,低的三千不到而且没有宿舍。矿山地区工作环境自然没有多好,一些机械加工厂也是事故频发。相比于非定向自由择业的同学,江钨定向生待遇差得不只是一两个档次。就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我不敢说有多好,至少我能感觉到我有本科生的待遇,无论是工资还是住宿条件。当然同学们以后会知道还有待遇更好的公司,都是我们这个分数所进院校毕业之后能够找到的工作单位。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经理吧。从开始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说起,我以高于一本分数线的成绩考入江西理工大学,当时江西理工大学的一本专业并不多,其中还有我不感兴趣的专业,所以六个专业志愿也很难填满。当时就有江钨定向,我是看着报考指南上所说的“毕业后为公司服务八年,公司承担学费,择优录取”,觉得公立学校应该是可信的,不至于坑害自己学校的学生,也不至于用一个定向方案来招生,况且择优录取听起来应该是比较好的。然后我把同一个专业定向和非定向的代码都填上去了。后来我去学校报道的时候,学校负责人让我签协议,我看了协议上违约赔款事项我就不想签,但是负责人明确讲了,不签就回去复读。我很不解,我同一个专业的定向和非定向都填了,我还没有选择的权力,就算是报错专业的之后还可以申请转专业呢。我不想复读,只好签了协议,再相信学校,相信公司待遇不会很差。
在校四年,定向生和非定向生完全是共同对待,并没有多使用学校资源,而且公司没有任何人联系。大四那年,就是去年,我们上一届的定向学长因为解约的事情和学校协商,最后不得已请来江西五套记者,学校迫于压力允许考上研究生的定向生可以少赔部分违约金,而其他定向生依旧要赔43000。在此之前,公司不允许定向生考研,甚至有点同学因为自己是定向生而失去了985大学保研资格。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就赔了比四年学费多一点的钱,也就不说什么了,自然把定向生拆为两半,另外一部分定向生人少了也好对付。很多人没有精力和公司学校耗着,只好赔了43000走了。
后来我毕业了,我是想自己去亲自体验一下,这个企业到底怎么样。于是我服从安排,被就近原则掉到了赣州,然而我家再景德镇,一个南一个北,近得我国庆都不想回家。我在江钨的一个机械厂工作,半年多算是年终出勤奖,平均每个月不到三千的工资,而且公司不提供宿舍,我还要另外花钱自己在赣州高新区租房子住。租那种最便宜的,电器只有两盏灯泡的那种房子。每天上完班,一身黑。当然刚毕业大家都是很谦虚的,都是虚心的学习。但是这个车间的主任,,让我在一线顶岗,一个岗位顶了五个月,我想换个一线岗学习都不行,因为这个一线岗位确实缺人,领导层倒是一个不缺。
最初的时候我还是很老实的干活,叫我在那种满地都是灰的车间里拖地,我就拖,一直拖了一个月。工作半年了还要我拖地。后来我实在受不了,工资没多少,本事又学不到。于是我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反应,要求把我分到其他分公司,电话打了好几个,邮件发了好几封,公司的人理都不理我。后来我也算是醒了吧,相信学校相信公司真的幼稚至极。
后来我就一直忙着弄违约的事情,我写信给教育厅,后来我和学校谈,学校让我不要写信给教育厅,让我直接写给学校,说明我们希望的解决方法。我就写给了学校,我们愿意赔23000,其中16000学费,3000给公司的利息,剩下的就是给学校费用,对于公司和学校都有好处,我们也能接受。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很久,后来学校给回复说,学校不接受这样的提议,违约金的问题还得我们自己去和公司协商。当然,学校给我们很多书面的回复都很客气,但是当面和学校负责人谈的时候,人家都是趾高气扬的,说什么“没人逼你签,是你自己要签的”,“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们不能免了学费就不负责任” ,“我们老师的工资,学校的水电费都要钱,收你四万也不多”,“你这么牛,你怎么不举报教育厅呢”。我一再强调,我们不是不负责,我们违约我们会赔偿,但我只想赔我该赔的合法的那一部分,不该我赔偿的,我不想赔,并且我想知道多余的24000培养费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了。而学校就避开这个问题,反而说我们不诚信,不履行协议。学校招就处更过分得扬言要在我们得档案上留下不诚信记录,而且还屡屡编造故事,说什么大学生上学有国家补贴,而定向生不由国家补贴而是由公司补贴,所以多收24000。我们打电话向教育厅咨询,并无此事。而且招就处还说我们是低分录取的,但在报考信息上没有标注,且很多定向生比录取分数线高。他又说定向生是额外的招生指标,我们占用的指标是要钱的,但实际上,学校很多专业正常分数线招不满人,需要降分征集才能招满人,连正常指标都难完成,居然还要钱弄什么定向指标?后来我们在网上请记者曝光了此事,在《今日头条》里搜索“定向培养背后,违约的大学生”可以看到,下面的评论很多都是学校请水军刷的,看得气的别人牙根都痒痒,这就是学校那些人的素质。
