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几年前我看过这剧,只是那时候基本上是跳着看的,很多细节都没有仔细看,所以我尽量不涉及具体剧情)
首先,虽然标题里我说不喜欢伊兰,但这绝对不代表我就想一心夸赞追捧沅宛。实际上我并不喜欢沅宛的性格。用心理学来分析的话,感觉沅宛的性格偏向胆汁质和多血质。这类性格的人特点是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容易冲动,所以缺点可能是有时候说话和做事很容易伤人。沅宛在前半部分剧情里也的确是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我个人性格其实更偏向伊兰,感觉伊兰性格更偏向粘液质和抑郁质。我其实在前半部分剧情里一直心里是向着伊兰的,因为沅宛一开始的确是让人感觉太“欺人太甚”了。我觉得沅宛的最大问题是做事冲动,而且宫斗的心理太幼稚很像三岁小孩,宫斗的手法也比不上前期的伊兰高明(从伊兰让彩兰“装神弄鬼”逼沅宛说出阴谋的手段我就觉得很高明,不会伤人性命就让对手自己承认做的坏事),在现实中我对沅宛这种性格的人也是敬而远之。
再说说伊兰。我不喜欢伊兰有两点,第一是她心理阴暗面太严重,可能与她本身的性格有关(感觉粘液质和抑郁质的性格的确比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心思细腻,所以可能这种性格的人更阴险),也有可能跟她的“单亲”身世有关。后面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就是在看到沅宛的孩子时伊兰没有马上去救,虽然“见死不救”涉及的是道德层面,伊兰也没那个义务去救沅宛的孩子,但我可以说伊兰潜意识里根本是想沅宛的孩子死,也可以说之前对沅宛的怨气让她下意识没去救。(相比之下沅宛几乎是毫不犹疑的救伊兰的孩子这点我觉得可以说明沅宛本质上不坏)
第二是伊兰太过自负狂妄。剧情到了大结局处大家都可以看到伊兰已经变得非常狂妄野心爆蹦了,所以看到某些伊兰迷们吹捧伊兰马上会做武则天的言论我就想笑,我想说武则天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想必历史上的武则天也绝对不像后期的伊兰这样狂妄自大,原因很简单,人无完人,普通人都不能太自负要时刻提醒自己谦虚,更别说统治者了(其实前期的伊兰倒是情商很高,要是她在后面继续保持倒也不错,只可惜后来她变得比前期的沅宛还要幼稚中二了)
剧情到了结尾太后和沅宛的母亲这两位深谙女人心计和宫斗的人都说伊兰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坏女人,我在想她们可能说的有道理。最近我接触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个观点是所谓“好人”是压抑住了心里的原始欲望即“坏”的一面,而“坏人”是因为不会压抑自己的原始欲望,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好人用“自我”或“超我”克制住了“本我”不让它左右自己的言行,而坏人则正好相反。所以这么说来伊兰可能在前期压抑住了自己的阴暗面,而后期自己内心的“本我”已经克制不住了彻底爆发了。我一直觉得要是用相关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的话,伊兰(主要是后期“黑化”的伊兰)可能代表着人们心中邪恶丑陋的欲望吧,可以说除了“中二病患者们”(因为中二病患者三观还未完全成型不成熟),喜欢后期伊兰的都是些在现实中生活的不如意的人吧(正因为在现实中不如意所以把希望寄托于电视剧尤其是宫斗剧这种极端展现人性的作品中)
对了,我不喜欢伊兰的最主要一点其实是感觉她代表着我的心理阴影。我在小学和初中时一直处于孤立身份初中时受到外表冷暴力,记得伊兰因为自己的“寡妇”身份让宫中的人都认为她是不祥之人,甚至宫女也瞧不起她。当时看到这个细节我就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我也想过要是我身处后宫中到最后会变得像伊兰那样吗?我的回答是:会。因为我自己心里其实也有阴暗面的。而我不喜欢伊兰,大概是因为我不想面对自己的心理阴影吧。
