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吧 关注:36,216贴子:513,805

【不战小议】亡秦必楚,秦被绝灭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蝴蝶效应,墨菲定律,皆有因果。


IP属地:上海1楼2020-02-14 03:02回复
    商鞅阉秦---吕政窃秦---内耗外剥---透支失衡---天下皆反---秦宗绝关中空。


    IP属地:上海3楼2020-02-14 03:23
    回复
      商鞅阉秦,吕政窃秦,那尴尬操作只开机启动,秦被绝灭就是注定的。
      如果没有吕政窃秦,秦历代以商鞅之法,穷耗民力人海炮灰,一样能暂时六合;但得手即中空,也一样会被迅速推翻。
      然史实是吕政窃秦,那秦刚登顶就被逆袭乃至绝灭,则成必然,还被绝嗣绝祀绝社稷,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之路。
      因为商鞅戏法,秦国自废宗族,弱民愚民,而吕政则可粉墨登场。
      因为吕政窃秦,防范削灭嬴宗,所以不可能分治只能集权才放心。
      因为独吕集权,当生产力又不足控,只能借工程自内耗来削弱民。
      因为民不聊生,而楚人首义反秦,秦不分治那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秦法是全民耕战穷征民力不加选练人海炮灰自然淘汰,那杀敌八千自损一万,六合后,关中空,最后的稻草也悬了。而楚国抗敌,则是封君搏命,民力雪藏。
      秦所谓军功授爵各国都有,只秦是虚假夸张犹如恶意传销难以兑现,功高不可尽封而借罪诛之,胜了更要继续打,到死为止就算获罪,那不死不休的终要崩盘。
      秦没有分治隔断,起义则迅速蔓延。没有分封,就没谁可勤王。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胡亥上位只一年,除了背锅又能匝的,只一虚吹蒙恬不足偿平秦国几代的恶意透支,毕竟楚方还有项羽刘邦那么多Bug。
      为了解决开始的一个错误,不惜制造更多更大的错误,那秦所担心的,终究要发生。所以,商鞅阉秦和吕政窃秦,那尴尬操作只开机启动,秦被绝灭就是注定的。


      IP属地:上海7楼2020-02-14 03:33
      收起回复
        为什么秦要焚史书,为什么秦不敢分治,都因为其脉难言而不自信。
        为什么清要文字狱,为什么清不弃弓马,也因为其族势小而不自信。
        弱而侥幸,世之悲哀。。。。


        IP属地:上海8楼2020-02-14 03:44
        收起回复
          当然,常有秦吹洗地辩解说,秦所以被灭太快,是因为来不及消化。其实这是混淆因果,明摆着是因秦被灭的太快,所以来不及消化。
          秦也肯定不敢像汉高文景那样休养生息,因为原六国宗族庶民都远远强多于关中老秦。秦若不借以系列工程来削弱华夏民力,那才寝食难安。六国复辟势力在民间的确是根深蒂固。
          自春秋初期楚武王设县直辖并封邑以衡的郡国制,历经楚汉魏晋宋齐梁陈乃至隋唐宋元明清,华夏沿用了两千年,郡县直辖和分封分治并行,有衡则恒。
          而秦那极端的奴隶制国家集中营,只是历史上一次失败的例外。


          IP属地:上海11楼2020-02-14 04:39
          收起回复
            秦只是典型的格雷欣现象,劣币驱逐良币具备天然规律,突破基本底线的恶性竞争必然导致整体社会降低。
            毕竟新鲜苹果不能改良烂苹果,但一个烂苹果可腐蚀整篮新鲜苹果。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14 15:23
            回复
              华夏要救赎,要么切割秦,要么同归于尽。


              IP属地:上海14楼2020-02-15 03:45
              回复
                商鞅哪条阉割秦国了,你列举一下,并且说明下出处,看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言之无物,多学习再出来发表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15 22:41
                收起回复
                  看你像个小丑一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2-15 22:42
                  收起回复
                    商鞅戏法,自废秦宗,苛律弱民,那就是阉割。直接后果就是吕氏窃秦,改良换种。
                    秦国历代愚民废育奴化秦人,人才方面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骗。
                    历史上秦国似乎只嫪毐和赵高这两货有种,也是奇葩了。


