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吧 关注:39,074贴子:147,472

(轉貼) 正本清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倪師弟子李宗恩醫師(文)


IP属地:中国台湾1楼2019-10-23 09:28回复
    倪海廈老師一生致力於中醫臨床治療及經典中醫學術傳承,其臨床療效及對中醫的貢獻,有目共睹。倪老師辭世後,其教導與製作的人紀中醫教學內容,被世界各地的中醫師及中醫愛好者廣為流傳,讓非常多的人感到驚艷、敬佩、及感動,倪老師的聲望不但沒有因為他辭世而減低,反而更加聲名遠播。
    倪老師推展的經方中醫,越來越受到重視,固然是件很好的事情,卻也讓許多心術不正的人有機可乘,以各種方式來消費倪老師名聲,換取自己的利益。到處都有人盜版倪老師的人紀及天紀教材,有些人謊稱傳承倪老師學術來招攬病人及學生,也有些倪老師的學生,跟著老師學習沒有多少天,臨床也沒看好過幾個重症,卻打著倪老師的大旗來教學,教學內容卻非倪老師教導的,而是自己編撰出來、似是而非的言論。這些魚目混珠的行為,導致了許多的誤解,嚴重損害了倪老師的名聲,畢竟如果所謂的高徒如此教學、如此看診,那麼,倪老師那些重症、急症的病例一定是假的,倪老師的中醫闡述也一定是騙人的!


    IP属地:中国台湾2楼2019-10-23 09:30
    回复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倪老師的學生感到痛恨及擔心,如果繼續放任其發展下去,必然讓倪老師一生的辛苦化為灰燼,也害了其它為中醫盡心盡力的中醫師及中醫愛好者。鑑於如此,許多位原本在倪老師身邊有代表性的人士決定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有公信力的正式管道,宗旨在正本清源,並以真實臨床病例來傳承經典中醫學術,聯合發起的人士眾多,包括倪老師最早期的學生及數十年的法律顧問徐光佑律師、倪老師數十年摯友及診所總管李大叔Jack、台北漢唐中醫診所教學工作主持人梵中翔老師、通許人民醫院倪海廈中醫教學培訓基地總指導陽貞醫師等等,人數眾多,不一一列舉,當然,我個人也是推動這個管道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IP属地:中国台湾3楼2019-10-23 09:30
      回复
        這個正式管道的細節,會在近期內公佈,目前規劃的工作內容包括:
        (1)正本清源,建立公信力
        (2)重新整理及註解倪老師的醫案及網頁內容
        (3)列出倪老師學生、學生的學生名單,學習背景,執業資料等等
        (4)列出倪老師學生、學生的學生醫案,讓大家公開討論
        (5)與各地中醫愛好者及粉絲互動,也讓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及困惑
        (6)宣稱各種教學及活動的行程
        這樣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有瑕疵的地方還請大家多見諒及指導。如果有什麼建議,也非常歡迎大家提出來討論,功成不必在我,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參與及努力!


        IP属地:中国台湾4楼2019-10-23 09:31
        收起回复
          請問:正版的教材在哪裡能買到?最近在學習倪海廈老師的視頻課程,覺得他真的很了不起,希望能夠好好學習!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0-27 20:50
          收起回复
            好,请问原文地址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0-28 13:59
            收起回复
              李宗恩醫師(文)
              (續篇- 1)
              問答 – 何謂倪海廈老師的學生
              上次我們公佈要成立一個正本清源、有公信力的正式管道,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與鼓勵,非常感謝!在籌備的同時,我們想先回答一些大家常問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沒什麼興趣的讀者們,姑且當作故事聽聽,或者直接跳過這些問答的文章 。
              何謂「倪老師的學生」?其實,沒有一個嚴謹的定義。倪海廈老師非常樂意教導大家,只要你願意學習,誠心稱他老師,他就會傾囊相授,毫無藏私保留,所以,倪老師有非常多的學生,遍佈世界各地。不過,倪老師嫉惡如仇,如果學生有不法、不道德的行為,或者不尊師重道,被他知道後會立刻嚴厲的趕出師門,他特別痛惡剽竊智慧財產的人,以及假借老師名聲來斂財的人,他對那些人是零容忍、絕不寬恕的。


