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火车站,你离“现代”有多远?
————————————
11月的广州并不冷,但我却没有感觉到特别的温暖,在这并不小的火车站里。如果硬要说感受,却有一二,并不很好。
一、遭遇“诚信”质疑
刚从海南来到广州站,穿过长长的站台出口,进入“便捷转乘”通道,便到了转车入口。验票入站的是一位大叔。我主动出示了从广州到湘潭的硬卧车票,本以为有这张票就足够了。谁知他突然问:“前面的车票呢?”我答道:“当然有,不然怎么敢进站?”他也反问道:“你没看见有规定吗?”我当然没看见,因为这是正在施工的简易转乘通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默默地拿出海口至广州站的车票通过。
【点评】检票工作人员的举动,让我不得不疑惑:广州是一个诚信缺失的地方吗?怎么看谁都像“偷渡客”、“逃票贼”?在国民素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诚信还用经常质疑吗?这个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会让乘客错误地解读为:广州是一个没有诚信的地方,所以才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二、手机充电桩与插座哪去了
进入候车大厅,满世界放眼望去,我竟然没有发现一个手机充电设备,这么“干净”的收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设计者们的“良苦用心”——难道是怕旅客大负荷“偷电”?
由于手机完全没电,我与外界已无法联系,就想到一个蹭电的办法:到站内购物店购物,并以手机没电无法扫码支付为由,请求帮助充电。当我选定“南粤四宝”特产,说出需手机充电扫码时,却遭到了售货员的断然拒绝:“本店不给任何人充电。”我想怎么这样啊?我都与家人失联一天了,有没有一点人情味?我着急着呢!
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车站工作人员告诉我,火车站施工处的旁边有一个“幸存”的充电桩,你去试试。我走过去,确实在那里找到了一个灯光闪烁的充电桩,但当我试遍了所有的USB插口(没有插座)后,我绝望了——居然没一个是好的。
【点评】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便民服务是一个公共服务单位与服务场所最基本的要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广州,在这方面更应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我们很理解,广州火车站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但这不能成为降低服务质量与标准的借口和理由。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州站在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上,还不如一个县城小站。这样的条件,如何对得起作为“衣食父母”的乘客?难道乘客真由上帝变成了乞丐?
商店服务员的不“友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素质有待提高。解旅客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人是我们每个车站工作人员(包括站内售货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做不到这一点,何谈“宾至如归”?何谈和谐社会构建?火车站长期存在的“老爷”式服务应该好好改改了。
三、这是谁批准的额外“服务”
充电无望,我就向大厅检票口工作人员询问K776次列车候车室在哪。这位工作人员很热情的告诉我直走左转上二楼即可。进入二楼,我的目光仍然盯在墙壁和充电桩上,却意外发现一块招牌,两边各站着一位佩绶带的小姐。我以为是站内咨询服务人员,就问有没有充电的地方,其中一位回答说:整个站内都没有充电处。
绝望之下,我又看了眼招牌:20元,接引旅客进入专门休息室。更为吸引眼球的是,这里不光可以休息、吃饭、喝茶,还可以为旅客提供手机充电服务。我糊涂了:为什么在国营的火车站内,会催生这么一个有点“垄断”性质的“产业”?小姐一再“好心”邀请我“体验”一下,被我谢绝了。
【点评】火车站的服务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但这种拉客服务,我不知道是否经过车站管理层批准而获得许可。个人认为,当乘客购买车票后,除了饮食、购物消费等应由个人出资的消费外,其余应是包含在票价内的免费服务。这种有偿、甚至还可以提供充电的特殊服务,到底是工商注册还是行政许可行为?如果都不是,那么这种“服务”是如何由“非法”变为“合法”的?充电桩的“消失”与.“转移”服务有没有直接关系?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以民为本,民生为要,关注民生,惠民利民,这是社会主义要达到且终将达到的目标。随着国家的富强,经济实力的提升,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存环境应该越来越美好、便利。广州作为一个国际窗口,展示给世人的应该是更时尚、更现代化。改变,我们期盼着……
2019年11月19日于旅途
————————————
11月的广州并不冷,但我却没有感觉到特别的温暖,在这并不小的火车站里。如果硬要说感受,却有一二,并不很好。
一、遭遇“诚信”质疑
刚从海南来到广州站,穿过长长的站台出口,进入“便捷转乘”通道,便到了转车入口。验票入站的是一位大叔。我主动出示了从广州到湘潭的硬卧车票,本以为有这张票就足够了。谁知他突然问:“前面的车票呢?”我答道:“当然有,不然怎么敢进站?”他也反问道:“你没看见有规定吗?”我当然没看见,因为这是正在施工的简易转乘通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默默地拿出海口至广州站的车票通过。
【点评】检票工作人员的举动,让我不得不疑惑:广州是一个诚信缺失的地方吗?怎么看谁都像“偷渡客”、“逃票贼”?在国民素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诚信还用经常质疑吗?这个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会让乘客错误地解读为:广州是一个没有诚信的地方,所以才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二、手机充电桩与插座哪去了
进入候车大厅,满世界放眼望去,我竟然没有发现一个手机充电设备,这么“干净”的收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设计者们的“良苦用心”——难道是怕旅客大负荷“偷电”?