首先,虽然标题里我说不喜欢伊兰,但这绝对不代表我就想一心夸赞追捧沅宛。实际上我并不喜欢沅宛的性格。用心理学来分析的话,感觉沅宛的性格偏向胆汁质和多血质。这类性格的人特点是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容易冲动,所以缺点可能是有时候说话和做事很容易伤人。沅宛在前半部分剧情里也的确是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我个人性格其实更偏向伊兰,感觉伊兰性格更偏向粘液质和抑郁质。我其实在前半部分剧情里一直心里是向着伊兰的,因为沅宛一开始的确是让人感觉太“欺人太甚”了。我觉得沅宛的最大问题是做事冲动,而且宫斗的心理太幼稚很像三岁小孩,宫斗的手法也比不上前期的伊兰高明(从伊兰让彩兰“装神弄鬼”逼沅宛说出阴谋的手段我就觉得很高明,不会伤人性命就让对手自己承认做的坏事),在现实中我对沅宛这种性格的人也是敬而远之。
再说说伊兰。我不喜欢伊兰有两点,第一是她心理阴暗面太严重,可能与她本身的性格有关(感觉粘液质和抑郁质的性格的确比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心思细腻,所以可能这种性格的人更阴险),也有可能跟她的“单亲”身世有关。后面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就是在看到沅宛的孩子时伊兰没有马上去救,虽然“见死不救”涉及的是道德层面,伊兰也没那个义务去救沅宛的孩子,但我可以说伊兰潜意识里根本是想沅宛的孩子死,也可以说之前对沅宛的怨气让她下意识没去救。(相比之下沅宛几乎是毫不犹疑的救伊兰的孩子这点我觉得可以说明沅宛本质上不坏)
第二是伊兰太过自负狂妄。剧情到了大结局处大家都可以看到伊兰已经变得非常狂妄野心爆蹦了,所以看到某些伊兰迷们吹捧伊兰马上会做武则天的言论我就想笑,我想说武则天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想必历史上的武则天也绝对不像后期的伊兰这样狂妄自大,原因很简单,人无完人,普通人都不能太自负要时刻提醒自己谦虚,更别说统治者了(其实前期的伊兰倒是情商很高,要是她在后面继续保持倒也不错,只可惜后来她变得比前期的沅宛还要幼稚中二了)
剧情到了结尾太后和沅宛的母亲这两位深谙女人心计和宫斗的人都说伊兰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坏女人,我在想她们可能说的有道理。最近我接触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个观点是所谓“好人”是压抑住了心里的原始欲望即“坏”的一面,而“坏人”是因为不会压抑自己的原始欲望,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好人用“自我”或“超我”克制住了“本我”不让它左右自己的言行,而坏人则正好相反。所以这么说来伊兰可能在前期压抑住了自己的阴暗面,而后期自己内心的“本我”已经克制不住了彻底爆发了。我一直觉得要是用相关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的话,伊兰(主要是后期“黑化”的伊兰)可能代表着人们心中邪恶丑陋的欲望吧,可以说除了“中二病患者们”(因为中二病患者三观还未完全成型不成熟),喜欢后期伊兰的都是些在现实中生活的不如意的人吧(正因为在现实中不如意所以把希望寄托于电视剧尤其是宫斗剧这种极端展现人性的作品中)
对了,我不喜欢伊兰的最主要一点其实是感觉她代表着我的心理阴影。我在小学和初中时一直处于孤立身份初中时受到外表冷暴力,记得伊兰因为自己的“寡妇”身份让宫中的人都认为她是不祥之人,甚至宫女也瞧不起她。当时看到这个细节我就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我也想过要是我身处后宫中到最后会变得像伊兰那样吗?我的回答是:会。因为我自己心里其实也有阴暗面的。而我不喜欢伊兰,大概是因为我不想面对自己的心理阴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