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跟這篇原來距離已經差不多三個月,時間過得太快,世事也變得太快。我一直希望把自己對蓮妹作品的感想盡量寫下來,如果再拖下去不動筆寫一點點,真的什麼靈感都消失了,什麼感想也忘了。
《88射鵰》
成為fan之前,我對蓮妹的認識實在太膚淺, 看wiki才發現,除了《神鵰》,蓮妹還拍了很多經典作品。 蓮妹的profile中令我覺得最估佢唔到的作品是《射鵰》及《巨人》。其實我曾仔細看過的金庸小說,只有兩本,其一當然是《神鵰》,而另一本就是《射鵰》。在金庸小說的女主角中,蓉兒一直是我的第二最愛,因為她實在太太可愛了。發夢都沒想過,永遠的小龍女竟然有機會演我也很喜歡的黃蓉,相信只有台灣電視台才會有這樣大膽的選角。所以當我知道蓮妹演過蓉兒之後,便急不及待要看一下。雖然我第一個找到的version在YT, 畫質超渣。 看下去也覺得製作頗求其。蓮妹的古裝出名靚, 但在這一齣劇,造型師絕對捉到鹿都唔識脫角。 最騎呢的就是髮型,那個十分奇怪的髮型(好像有些人說像哪吒),竟然可以高頻率地在《大漠英雄傳》出現,還要在《華山論劍》的ending再次翻兜。 在《華山論劍》,雖然蓉兒換了幾個髮型。但有些真的不敢恭維。因為總給我蓉兒頭上像長了對角似的,我真的好佩服髮型師的創作能力。此外,服裝頗為土,外景不多,廠景也很假。最近看周遊的訪問,知道原來製作費有一半花了在蓮妹身上。 Oh well,那麼一切都可原諒,反正看《射鵰》我主要看蓮妹,並不是看製作。
其實不用看, 我都猜到要永遠的小龍女去演俏黃蓉, 是不會太適合, 雖然演員從來都不應該只是演自己。 蓮妹的戲路的確很廣,演技也好。但是要她一整天嬉皮笑臉及古靈精怪,的確有點吃力。但作為她的fan,我很喜歡看不一樣的蓮妹。所以儘管《射鵰》的製作非常一般,那個配音聲音的key太高又吵,但因為蓮妹的戲分很多,更難得的是可以看到一個全天候活潑,調皮可愛的蓮妹,所以我還是看得十分滿足及開心。有機會看到蓮妹演黃蓉,我真的覺得好驚喜和幸福。蓮妹因為擅演溫婉及苦情的小女人及高傲倔強的女神,而TVB的監製又太保守,所以間接抹殺了蓮妹的可能性。反而我覺得台灣拍的劇集或電影,讓我看到蓮妹的另一面,發揮機會也多,是真正的女主。所以縱使我極度怕看配音的劇集,因為太失真,而且配音員很多都overact,但蓮妹拍的幾套台劇,我覺得對fans而言,都是很珍貴的作品。
《信是有緣》
一直在考慮這篇應該是Part 6 還是 Part 4,因為在過去幾個月其實我一直在沉迷看《88射鵰》,《賽金花》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紅塵戲夢和大紅燈籠高高掛兩首歌一直輪住在我腦內無限loop,但我最後還是決定FIFO。
成為fan後,我很早便看了《信是有緣》,因為:(a) 這是蓮妹繼《神鵰》後的第一套電視劇,我很想知道她選了甚麼角色來演;(b) 曾經在蓮吧看過一個post說這套劇是蓮妹的fashion show,而且蓮妹是大女主角(我也記得曾經在蓮吧看過一個造型截圖的post,真的超勁)。的確以80年代的standard來說,蕾蕾的服裝已算是非常in。
主角的角色設定是否有型,從來都是我決定是否喜歡一套劇的最大因素。在 Part 5 我已提過,我覺得蕾蕾真的好charming,好有型: (a) 作風西化,但計數時卻用算盤,生病也不吃西藥只飲涼茶;(b) 世澤的遺產一亳子都不要,卻把其中一些錢還給殺夫仇人(這應該是在電視劇才會發生); (c) 雖然學嘢總是三分鐘熱度,但篆刻印章的功力被信叔大讚有秦篆味道。有品味,一眼已能找出信叔最愛的收藏品;(d) 不怕髒,也不介意一個女仔去大排檔食蜆同東風螺; (e) 不會扭扭擰擰,想騎馬就騎,也不在意會否受傷;(f) 梳了一個連媽媽跟表妹都覺得很古怪的髮型,但依然我行我素,照樣以此造型去信叔的飯局;(g)在廣告公司工作,證明自己實力之後,便立刻劈炮。
