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黄永安后人,可以解答,这算挖坟吗?算的话就删了吧。
当时的炮六旅是两个团,炮十二团(原炮四,少帅最正根儿炮兵团),外加炮七团(中央军,根本不在洛阳)。
还有个独立重炮十七团,也是东北军的,这是黄永安嫡系。
中央军不在洛阳,在周边修国防公事呢,炮六旅的任务是守中原守黄河,是根据德国顾问团的规划进行。洛阳是抗战的支点,是要塞,西面是潼关,旁边是黄河是巩县兵工厂,必须重兵守卫。炮六旅在塘沽协定之后就离开东北军序列,一直坐镇洛阳,是一支战略威慑部队,实际上抗战中只听参谋次长林蔚的命令。
西安事变以前,黄永安很清楚国军都在准备抗日,全面的准备。这时候张学良抓老蒋,他是万万不能同意的,根本就不是兵力对比的问题。辽沈大战,四野攻锦州,那力量对比如何?黄永安本来是师管区司令而已,不也是没跑,任炮兵司令一直坚持到最后被俘?他被俘的时候穿的是军服。
东北军的关系,黄永安跟张学良的关系,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抗战时期鲍二奶奶(少帅的姐姐)知道黄永安去西安,还专门找去嗑瓜子聊家常到深夜。
王以哲是黄永安至交好友,被枪杀后无人收尸,也是我外公去了之后找人擦拭尸体,劝顾祝同去灵堂一拜,然后才有人肯出面料理后事。
东北军当时炮兵一枝独秀,其精华也只在炮六旅保持了下来,抗战一直打到最后。杀王以哲的少壮呢?呵呵呵呵……
你说黄永安叛变,没错,是叛变了一次,那是跟着郭松龄造反,黄永安带着炮兵稀里糊涂的去打少帅,还坚持到最后,用炮兵轰击黑龙江骑兵。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跟着副司令去打正司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