              IP属地:中国台湾7楼2019-10-28 14:18
              回复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回答何謂「倪老師的學生」?最好的方式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事情的來龍去脈。倪老師年輕的時候,在台灣已經因「命相卜山醫」五術聲名大噪,很多病人及客戶尊稱他為老師,希望跟他學習。在許多慕名者的催促下,倪老師於80年代底、90年代初,在台北連續開了幾期的 「天文地理班」及「中醫基礎班」, 學生來自各行各業 ,幾乎都是高學歷及事業有成的人士,這群學生是倪老師最早正式收的學生,當時還在當檢察官的徐光佑律師即為其中一位,徐律師從那時開始就一直為老師的學生、朋友、及法律顧問。
                90年代中期,倪老師移民美國,在佛州開設漢唐中醫診所,政府正式註冊名稱「Ni’s Acupuncture Center」。除了一些台灣的學生陸陸續續來跟診外,倪老師也成立了小型的中醫教學工作,教導當地的學生,有些優秀學生被老師選為診所醫師,長期在老師身邊學習及看診。
                90年代初期,倪老師開始為移民美國做準備,他希望將自身學說留傳於世,再度開設天文地理班,並加入命理課程,稱為「天紀」教學,並將教學內容錄製下來,正式發行出版。


                IP属地:中国台湾8楼2019-10-28 14:20
                回复
                  90年代中期,倪老師移民美國,在佛州開設漢唐中醫診所,政府正式註冊名稱「Ni’s Acupuncture Center」。除了一些台灣的學生陸陸續續來跟診外,倪老師也成立了小型的中醫教學工作,教導當地的學生,有些優秀學生被老師選為診所醫師,長期在老師身邊學習及看診。
                  在美國行醫數年,因為臨床療效卓越,治癒很多西醫無法處理的重症急診,倪老師的名聲不斷高漲。到了兩千年代初期,很多人希望倪老師再次正式傳授中醫。在大家的期盼下,倪老師決定在台灣開設「人紀」教學班, 以醫術傳承為宗旨,公開徵選各類菁英三十多人,分為「針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五個教程,倪老師每隔約半年回台灣教導一個教程。這群學生大概是倪老師最正式收的學生,被大家開玩笑稱為正統軍官學校的正規生!
                  倪老師一面教導「人紀班」,一面寫書,並錄製上課內容,每教完一個教程,就連同書籍一起發行出版,這也就是「人紀系列」中醫教材的由來。自從「人紀系列」公開發行後,數千人購買,有的購買一兩個教程,有的購買全部五個教程,凡是購買「人紀系列」的人,倪老師都把他們當成學生,不厭其煩的回答大家的問題。


                  IP属地:中国台湾9楼2019-10-28 14:22
                  回复
                    經過兩三年的辛苦教學,到了兩千年代中期,倪老師完成了全部「人紀系列」的五個教程,把教學重心轉移到臨床跟診教學。除了原本「人紀班」的三十多位正式學生外,凡是購買全部五個教程的人,都可以申請到倪老師佛州診所來跟診,不過,因為名額有限,倪老師只選取他認為符合資格的人來跟診。
                    在這幾年跟診教學期間裡,所謂「倪老師的學生」的人數大增,有的學生是真的想學好中醫,有的學生只是想鍍個金來提高自己診所生意,而每一個跟診學生的學習情況差異很大,學生中從可以和倪老師討論藥方的,到只是站在二三十位跟診學生後面抄抄藥方的都有,倪老師並沒有一個正式審核學生程度的機制。大多數的學生跟診一到兩週,少數學生和倪老師比較有緣分,被允許多次或較長時間的跟診,也有些學生和倪老師建立了較深厚的關係。順帶一提的是,倪老師親人中,除了中國大陸來的姪子方亮醫師外,並沒有其他人跟倪老師學習中醫,這其中的故事,許多和倪老師親近的學生及診所同仁都知道的。
                    到了兩千年代後期,倪老師總算決定執行他拖延數年的退休計劃,正式從佛州搬回台灣定居。然而,倪老師並沒有停止中醫教學傳承的工作,每週還是會到台北漢唐中醫診所,親自教導診所醫師,為那裡的幾位學生解答疑惑。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9-10-28 14:23
                    收起回复
                      由上面的歷史陳述知道,很多人都可以稱自己為「倪老師的學生」,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倪老師希望大家廣傳經典中醫學術及臨床治療病例。然而,不是每一位「倪老師的學生」都能代表倪老師的中醫傳承,也沒有什麼所謂「弟子」與「學生」的差別,很多學生喜歡把倪老師稱為「師父」,倪老師也不介意如此的稱呼。不過,這也正好回歸到大家常說的「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如倪老師的經典名言「看好病的醫生說話」,只要是臨床能治好許多重症急症的學生,倪老師都會很高興看到他們在世界各地為中醫傳承盡心盡力!