我是否喜歡一套劇其實很憑直覺,除了主角要型,劇集本身也要有一些元素令我覺得它特別,而《信是有緣》一開始已頗合我眼緣。 我看過的TVB劇真心不多,但直覺認為《信是有緣》在80年代來說已經算是比較破格之作:(a) 劇集的opening頗特別,氣氛弄得陰森恐怖的,還以為是鬼片,原來只為交待蕾蕾因為機緣巧合去摸骨,有點故弄玄虛,但我buy。而劇集ending,為了做到首尾呼應,安排蕾蕾再見此盲公,的確頗有heart;(b) 劇情算是緊湊, 幾集便換一個男角, 我還以為渣男世澤的戲分不少,原來幾集就收工;(c) 原來當年TVB的劇集這樣開放,劇中幾乎所有couples都出軌,真的夠突破;(d) 出乎意料地,因為演小龍女而成為全民女神的蓮妹,之後演的第一個角色,竟然是一個萬人迷小三,任何男角見到蕾蕾都立刻中招。小龍女都只是迷倒三個男人,但蕾蕾是more than double。一直都覺得演小三的最高境界,就是令觀眾覺得元配才是阻頭阻勢。 第三者一般被視為狐狸精,要演譯小三不被師奶鬧爆而反被理解及同情的,真是頗高難度。而且蕾蕾還要做小三幾次,如果沒有蓮妹那種氣質,恐怕都很難carry到蕾蕾這個角色。 我並不知道《信是有緣》當年出街的反應如何,但至少我覺得蓮妹演譯的蕾蕾,頗為討好。這個小三大方,善解人意 (e.g. 竟然幫顧進德老婆找醫生又勸她做手術) 又知分寸。 蕾蕾多次成為小三,只因為魅力太強勁,輕描淡寫的,便迷倒所有人。我喜歡這劇,很大原因是蕾蕾這個角色跟蓮妹平時演的頗不同。蕾蕾性格唔嗲唔吊,有點任性,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卻很理智和決斷,最殺死人的是不時流露出俏皮表情,有幾幕更要不停唱歌,真的好可愛; (e) 我頗喜歡信之為蕾蕾而投資電影,所以蕾蕾無端端做了電影女主角這一個橋段,因為的確幾估佢唔到,更有趣的是這套電影一直拍不完,結果到楊明瓜埋,電影才上映。
這劇當年到澳門的 San Diego Hotel拍外景都算是落本。雖然蕾蕾跟拖泥帶水的顧進德不算太配,但他們那段情都算拍得OK (煲涼茶那條橋不錯。但我不明白為甚麼大學會知道顧進德出軌,因為他們的行動頗低調)。在這幾個月我才知道原來蓮妹跟曾冮合作過這麼多次。《好女當差》的楊森很吵,《小島風雲》的焦濟夫很煩和討厭。但在這齣劇,蕾蕾跟信叔的對手戲是頗有chemistry。兩人雖然有年齡差, 但導演拍得出他們那種投契的感覺,所以沒有太大違和感。我頗喜歡的一幕,是蕾蕾牽着信之的手跑了幾條街,信之以為蕾蕾碰到熟人。原來蕾蕾好想給信之一個hug,但想找一條較靜的街,以免給人見到,信之不被蕾蕾冧死才怪。雖然後來信之因為交通意外短暫失明,而蕾蕾又明顯讓愛,令劇情忽然跌watt,但overall來說,幾段感情當中,信之跟蕾蕾,是拍得最好睇的一段。至於楊明跟蕾蕾,戲假情真本來頗平常,但編劇把兩人的感情描寫得不夠細緻跟深刻。其實兩人早已認識。所以說楊明因為愛上蕾蕾而拋棄大肚女友,發展得有點太突然,只令人覺得楊明渣。顧進德返了美國,信叔娶了梅梅,楊明又瓜埋,我幾驚編劇會安排蕾蕾同金輪法王在一起。幸好編劇為了製造open 及不一樣的ending,似乎沒有打算撮合兩人。雖然在這齣劇,孔東城的為人很好又體貼,但一見兩人,我便想起小龍女同金輪法王,真得很難想像他們是一對。