在江钨辞职后,因为毕业证学位证被扣,面试了好几家公司都没被录用,我没办法只好带着钱去公司违约。书包里背着四万块的现金,赔完钱的那天晚上,在宾馆里整夜睡不着,感觉自己就是余华笔下《活着》里面的那个徐福贵,真的就是个败家玩意。一摞钱赔出去,包里空空的,而且在银行转账的时候,转账理由是“赔款”,那种滋味,此生不想再有第二次。公司的人比起学校的人更加嚣张。人家就摆明了说,你不交钱,你就别想拿证件,我们就这样耗着,看谁耗得过谁。然后又是和学校招就处说的什么放入不诚信名单。人家最后总归还是说了句人话“吃一堑长一智”。最后交钱了,公司不会给什么解约证明之类的文件,他们说一入职三方协议就无效了,交钱给公司。公司就把证件还给学生。因为我自己明白毕业后走社招途径,很多公司都不好进,也有很多不方便面试之类的。比如说有的公司只招应届生,有的公司面试到出结果需要一两周时间,如果是去外地工作的话,面试等通知就很不方便,在外地每天都要开销,主要是心情会很急切,那段日子,我整个人真的就快抑郁了,家里也跟着干着急。我向公司建议,尽早去学校开会,让在校想违约的同学能够尽快违约,趁着应届生的身份,找工作去大城市也方便很多。因为在校的学生是不允许违约的,即使你愿意交43000。但是公司直接跟我说,你毕业了,这不关你的事。我真是搞不懂,为什么人家愿意多赔你钱,你还要这样恶心别人。得了好处就算了吧,这样拖着耽误别人有什么意思?现在留在江钨的定向生已经所生无几,而且仍然有很多同学在为解约这件事情烦恼,我真心希望以后不要再有同学报这样的定向专业。现在基本不存在穷的上不起大学的问题吧?贫困生有贷款,有助学金,没人稀罕企业的一万六千块钱,到时候还要还你四万三。而且很多江西理工大学江钨定向生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困而报的这种定向,否则人家也不会赔43000解约,至少我自己是被择优录取等冠冕堂皇的词迷惑住了。
最后,我平心而论说几句特别实在的话,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带有情绪的。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冶金闻名的高校,就综合实力再江西而言还算不错,但在外面,人家会觉得你是江西理工学院。再本省实力差不多的理工类高校里面,江西理工大学可能还不如南昌航空和华东交大。我当年报考的时候,华东交大的录取线比江西理工高,南昌航空比江西理工低,但现在看来,南昌航空毕竟属于航空类院校,会更加得到重视,发展速度也会给快。而且校园在省会城市也会有很多优势,站在人家企业的角度想,人家来江西招人,一定会去南昌,但是不一定会去赣州。江西理工虽然是我的母校,但我还是想真心地说自己的看法。我不会因为我用的小米手机给我带来了很多好体验,方便了我的生活,我很感谢它,就不说它的缺点,因为相比于华为手机,它的缺点就是客观存在的。同样,我不会因为江西理工是我的母校培养了我四年,我就一味说它如何好,我得拿它和同一水平的院校相比较。江西理工为很多矿山地区输送了很多人才,定向生很多也去了矿山地区。但是我真心不希望大家去矿山地区就业。可能矿山地区有补贴工资高一些(江钨定向高不了),但是你的可塑性会变小,你会把自己的路走的越来越窄,你在矿山呆的越长出来之后你发现你什么都不会干。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以前去宝钢实习的时候,人家技术人员给我们讲课,他们也说,向他们这样的专业择业范围窄,而且在宝钢呆久了也就很难出去了。然后我们定向的企业有几个待遇能和宝钢相比。还有电视剧《都挺好》里面,人家清华高材生出国留学毕业后也还是个程序员,失业之后一样找不到工作,想转行去饿什么都不会。这就是生活,没有几个人人生有那么得意,生来就是大领导,很多人就是本本分分做自己那个岗位。但是如果你选择一直在款山地区做一个本本分分的技术人员,这些一般企业工资不高自不必说,以后你子女的教育又是一大问题,矿山地区的教育资源自然是比不上城市里。以前我不懂什么是教育资源,凭什么北京的教育资源比我江西要多。其实很直观地可以体会到,北京的小孩随随便便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而我们不行;城里的小孩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乡下的小孩就不一定个个都行。并且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对一个人也很重要。所以,大家都要慎重。
说这么多只为强调一点,请各位高三同学们,尽量不要报考定向专业,对于各高校在报考指南上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多加注意,没有明确具体内容的,千万不要填报,千万不要被花言巧语迷惑!!!祝各位都有美好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