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区政府驻菜园路66号。邮编:075300。代码:130706。区号:0313。拼音:Xiahuayuan Qu。
1997年,下花园区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6.8万,辖2个街道、4个乡:城镇街道、煤矿街道、花园乡、辛庄子乡、定方水乡、段家堡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8134人,其中:城镇街道 21094 煤矿街道 16053 花园乡 13652 辛庄子乡 5564 定方水乡 9251 段家堡乡 2520
2002年底,下花园区面积314.7平方千米,人口6.81万。辖2个街道、4个乡,10个社区、47个行政村。区政府驻菜园路66号。
地理位置:
下花园区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中部,是张家口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地处晋、冀、蒙相连的交通要冲,北距市区60公里,南距首都150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历史概况:
作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融地,下花园文化圈由多种文化长期共存,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为冀州地,战国时为燕国疆土,秦汉属幽州上谷郡茹县。西汉高帝元年 (公元前206年——194年间)设茹县,称作茹地 (利用洋河种蔬菜的地方),茹县古城遗址 (在今洋河南岸古城梁一带)。东汉建武三十二年 (公元25年)茹县省,划归下洛县。三国、晋属幽州上谷郡、广宁郡,南北朝属燕州,隋、唐属涿鹿、武州,宋、元、明、清属宣德府。在几经战乱中,曾被辽、金占领。据 《辽史》记载,下花园因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建上、中、下三个花园而得名。
下花园地处晋、冀、蒙相连的交通要冲。古时为驿道,系中原地区经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三关通往塞外、西北必经之地,被誉为 “绾毂南北,抑控东西”的 “口城”。西有老龙背,东有鸡鸣山,南有玉带山,形成鼎立之势。洋河从三山间蜿蜒流过。
“七·七”事变前,下花园仍属宣化县第三区八十二村之一,时有320户人家。1937年8月25日,日本入侵下花园沦陷。1939年8月下花园建镇。后于1943年,在宣化县新编镇村时,将宣化县第三区改为下花园区,辖鸡鸣驿镇、下花园镇、定方水村、段家堡村 (乡),新划入的2镇2(乡)40个村既是日伪统治区亦是抗日龙宣怀联合县的游击区。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掠夺资源,从1937年到1939年在洋河北岸建成第一发电所,后相继建成二所、三所、四所合称下花园发电所。下花园第一次解放,发电所归国有,易名下花园发电厂。建国后,经五期工程扩建,1984年晋升为发电总厂,成为京、津、唐电网北端的主力电厂之一;1939年3月,日本人在电厂东侧建成 “蒙疆东亚电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工场”,生产电石,1945年8月下花园解放,易名下花园电石厂。建国后,下花园煤炭业迅速发展,迄今为国家产煤4222.97万吨,平均年生产煤炭74.08万吨。
改革开放后,尤其近年来,下花园有长足发展,加大项目建设,由于交通便捷,资源优势强,一批重量级企业前来筑巢发展,民营企业撑起半壁江山。城市北扩,将全区315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体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已有的交通、建筑、道路、文化和旅游资源,按照 “前瞻、科学、协调、个性”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强化精品意识。确定了宜居花园,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突出山、水、园、林特色。随着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小街巷改造等城建基础项目的建设以及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进一步投入下,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一个新兴的现代城市正在崛起。
地势:
下花园区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干旱丘陵山区,山、丘、川、滩四大地貌共存,洋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261.4毫米,平均气温8℃。
区政府驻菜园路66号。邮编:075300。代码:130706。区号:0313。拼音:Xiahuayuan Qu。
1997年,下花园区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6.8万,辖2个街道、4个乡:城镇街道、煤矿街道、花园乡、辛庄子乡、定方水乡、段家堡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8134人,其中:城镇街道 21094 煤矿街道 16053 花园乡 13652 辛庄子乡 5564 定方水乡 9251 段家堡乡 2520
2002年底,下花园区面积314.7平方千米,人口6.81万。辖2个街道、4个乡,10个社区、47个行政村。区政府驻菜园路66号。
地理位置:
下花园区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中部,是张家口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地处晋、冀、蒙相连的交通要冲,北距市区60公里,南距首都150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历史概况:
作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融地,下花园文化圈由多种文化长期共存,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为冀州地,战国时为燕国疆土,秦汉属幽州上谷郡茹县。西汉高帝元年 (公元前206年——194年间)设茹县,称作茹地 (利用洋河种蔬菜的地方),茹县古城遗址 (在今洋河南岸古城梁一带)。东汉建武三十二年 (公元25年)茹县省,划归下洛县。三国、晋属幽州上谷郡、广宁郡,南北朝属燕州,隋、唐属涿鹿、武州,宋、元、明、清属宣德府。在几经战乱中,曾被辽、金占领。据 《辽史》记载,下花园因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建上、中、下三个花园而得名。
下花园地处晋、冀、蒙相连的交通要冲。古时为驿道,系中原地区经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三关通往塞外、西北必经之地,被誉为 “绾毂南北,抑控东西”的 “口城”。西有老龙背,东有鸡鸣山,南有玉带山,形成鼎立之势。洋河从三山间蜿蜒流过。
“七·七”事变前,下花园仍属宣化县第三区八十二村之一,时有320户人家。1937年8月25日,日本入侵下花园沦陷。1939年8月下花园建镇。后于1943年,在宣化县新编镇村时,将宣化县第三区改为下花园区,辖鸡鸣驿镇、下花园镇、定方水村、段家堡村 (乡),新划入的2镇2(乡)40个村既是日伪统治区亦是抗日龙宣怀联合县的游击区。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掠夺资源,从1937年到1939年在洋河北岸建成第一发电所,后相继建成二所、三所、四所合称下花园发电所。下花园第一次解放,发电所归国有,易名下花园发电厂。建国后,经五期工程扩建,1984年晋升为发电总厂,成为京、津、唐电网北端的主力电厂之一;1939年3月,日本人在电厂东侧建成 “蒙疆东亚电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工场”,生产电石,1945年8月下花园解放,易名下花园电石厂。建国后,下花园煤炭业迅速发展,迄今为国家产煤4222.97万吨,平均年生产煤炭74.08万吨。
改革开放后,尤其近年来,下花园有长足发展,加大项目建设,由于交通便捷,资源优势强,一批重量级企业前来筑巢发展,民营企业撑起半壁江山。城市北扩,将全区315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体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已有的交通、建筑、道路、文化和旅游资源,按照 “前瞻、科学、协调、个性”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强化精品意识。确定了宜居花园,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突出山、水、园、林特色。随着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小街巷改造等城建基础项目的建设以及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进一步投入下,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一个新兴的现代城市正在崛起。
地势:
下花园区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干旱丘陵山区,山、丘、川、滩四大地貌共存,洋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261.4毫米,平均气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