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新吧 关注:1,103贴子:21,445
  • 8回复贴,共1

适合国情的家庭套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适合国情的家庭套车
发展新能源电洞汽车,为什么喊了很多年,没有房子起来,实际意义不大,不符合国情。为什么两轮电动车,发展的快,因为复合国情,复合市场。
如;电动两轮车,一般的功率300瓦,一次充2度多电就够用,充电可在3到5 小时完成,用家庭电源就可以,有个小地方就可以放置。2年多换一次电池,用300元以下。可载重两人。一般家庭基本够用。
而电动汽车的问题,一般汽车,功率在25千瓦,功率达到80倍左右。一次充100多度。这样家庭电源,就不够用了。汽油车,可以加油,几分钟就好。可充电需要5小时以上,这样停车位,就必须有专用电源。人家给你设充电桩,电价就要贵。充电一次,就要几十元。这样停车就是难题。尤其难的是,两年多要换一次电池,300瓦要用300元,25千瓦,就是25000元,即两万五千元。这个价钱,一般的人,笨理想一想,谁买谁大头。
还有双动力汽车,技术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而现在的用的汽车,技术成熟,成本已经下来了。
由此根据国情,在中国发展交通消费,家庭发展几辆的套车,还是符合国情,即买的起,也开得起。
汽油便宜就躲开油动力车。油贵就多开电动车。
本文认为,发展这样的套车,经济实惠,技术过关,生产力跟得上,可以基本解决,家庭消费需求。
结合图谈:
一般的小汽车,中国已经出现普及势头,一般家庭都可以买。


家用油动力汽车
一般的家庭用车,发展方向,功率不变,但是要节能发动机,比较省油的。
还可以是多燃料的,如甲醇汽油,天然气等。
用途,一般小汽车的用途。主要办事,上下班基本不用。不是常开的的车。当汽油涨价,道路拥挤,或有雾霾等问题,要少开或不开。


IP属地:广东1楼2019-11-29 09:31回复
    2、小电动车。
    是与上面汽车配套,主要是二套小车,可单买,可在家有汽车情况下在再买。



    三轮与四轮的小功率电动车。这种车,要求轻便,功率小。售价1万元以下为好,用家庭电源充电,每小时50公里左右,续航可低于百公里。载三人,前一人,后两人。比较窄小,停放容易。两年多换电池(以后发展,可3三年以上),换电池费用在1000左右,不用考票。配备小型油动力发动机增程器,可以走远门。主要想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开的频率高。是主要家庭的交通工具。


    IP属地:广东2楼2019-11-29 09:40
    回复
      扩大用途,小汽车,可以拉着小电动车走。
      都有动力。在后面电车电池没电的时候,可拉着走。
      平道多拉着,可给车老动力充电,尤其是下坡,拉着给后面电车,可发电充电。
      座位,达到8人坐。可两代人一起出行。


      IP属地:广东3楼2019-11-29 09:45
      回复
        3、.拖小房车
        既增加了一个房车的用途,将生生活提高一个档次。



        拖行房车


        房车拖行
        主要用途,是用家庭游玩用,二套小房。
        用它也也可以在一个车装不下时候,用它多啦客人。
        主要用于提高生活水平,小的二套房,旅游车房。
        拖房车,可在2万左右。生产要针对市场,高中低档次都有,即穷点的家庭也买的起。


        IP属地:广东4楼2019-11-29 09:57
        回复
          还有、家庭备电动两轮车。

          主要是近途,通勤,接送孩子等。很多家庭用的频率很高。


          IP属地:广东5楼2019-11-29 10:02
          回复
            还有折叠车,多为电动的。

            主要用途,车上车,旅行可折叠。可上公交,出租车,地铁,火车,小车后背箱等。


            IP属地:广东6楼2019-11-29 10:06
            回复
              可扩大用途,车连起来开。

              必要时候,三车连行。一家人郊游。可到十多人,亲友团出行。当小客车的拉人数。


              IP属地:广东7楼2019-11-29 10:09
              回复
                改进为节能,车上面多装太阳能电池板。


                IP属地:广东8楼2019-11-29 10:11
                回复

                  一家车。
                  可以连起来开,一可以电动车与前面车分着开。


                  IP属地:广东9楼2019-11-29 1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