最後祝大家七夕節快樂。
《88射鵰》
成為fan之前,我對蓮妹的認識實在太膚淺, 看wiki才發現,除了《神鵰》,蓮妹還拍了很多經典作品。 蓮妹的profile中令我覺得最估佢唔到的作品是《射鵰》及《巨人》。其實我曾仔細看過的金庸小說,只有兩本,其一當然是《神鵰》,而另一本就是《射鵰》。在金庸小說的女主角中,蓉兒一直是我的第二最愛,因為她實在太太可愛了。發夢都沒想過,永遠的小龍女竟然有機會演我也很喜歡的黃蓉,相信只有台灣電視台才會有這樣大膽的選角。所以當我知道蓮妹演過蓉兒之後,便急不及待要看一下。雖然我第一個找到的version在YT, 畫質超渣。 看下去也覺得製作頗求其。蓮妹的古裝出名靚, 但在這一齣劇,造型師絕對捉到鹿都唔識脫角。 最騎呢的就是髮型,那個十分奇怪的髮型(好像有些人說像哪吒),竟然可以高頻率地在《大漠英雄傳》出現,還要在《華山論劍》的ending再次翻兜。 在《華山論劍》,雖然蓉兒換了幾個髮型。但有些真的不敢恭維。因為總給我蓉兒頭上像長了對角似的,我真的好佩服髮型師的創作能力。此外,服裝頗為土,外景不多,廠景也很假。最近看周遊的訪問,知道原來製作費有一半花了在蓮妹身上。 Oh well,那麼一切都可原諒,反正看《射鵰》我主要看蓮妹,並不是看製作。
其實不用看, 我都猜到要永遠的小龍女去演俏黃蓉, 是不會太適合, 雖然演員從來都不應該只是演自己。 蓮妹的戲路的確很廣,演技也好。但是要她一整天嬉皮笑臉及古靈精怪,的確有點吃力。但作為她的fan,我很喜歡看不一樣的蓮妹。所以儘管《射鵰》的製作非常一般,那個配音聲音的key太高又吵,但因為蓮妹的戲分很多,更難得的是可以看到一個全天候活潑,調皮可愛的蓮妹,所以我還是看得十分滿足及開心。有機會看到蓮妹演黃蓉,我真的覺得好驚喜和幸福。蓮妹因為擅演溫婉及苦情的小女人及高傲倔強的女神,而TVB的監製又太保守,所以間接抹殺了蓮妹的可能性。反而我覺得台灣拍的劇集或電影,讓我看到蓮妹的另一面,發揮機會也多,是真正的女主。所以縱使我極度怕看配音的劇集,因為太失真,而且配音員很多都overact,但蓮妹拍的幾套台劇,我覺得對fans而言,都是很珍貴的作品。
《信是有緣》
一直在考慮這篇應該是Part 6 還是 Part 4,因為在過去幾個月其實我一直在沉迷看《88射鵰》,《賽金花》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紅塵戲夢和大紅燈籠高高掛兩首歌一直輪住在我腦內無限loop,但我最後還是決定FIFO。
成為fan後,我很早便看了《信是有緣》,因為:(a) 這是蓮妹繼《神鵰》後的第一套電視劇,我很想知道她選了甚麼角色來演;(b) 曾經在蓮吧看過一個post說這套劇是蓮妹的fashion show,而且蓮妹是大女主角(我也記得曾經在蓮吧看過一個造型截圖的post,真的超勁)。的確以80年代的standard來說,蕾蕾的服裝已算是非常in。
主角的角色設定是否有型,從來都是我決定是否喜歡一套劇的最大因素。在 Part 5 我已提過,我覺得蕾蕾真的好charming,好有型: (a) 作風西化,但計數時卻用算盤,生病也不吃西藥只飲涼茶;(b) 世澤的遺產一亳子都不要,卻把其中一些錢還給殺夫仇人(這應該是在電視劇才會發生); (c) 雖然學嘢總是三分鐘熱度,但篆刻印章的功力被信叔大讚有秦篆味道。有品味,一眼已能找出信叔最愛的收藏品;(d) 不怕髒,也不介意一個女仔去大排檔食蜆同東風螺; (e) 不會扭扭擰擰,想騎馬就騎,也不在意會否受傷;(f) 梳了一個連媽媽跟表妹都覺得很古怪的髮型,但依然我行我素,照樣以此造型去信叔的飯局;(g)在廣告公司工作,證明自己實力之後,便立刻劈炮。
