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防
闲来无事,巡视即墨古城,看到坚固的城防工事,无不惊叹古人的超群智慧。
即墨古城,隋建制,已有1400多年历史。2013年在原址上等比例大小复建,2017年竣工。整体布局为“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青砖黛瓦,漆柱雕梁。如果漫步其中,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
何为城?古代的城,是指带有围墙的居民聚集区,种地的农民却不在其中,一般来说叫做城的地方肯定有驻军。即墨古城主要有三座城门。
南门为“环秀门”,此为三门之首的正门。元代始建,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倭寇屡警,知县刘应旗将原土城墙易土以砖,意为“即墨城南环绕着秀丽的河山”。环秀门历经战事,1955年被拆除。题额“环秀”集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帖。城门有城楼,名为中和楼。城近处有护城河,远处有墨河。“即”为靠近、临近之意,故即墨因墨河而得名。
东门俗称“东城门”,建有瓮城。瓮城是古代城池为加强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墙的一部分,为主要防御设施之一。瓮城的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主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即墨古城瓮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 年)。历史上阻挡过明代崇祯十五年(1642 年)叛将孔有德部的围困、1922 年9月孙百万匪徒的攻城等。1946年6月第二次解放即墨城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五师曾浴血瓮城,夺城克敌。
元代至正十一年,知县吕俊土筑城门,东曰“望海”。明代万历六年,知县许链砖砌三门。万历二十八年,倭寇屡警,知县刘应旗易土以砖,改东城门为“潮海”,意为“东城门面对浩瀚的大海,登其上可隐闻潮声”。潮海门曾饱受战火摧残,1955年拆除,2014年9月复建竣工。题额“潮海”集自颜真卿字帖。
西门为“通济门”意为“往来通达之地”,亦建有瓮城。元代,吕俊土筑城墙,建三门。明代万历六年,知县许铤砖砌三门。万历二十八年,倭寇屡警,知县刘应旗将原土城墙易土以砖。通济门曾饱受战火摧残,1955年被拆除,2016年5月据德国人摄老照片复建竣工。题额“通济”集自颜真卿字帖。
东西城门均有两座箭楼。东叫奎明楼,西叫怀远楼。是由明代知县汤明善所修造,目的是拓展即墨文脉,笼络当地俊才。
城墙东西长608米,南北长492米,高12米,厚6米。城墙四角并建有角楼,用来瞭望和警戒。城墙不远还建有外侧突出的墩台,可以从侧面攻击攻城的敌人。登高望远,神清气爽。登上古城城墙,一览全城景色,远处的蓝天白云,眼前的彩画雕梁、亭台楼阁映着熙来攘往的如织人潮,好一幅盛世人间图画。









闲来无事,巡视即墨古城,看到坚固的城防工事,无不惊叹古人的超群智慧。
即墨古城,隋建制,已有1400多年历史。2013年在原址上等比例大小复建,2017年竣工。整体布局为“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青砖黛瓦,漆柱雕梁。如果漫步其中,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
何为城?古代的城,是指带有围墙的居民聚集区,种地的农民却不在其中,一般来说叫做城的地方肯定有驻军。即墨古城主要有三座城门。
南门为“环秀门”,此为三门之首的正门。元代始建,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倭寇屡警,知县刘应旗将原土城墙易土以砖,意为“即墨城南环绕着秀丽的河山”。环秀门历经战事,1955年被拆除。题额“环秀”集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帖。城门有城楼,名为中和楼。城近处有护城河,远处有墨河。“即”为靠近、临近之意,故即墨因墨河而得名。
东门俗称“东城门”,建有瓮城。瓮城是古代城池为加强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墙的一部分,为主要防御设施之一。瓮城的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主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即墨古城瓮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 年)。历史上阻挡过明代崇祯十五年(1642 年)叛将孔有德部的围困、1922 年9月孙百万匪徒的攻城等。1946年6月第二次解放即墨城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五师曾浴血瓮城,夺城克敌。
元代至正十一年,知县吕俊土筑城门,东曰“望海”。明代万历六年,知县许链砖砌三门。万历二十八年,倭寇屡警,知县刘应旗易土以砖,改东城门为“潮海”,意为“东城门面对浩瀚的大海,登其上可隐闻潮声”。潮海门曾饱受战火摧残,1955年拆除,2014年9月复建竣工。题额“潮海”集自颜真卿字帖。
西门为“通济门”意为“往来通达之地”,亦建有瓮城。元代,吕俊土筑城墙,建三门。明代万历六年,知县许铤砖砌三门。万历二十八年,倭寇屡警,知县刘应旗将原土城墙易土以砖。通济门曾饱受战火摧残,1955年被拆除,2016年5月据德国人摄老照片复建竣工。题额“通济”集自颜真卿字帖。
东西城门均有两座箭楼。东叫奎明楼,西叫怀远楼。是由明代知县汤明善所修造,目的是拓展即墨文脉,笼络当地俊才。
城墙东西长608米,南北长492米,高12米,厚6米。城墙四角并建有角楼,用来瞭望和警戒。城墙不远还建有外侧突出的墩台,可以从侧面攻击攻城的敌人。登高望远,神清气爽。登上古城城墙,一览全城景色,远处的蓝天白云,眼前的彩画雕梁、亭台楼阁映着熙来攘往的如织人潮,好一幅盛世人间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