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吧 关注:56,687贴子:1,178,497
  • 5回复贴,共1

跖疣传染到手上,指甲边和拇指。碘酊、维A酸、阿昔。记录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破病吧里面一群买药的在折腾,真是**。那些高级账号发什么病好帖子?能敬业点么?等级都那么高了,还发新病帖?换号不会么?六七级的号各种病好了什么药什么医生什么转让,不敬业会有生意么?销售也要真正懂么?
去年脚上发了一个,买了药准备弄的,后来太懒没顾上,结果自己掉了(但应该没断根)。最近发现手指甲旁长了一个,拇指上也生了一个,简直卧槽。所以我又跑来这吧找以前那些帖子来学着弄,结果好像都被删了。你们这些垃圾卖药的有点底线好不好?真丢人。
嘛,这帖子心血来潮发的,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探讨下这个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思路。我学康复的,推崇中医等自然疗法,觉得增强身体本身具备的自我修复潜力应该是这病的主要治疗思路和底线。
图片随缘发,照相上传太麻烦了。我自己拍个治疗前和未来康复后的对比,觉得有进展了再发。
不定期更新。
以上,祝我们都能顺利康复,永不复发


IP属地:贵州1楼2019-07-29 01:27回复
    人类乳头瘤病毒【百度百科】
    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人体的一种病毒。属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易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HPV感染表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疣”,感染粘膜鳞状上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乳头瘤”。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只有人类会被HPV感染,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自从1976年zur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人类乳头瘤病毒公元610年(隋代),我国著名医家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 瘿瘤等病诸候 疣目候》中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或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对疣目(寻常疣)的好发部位和皮损形态进行了描述。
    1907年发现乳头瘤病毒是皮肤疣的病原。
    1933年Shope在绵尾兔体内首次发现乳头瘤病毒(cottontial rabbit papillomavirus,CRPV),随后相继在人和各种动物中发现了乳头瘤病毒。
    病原特征
    编辑HPV为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是一类感染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的小DNA病毒。
    直径52-55nm,无被膜,正20面体结构,表面有72个壳体。病毒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分子。
    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是其天然宿主。
    具有特殊嗜上皮性,仅在一定分化程度的上皮细胞内增殖。
    不经血流扩散,不产生病毒血症,也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根据HPV的同源性,已发现120多种型别。
    关系
    临床诊断 好发部位 主要HPV型别
    寻常疣 手、足 HPV1、2 、4、7
    扁平疣 颜面、手、足 HPV3、10、28、41
    深部掌跖疣 手掌、足跖 HPV1
    屠夫手部疣 手 HPV7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面、手、足 、躯干 HPV3、5、8、9、12、14、15、17-25、36-38、46、47
    尖锐湿疣 生殖器、肛周 HPV6、11、16、18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口腔 HPV13、32
    喉部乳头瘤 喉部 HPV6、11、16、30
    生殖器乳头瘤/癌前病变/癌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
    (包括宫颈乳头瘤病变、宫颈癌、男性生殖器Bowen’s病、巨大尖锐湿疣、阴茎癌/肛门癌)
    免疫关系
    一般认为疣的病程与机体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患有肾移植、恶性淋巴瘤、艾滋病等有免疫缺陷的患者疣发病率增高、病损数目多、病程延长。
    免疫逃逸机制 /“击中-逃逸”机制
    机体虽然有一整套完善的免疫系统防御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感染。但是HPV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从天然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18等)到获得性免疫(病毒抗原的捕获及呈递,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多层次免疫逃逸机制。因此临床上可以看到部分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者发生HPV感染性疾病。
    从天然免疫的逃逸机制:
    ①HPV感染有增殖能力的基底细胞,并严格随角质形成细胞的角化过程、分化成熟而开始进行病毒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转录翻译,组装形成病毒颗粒,并随皮屑排泄而脱落。这些角质形成细胞是注定要死亡的,故不引起显著的炎症反应,免疫系统会忽视或漠视这种病毒感染。
    ②HPV能使IFN、IL-18的表达及作用下调,导致相应的NK细胞和局部组织的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
    从获得性免疫的逃逸机制:
    ① 在HPV感染上皮中,朗格汉斯细胞(LC)数量减少、结构发生改变,造成HPV抗原提呈障碍。
    ② LC多位于表皮基底层,而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早期基因产物多见于成熟的角质形成细胞即位于表皮中上层中, 位于胞核中,而且呈低水平表达;晚期基因产物在终末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表达,但这些细胞很快会脱落,使得LC接触病毒抗原的机会减小。
    ③HPV衣壳抗原,尤其是E7可以降低特异性CD4+T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反应。
    ④ HPVE7蛋白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可诱导E7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前体细胞耐受,因此不能发挥有效的细胞毒作用。