我是否喜歡一套劇其實很憑直覺,除了主角要型,劇集本身也要有一些元素令我覺得它特別,而《信是有緣》一開始已頗合我眼緣。 我看過的TVB劇真心不多,但直覺認為《信是有緣》在80年代來說已經算是比較破格之作:(a) 劇集的opening頗特別,氣氛弄得陰森恐怖的,還以為是鬼片,原來只為交待蕾蕾因為機緣巧合去摸骨,有點故弄玄虛,但我buy。而劇集ending,為了做到首尾呼應,安排蕾蕾再見此盲公,的確頗有heart;(b) 劇情算是緊湊, 幾集便換一個男角, 我還以為渣男世澤的戲分不少,原來幾集就收工;(c) 原來當年TVB的劇集這樣開放,劇中幾乎所有couples都出軌,真的夠突破;(d) 出乎意料地,因為演小龍女而成為全民女神的蓮妹,之後演的第一個角色,竟然是一個萬人迷小三,任何男角見到蕾蕾都立刻中招。小龍女都只是迷倒三個男人,但蕾蕾是more than double。一直都覺得演小三的最高境界,就是令觀眾覺得元配才是阻頭阻勢。 第三者一般被視為狐狸精,要演譯小三不被師奶鬧爆而反被理解及同情的,真是頗高難度。而且蕾蕾還要做小三幾次,如果沒有蓮妹那種氣質,恐怕都很難carry到蕾蕾這個角色。 我並不知道《信是有緣》當年出街的反應如何,但至少我覺得蓮妹演譯的蕾蕾,頗為討好。這個小三大方,善解人意 (e.g. 竟然幫顧進德老婆找醫生又勸她做手術) 又知分寸。 蕾蕾多次成為小三,只因為魅力太強勁,輕描淡寫的,便迷倒所有人。我喜歡這劇,很大原因是蕾蕾這個角色跟蓮妹平時演的頗不同。蕾蕾性格唔嗲唔吊,有點任性,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卻很理智和決斷,最殺死人的是不時流露出俏皮表情,有幾幕更要不停唱歌,真的好可愛; (e) 我頗喜歡信之為蕾蕾而投資電影,所以蕾蕾無端端做了電影女主角這一個橋段,因為的確幾估佢唔到,更有趣的是這套電影一直拍不完,結果到楊明瓜埋,電影才上映。
這劇當年到澳門的 San Diego Hotel拍外景都算是落本。雖然蕾蕾跟拖泥帶水的顧進德不算太配,但他們那段情都算拍得OK (煲涼茶那條橋不錯。但我不明白為甚麼大學會知道顧進德出軌,因為他們的行動頗低調)。在這幾個月我才知道原來蓮妹跟曾冮合作過這麼多次。《好女當差》的楊森很吵,《小島風雲》的焦濟夫很煩和討厭。但在這齣劇,蕾蕾跟信叔的對手戲是頗有chemistry。兩人雖然有年齡差, 但導演拍得出他們那種投契的感覺,所以沒有太大違和感。我頗喜歡的一幕,是蕾蕾牽着信之的手跑了幾條街,信之以為蕾蕾碰到熟人。原來蕾蕾好想給信之一個hug,但想找一條較靜的街,以免給人見到,信之不被蕾蕾冧死才怪。雖然後來信之因為交通意外短暫失明,而蕾蕾又明顯讓愛,令劇情忽然跌watt,但overall來說,幾段感情當中,信之跟蕾蕾,是拍得最好睇的一段。至於楊明跟蕾蕾,戲假情真本來頗平常,但編劇把兩人的感情描寫得不夠細緻跟深刻。其實兩人早已認識。所以說楊明因為愛上蕾蕾而拋棄大肚女友,發展得有點太突然,只令人覺得楊明渣。顧進德返了美國,信叔娶了梅梅,楊明又瓜埋,我幾驚編劇會安排蕾蕾同金輪法王在一起。幸好編劇為了製造open 及不一樣的ending,似乎沒有打算撮合兩人。雖然在這齣劇,孔東城的為人很好又體貼,但一見兩人,我便想起小龍女同金輪法王,真得很難想像他們是一對。
最後祝大家七夕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