                      IP属地:中国台湾11楼2019-10-28 14:24
                      回复
                        科技界的亂象 2019.11.03.
                        前幾天,兩位世界級的人工智能專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及研究員到診所來看診,因爲有相似的背景及許多共同的興趣,看診後一起用餐聊聊,討論的内容從高科技、醫療,到人工智能在醫學上的應用都有。
                        有機會同時和兩位大師級人工智能專家面對面討論,我第一個想要多了解的題材,當然是他們對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發展的看法。沒等我多問幾句,兩位專家很感慨的說,目前人工智能產業充滿了似是而非的新創公司,許多名聲很大、集資巨大的人工智能公司,背後的技術是空洞的,他們所謂新創技術比傳統技術還差,卻對外誇大宣傳,他們提了幾家目前非常火熱的公司名字,這裏就不説出來了。
                        我很好奇的問他們,難道風險投資基金在放入資金前,不做審核(due diligence)嗎?他們回答,真的深入瞭解人工智能的專家不多,即使請到專家來審核,許多專家看到那些知名投資人對他們想投資的公司狂熱無比,誰也不想當烏鴉、潑他們冷水,最多只是輕描淡寫的提一提他們擔心的技術問題,讓知名投資人認爲那些問題很快會被解決!更糟糕的是,早期投資人發現手上的新創公司誇大不實以後,怎麽辦?退股是不可能的,那就乾脆跟著一起誇大造假下去,拉更多、更大的風險創投基金下水,公司集資越多,越可能撐到把產品做出來,或者直接用錢去收購真有技術的小公司!這種「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投機心態,正是這幾年來不斷有新創公司從天上掉到地下,unicorn變成underdog, Theranos、WeWork、uBiome等等,故事源源不斷!
                        高科技產業都如此了,中醫產業更是慘不忍睹,除了本來就有一大票人誇大臨床療效、推銷各種一物治萬病的方法或產品等等,隨著高科技的流行,中醫產業也學會了假藉高科技之名來行走江湖。譬如中國大陸有不下數十家公司開發中醫人工智能產品,有些甚至直接拿來取代醫生臨床看診。然而,以一個風險投資人該有的靈敏度來深入審核,我們會發現,絕大部分的公司既沒有真的人工智能專家團隊,也沒有臨床療效卓越的醫生團隊,他們所謂的人工智能系統,幾乎都是整理中醫書籍的内容及記錄不完整的醫案而來,充其量只是比較有系統的資料搜尋比對,和早在市面上販賣一二十年的許多中醫看診輔助系統沒有太大差別,只是以前的人比較誠實謹慎,只敢以「輔助系統」來稱呼產品,現在的人大膽多了,直接宣稱比中醫師看診還厲害,畢竟人工智能產業自己都胡搞瞎搞,其它產業跟著一起和稀泥,又有誰會在乎呢?
                        兩位人工智能專家離開診所時,我隨手從書架上拿了一本華爾街日報記者John Carreyrou寫的「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送給了他們,我們三位都是史丹福人,對於史丹福大學輟學的Elizabeth Holmes謊稱一滴血檢測幾百種疾病、行騙十多年的故事,都十分感慨。這也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和史丹福大學有關的新創公司,電子煙巨擎Juul 。兩位史丹福研究生創辦了Juul,為自己賺進了十幾億美金的財富,卻害了數百萬青少年沉迷於電子烟,已經導致上千人嚴重健康問題,以及許多死亡病例,讓美國健康主管機關非常緊張。試問讀者,多少錢可以讓你出賣良心?你會爲了多少錢,直接或間接的傷害其他人?不要回答得太快,Juul的創辦人應該不會拿刀拿槍去殺人,但是他們造成的傷害,卻比直接殺一兩個人嚴重多了!