由于手机完全没电,我与外界已无法联系,就想到一个蹭电的办法:到站内购物店购物,并以手机没电无法扫码支付为由,请求帮助充电。当我选定“南粤四宝”特产,说出需手机充电扫码时,却遭到了售货员的断然拒绝:“本店不给任何人充电。”我想怎么这样啊?我都与家人失联一天了,有没有一点人情味?我着急着呢!
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车站工作人员告诉我,火车站施工处的旁边有一个“幸存”的充电桩,你去试试。我走过去,确实在那里找到了一个灯光闪烁的充电桩,但当我试遍了所有的USB插口(没有插座)后,我绝望了——居然没一个是好的。
【点评】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便民服务是一个公共服务单位与服务场所最基本的要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广州,在这方面更应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我们很理解,广州火车站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但这不能成为降低服务质量与标准的借口和理由。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州站在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上,还不如一个县城小站。这样的条件,如何对得起作为“衣食父母”的乘客?难道乘客真由上帝变成了乞丐?
商店服务员的不“友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素质有待提高。解旅客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人是我们每个车站工作人员(包括站内售货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做不到这一点,何谈“宾至如归”?何谈和谐社会构建?火车站长期存在的“老爷”式服务应该好好改改了。
三、这是谁批准的额外“服务”
充电无望,我就向大厅检票口工作人员询问K776次列车候车室在哪。这位工作人员很热情的告诉我直走左转上二楼即可。进入二楼,我的目光仍然盯在墙壁和充电桩上,却意外发现一块招牌,两边各站着一位佩绶带的小姐。我以为是站内咨询服务人员,就问有没有充电的地方,其中一位回答说:整个站内都没有充电处。
绝望之下,我又看了眼招牌:20元,接引旅客进入专门休息室。更为吸引眼球的是,这里不光可以休息、吃饭、喝茶,还可以为旅客提供手机充电服务。我糊涂了:为什么在国营的火车站内,会催生这么一个有点“垄断”性质的“产业”?小姐一再“好心”邀请我“体验”一下,被我谢绝了。
【点评】火车站的服务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但这种拉客服务,我不知道是否经过车站管理层批准而获得许可。个人认为,当乘客购买车票后,除了饮食、购物消费等应由个人出资的消费外,其余应是包含在票价内的免费服务。这种有偿、甚至还可以提供充电的特殊服务,到底是工商注册还是行政许可行为?如果都不是,那么这种“服务”是如何由“非法”变为“合法”的?充电桩的“消失”与.“转移”服务有没有直接关系?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以民为本,民生为要,关注民生,惠民利民,这是社会主义要达到且终将达到的目标。随着国家的富强,经济实力的提升,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存环境应该越来越美好、便利。广州作为一个国际窗口,展示给世人的应该是更时尚、更现代化。改变,我们期盼着……
2019年11月19日于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