    IP属地:贵州3楼2019-07-29 12:35
    回复
      上面疣相关的信息都来自百科,各位可以自己去百科里慢慢看,慢慢理解。
      发这些东西出来的原因:
      1、本病易复发。
      2、本病易传染。
      3、万一身边有人被传染呢?
      所以了解这病的病理、治疗机制等信息有助我们预防和及时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亲朋是否中招,中招之后如果及早协助他们治疗。毕竟我们算是过来人。。。


      IP属地:贵州4楼2019-07-29 12:42
      回复
        中医治疗寻常疣
        【疾病介绍】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表皮肿瘤,中医称“千日疮”,俗称“刺瘊”、“瘊子”等。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质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病程慢性,部分可自愈。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由于局部压迫、摩擦而使表面形成黄色胼胝状,如以小刀削去此层,即可见白色软刺状疣体,表面常有散在小黑点。发生在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
        寻常疣还有其他特殊的类型,如丝状疣,其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指状疣,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尖端为角质样棘刺,数目多少不等,常发于头皮,也可发于面部、趾间。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风邪搏于肌肉而变化。也有认为肝主筋,肝失血养,肝气外发,而生疣赘。或因肝失荣养,失其藏血之功,导致血枯升燥。筋气外发于肌肤,复遭风毒之邪相乘,而致血瘀,肌肤不润而生苦筋箭。
        【治疗方法】
        1.内服治疗
        方剂1:灵磁石、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先煎),板蓝根、浙贝母、白芍、地骨皮各15克,黄柏12克,桃仁、红花各9克,山慈菇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剂2:熟地黄25克,何首乌15克,白芍、赤芍、杜仲、牛膝、赤小豆各12克,桃仁、川红花、牡丹皮、穿山甲、白术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外敷治疗
        方剂1:用鸦胆子捣烂如泥,外敷疣体(外敷前最好先用热水浸泡患部,并用刀片刮去表面的角质层),用玻璃纸及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
        方剂2:木贼、香附、板蓝根各30克,大青叶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方剂3:苍耳子6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2次;或将苍耳子用75%乙醇浸泡,涂患处,一般1周左右可脱落。
        方剂4:香附、木贼各60克,煎浓汁,洗涂患处,有良效。
        方剂5:鸦蛋子去壳,捣泥状,敷疣上,每日换药1次。但需注意,面部不宜使用。
        方剂6:如疣的数目多,则可洗浴。马齿苋60克,蜂房、白芷、蛇床子、细辛各9克,陈皮、苍术、苦参各15克,水煎取液后浸浴患处。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方剂7:疣的数目较多时也可内服治疗,马齿苋30克,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口服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合剂等。
        方剂8:土茯苓、蒲公英、薏苡仁、紫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各30克,苦参、夏枯草、三棱、莪术、红花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取液适量外洗患处。
        作者:刘慧滢、许燕主编
        —————————————————————
        我这帖子主要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中医视角资料和分析,仅供参考。
        建议大家最初先以碘酊、阿昔洛韦乳膏等简便药物外敷(用法吧里很多朋友的帖子都有,我这就不说了),配合提高免疫力的调养(运动、食疗等)进行治疗。
        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后复发的,个人推测可能主要是患者机体免疫力没有提高到足够抑制病菌发作的程度导致。具体的后面分析免疫力相关问题的时候再说。


        IP属地:贵州5楼2019-07-29 12:54
        回复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IP属地:贵州6楼2019-07-29 13:10
          回复
            我想问,碘酊和维生素软膏怎么用效果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7-29 2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