                    IP属地:上海19楼2020-02-17 00:24
                    回复
                      2009年 不战屈人
                      《罪秦-----殃法下的奴性》
                      商鞅变法,看透了只是短暂的表面强盛现象,而其实是遗祸无穷的。殃法的实质就是要让百姓始终贫困,以维持在国家序列里。商鞅不过是一个冷血的“国家主义”打手,是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过的恐怖幽灵。
                      商鞅变法1、“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无论国家有钱还是没钱,都必须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如此才能强盛,才会不被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所侵害。铲除仁义和平善良孝悌,按军功受爵,国家才会强盛。 2、“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让人民只敢做政府让他们做的事,国家才会大治。百姓只许务农,从事其他职业者,以及懒惰而致贫困者,全家没收为奴。强制百姓互相告密,有不告者腰斩;
                        商鞅变法似乎效果很好,但实际情况是老百姓所受的盘剥比重非常之大,始终在生存线上下挣扎。按商鞅的逻辑:百姓贫穷就会有求富的动力;富有之后,就会淫;淫了之后,国家就会有虱,就不能强盛。所以,国家必须想办法在百姓富裕后“合理”拿走他们的财富,让他们再度陷入贫穷。如此,才会重新激发百姓的求富动力,他们为生存疲于奔命。


                      IP属地:上海20楼2020-02-17 00:32
                      收起回复
                        商鞅思想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自秦时到文(和谐)革几次冒泡都被历史所淘汰,现在也只有在北朝鲜尚苟延残喘。
                        商鞅思想
                        “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这是赤裸裸的自阉割的灌输劫掠概念,无论是嬴秦,还是羯胡,还是匈奴,还是蒙元等等,即使一时猖獗,那也只是被灭绝前的回光返照,终将消亡,且永远被钉死在历史文明发展史的耻辱柱上。
                        愚民劫掠,分赃授爵,依法剥回,再愚民劫掠····
                        这老鼠会式的轮回,就是商鞅之所谓的强国大计之法。
                        因而
                        秦人的产,不重要了;秦人的智,不重要了;秦人的命,不重要了;秦殃吹儿的脸,更不重要了····
                        秦殃之法,其本质根源是脏的,表皮即使修饰搓得再光溜,
                        那也只是骗骗无知的鸡血史盲。
                        于是,老秦人的朴实不见了,老秦人的血性不见了。
                        在殃法那圈养皮鞭加肉骨头的原始驯兽式的调教下,一个行尸走肉般的“强大”民族出现了。


                        IP属地:上海21楼2020-02-17 00:32
                        收起回复
                          秦重利而轻义,那么结果如何呢
                          巨鹿战后王离军刚破,而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即使没有奖励,赵国人依然有散尽家产以拱守邯郸;
                          即使没有奖励,韩国人仍然有赴死以反抗暴秦统治;
                          即使没有奖励,楚国人仍然有自发抗争以光复宗稷;
                          秦很有奖罚,却反倒乞降着,还被断子绝孙的,真是奇怪反常的现象。
                          汉十二年冬十月,刘邦过沛,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楚人爱乡惜民,这是秦所能理解的吗?


                          IP属地:上海22楼2020-02-17 00:35
                          回复
                            秦重利而轻生,那么结果如何呢
                            前221年关中少男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皆复不事十岁。
                            前212年关中少男丁,因迁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
                            前198年关中少男丁,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以利田宅。
                            前195年关中少男丁,置长陵县迁入万户。
                            等等等等
                            关中少男丁,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十余万口实关中,令丰人徙关中皆复终身。
                            难道这是秦想要的民族战略的结果吗?


                            IP属地:上海23楼2020-02-17 00: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