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反观自身的“修正”
我在最前两个部分当中,提到过自身的“修正”的现象,这里的“修”与dx的“修”同解。这一段是我自己的故事,纯私货,大部分与wa2无关,非常偏激,充满极端言论,存在一些为了强化戏剧性而对现实的过分的夸大甚至歪曲的做法。就当是某G所著的隔壁吧的东西,当成笑话来看就好。如果感到不适,敬请过滤掉。
以我高中时极端偏科的情况,以高考上THU根本不可能考虑。当时我自以为是(数学)竞赛党,以现在的观点看,是“竞赛修”。具体而言,就是,将竞赛的学习视为高中时一切的主体,对其它方面一律采取无视的态度,并且无条件地瞧不起广大的高考党,甚至瞧不起竞赛方面不够强的竞赛党。
平时我怎么度过的?自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我课堂出勤率极低,经常翘课在小教室看竞赛书或者刷题。常规的课程作业,选择题一律乱蒙,填空题瞎写一气,90分钟的卷子2分钟写完。期末考试前,我依然刷竞赛书,当老师看见并企图收走时,我直接跟老师抢书并跑到小教室将门反锁。父母反对,我直接和父母撕破脸皮,至今未真正和解。按我当时的认知,唯一支持我的,是我的竞赛教练,尽管他多次教训批评过我,但我都默许了,因为他是我高中时极其少有的(我认为)认可并支持我的老师。说来惭愧,我毕业2年后,就再也没见过我的恩师,甚至他来这边出差时,我也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见面。
要问我在竞赛上面是否受过阻碍,我可以如实回答,有,而且不止一次。即使已经主体竞赛,也不可避免地有失误的时候,特别是竞赛考前一天如果没睡着的话,相当影响发挥。因为我的特立独行,班上同学只有极其个别的同学愿意和我交流。现在想,他们还真是很聪明,一句“傻瓜向聪明人学习甚少,而聪明人向傻瓜学习甚多”,恐怕前半句是在说我吧。非常讽刺的是,高中毕业后,一些高中同学才认识我。更加讽刺的是,由于我之后的“修正”,现在我的联系方式里只有3位高中同班同学。
如果要问,我当时对于自己的认知是怎样的,我(当时)倒觉得我的认知挺准确的:除了竞赛以外什么都不会,我也不需要会。有一次,一位计算机竞赛的同学(似乎还是主力)在和同学聊天时说了一些话,在我理解看是在瞧不起数学竞赛的同学,然后我在下面偷偷学编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背着我的竞赛教练参加了NOIP(计算机联赛),并在取得比他更高的分数后在班上公开嘲讽他,我还自认为这是他的“恶意言论”应该承受的报复。
到了大学以后,我继续发表如下的自认为正确,自认为无可辩驳的“修正”言论,例如【A课B课C课,上95不难;D课E课F课,感觉要挂】、【要不是3000米满分,我体育就挂了】、【这位老师或助教居然会不知道XXX定理,这真是中国教育和THU的悲哀】等。甚至,还会采取非常极端的做法,比如删好友。(关于这个,如果尚未感到不适并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知乎搜索一下 如何看待“把脱单的人删好友”这一做法 ,那里有我的自问自答,比本文的内容更加极端,更加“修正”。)
无比讽刺的是,甚至在前几天我打算开始写这篇感想时,我还丝毫没有意识到我的“修正”行为。因为,我的“修正”信念,(在几天以前)我认为是无条件正确的。如果谁跟我理论,我就会用一套让人很不爽的“修正”论点,去自爆式地反驳那些提出与我不同观点的人。
当一位冬马党向我推荐wa2,我在看第一集被雪菜圈粉时,就把他删了,几天前才刚加回来。当看到某G的言论(“由上述定义引出的可能令雪菜党感到极端不适但却又无可辩驳的结论”……)时,更是感到“冬马党”(此处指代dx)是极其不友好的。后来来到雪菜吧,当看到123姐姐的短小却精彩绝伦的辩论演讲时,我甚至打算用自己的一套“绝对真理”去开马甲发长文批判“冬马党”的行为。直到我看到雪菜吧里一些冬马党义正言辞地指出“他们根本就不是冬马党”,蔷薇连一些冬马党都要挂出来进行批判,我才意识到冬马党和dx的区别,也才明白123姐姐为什么用dx而不是冬马党来指代某些人。
当我仔细思考,我应该如何借用一些课程给我的观点,组织语言,攀清逻辑时,我才发现,这些我打算批判的人……
难道,不就是我自己吗?
《审美的历程》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分别得了A和A+。某种较为极端的意义上来说,老师如果把我挂掉,对我而言可能有一定好处。当然,讨论现实情况,挂掉肯定会影响我的很多东西,肯定有严重负面作用。不过,我时隔多年重新审视我自己时,我才发现,我最近才真正开始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且真的,只知皮毛。
最讽刺的是,最终让我顿悟的,竟然是那一群和我一样“修正”的dx。
在此,对我由于我的认知局限性,以雪菜党的旗号抨击过的真正的冬马党表示歉意。
与此同时,为我给雪菜党丢人的行为对雪菜党和雪菜吧表示歉意。
还有一些我应该道歉的人,他们应该不在吧中,大概率传达不到。但还是,对我由于“修正”而产生的错误造成的冒犯表示歉意。
这里要感谢雪菜吧的几位大佬的精品文,让我不论是从理解wa2还是从理解一些正面的观念都受益匪浅。
也感谢现在活跃的各位吧友,不论是雪菜党还是冬马党、小春党、春希党,在正向,积极的讨论的过程中,求同存异,为我树立了一些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观点。
还需要感谢一些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即使他们不在雪菜吧。毕竟,这样的人给我的建设性的建议,我相比之下更能接受一些。
感谢《审美的历程》和SSL老师。
……
我也要感谢dx,让我仿佛看到了一面镜子。虽然,我仍然要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进行比123姐姐所述的自爆更加自爆式的辩论。毕竟,我自认为我比dx更懂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