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上来说,封建社会的劳动者有更多的人身自由,属于从“奴隶的不自由”到“工人具有的自由”的过渡状态。这里,不自由无非是带着枷锁劳动,而“自由”无非是可以到处找工作然后随时被开除,但是中间的过渡状态里人身自由的程度可以有很多过渡状态。比如被命名成隶农、农奴、雇农的各种情况。
这里,劳动者的反抗带来改变的情况,在古代社会来说无非就是各种报洞,中学历史课上应该还有介绍?
在奴隶主一边,之所以——看起来——逐渐让步,除了让步本身以外,也可能是因为“雇农”和“地租”,要比“预先支付不变资本的奴隶”,更有利于资本积累。比较近的例子比如内战前夕的美国南部:南部的人均GDP据说当年排名靠前,而且除了种植圆之外,还有大量的奴隶被组织起来做劳务输出,在南部城市里进工厂工作,为奴隶主带来收益。但是作为“具有(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劳动设备”,南部并没有变成多数劳动者都投入工业的状态,似乎可以说明以奴隶制度的方式组织大规模生产,成本要高于务农。
那么反过来说,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开始找到方法来稳定的发展农业,于是开始进入大规模手工业生产的时候,当时的大生产资料所有者们也许都开始发现,与其自己直接来维持一套打手监工来直接组织生产,不如转型为控制生产资料,然后把这些各自独立拥有的强制力机器,合并成统治阶级共享的强制力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