                        IP属地:中国台湾12楼2019-11-04 14:06
                        回复
                          李宗恩醫師博文~(1. 附子) https://tieba.baidu.com/p/6048112716


                          IP属地:中国台湾13楼2019-11-09 14:10
                          回复
                            ***傳承***
                            學生跟診日誌
                            學生:Sophia Y.
                            今次飞到加州,见到了李宗恩老师。非常感谢李老师,同意我与另一位学生跟诊半天,得以见识到大医诊治的风采。
                            在明亮的大窗前,一株宽叶子橡皮树,给宽敞得有些空旷的诊所前厅,带来盎然的绿色生机,给心里也装点上了生机。一边是一排书柜,中间是L形白色的长沙发,另一边靠墙是会议桌与整齐的椅子。墙上挂着一幅工整的字画。
                            跟诊心得:
                            治病先治神。李老师对病人的态度,轻松幽默,不时地开玩笑,给病人的感觉是: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李老师在,天塌不下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望闻问切。
                            问:无论是新病人还是老病人,李老师都会问诊,用一张表格,一项项地对照,吃饭睡觉大小便几次,女子月经周期,男子晨勃,等等,认真地问,认真地记录。让我知道有条理问诊的重要性。
                            切:李老师给病人把脉时,是两手的脉同时把,比较左右。他能把出孕脉,甚至怀男怀女。
                            舌诊:每位病人都要伸舌头看
                            眼诊:每个病人,李老师最后都要用一个小手电筒,斜照病人的眼睛,眼诊,对照之前的望闻问切,心肝脾肺肾,各个反射区在眼部的反应。以此进一步确诊。李老师非常细心,为了我们能够理解,他特意在纸上画了黑眼珠各部位的反射区。


                            IP属地:中国台湾14楼2019-11-10 12:52
                            回复
                              我以前曾经看过不问诊,把脉后直接开方的中医,以为这位中医太神了,什么都不问他就知道一切。其实这是误导。有时脉与病并不相符。经过半天的跟诊,知道为什么只把脉是不够的,要配合望诊问诊和眼诊,才能够对病人的全面的情况有整体的把握。并且,和病人聊聊,也是一个树立病人治愈的信心的过程。
                              而且,倪师有说过,有时病人一句话,就可以断病了:一个晚起夜8次,是小肠冷下焦寒。
                              针:每一个病人,在李老师这里都是针药同治,作为医生是很累的,但对病人能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每位病人的配穴都不超过10个。为什么不超过10个,因为扎针是要调动人的气血来治疗,每个人的气血是有定量的。就好象你有100斤米,你分配给10个人,还是分配给30个人,每个人分到的多呢。
                              并且,扎的穴位少,医生就更要精准地判断问题在哪里。好象家里的下水道堵了,庸医不知哪里堵了,只能把所有的管道都通一遍,扎上30-50根针,把病人扎得象刺猬,把病人的气血全部耗掉累个半死。而良医则精准判断出堵在哪里,集中火力只攻这几个部位,高效又省力。
                              几年前我不懂中医的时候,也是希望医生给我多扎几针,似乎心里才踏实。现在才明白,少而精准,才是最好的。
                              下午的病人不少。幸运的是,所有的病人都同意跟诊。我记下几个我印象深刻的病人与病例。


                              IP属地:中国台湾15楼2019-11-10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