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广东吧 关注:314贴子:14,174
  • 14回复贴,共1

@张复邈 在不,看看这个。俚汉语言融合后形成的是不是就是古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复邈 在不,看看这个。俚汉语言融合后形成的是不是就是古粤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06 01:47回复
    忙,晚点再回复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06 14:56
    回复
      在古代岭南地区的原住民,也流行一种“中间语”,是汉语和他们的母语相混杂的语言,但其基础系统(基本结构)是汉语,因为汉语是他们的习得目标,母语成分的掺入是非意愿性的。如果原住民有一部分在古代已经放弃了母语,这种“中间语”当然就转化为汉语方言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06 19:33
      回复
        从文化上说就是“汉化”在语言上的表现惟带入原民族语的色彩;即使他们一直是双语人,这种带少数民族语言色彩的汉语也应被视为一种集团式的汉语方言。
        如上所论,即便没有北方男子娶南方女主的情况,在原住民习得汉语过程中形成的“中间语”转化为汉语方言的社会现象也是会发生的。这也是“古代岭南汉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06 19:39
        回复
          如此,最初说古代岭南汉语的人群可以有两种:一种父亲是北方人、母亲是原住民的;二是父母都是原住民的。不过数代之后,这两种人就分不清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06 19:44
          回复
            其实还可能有第三种:父母的血统都是北方人。照理这样的孩子应该能说不带少数民族语言色彩的汉语,但如果他身边的人都是说这种汉语,他也会受影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06 19:47
            收起回复
              举个现代的例子作类比。“系……来嘅”是广州话的一种判断句式,如“佢系医生嚟嘅”广州人说普通话时往往照套这种句式,说出“他是医生来的”这种带方言色彩的普通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06 19:51
              回复
                尽管秦汉时期岭南原住民已经开始接受汉文化,按理已有汉化现象,而历八百年以后,至南朝后期和隋朝,高凉(今广东阳江、吴川一带)仍是俚人(现代壮黎民族祖源之一)的天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06 19:59
                回复
                  其首领冼夫人有部落十万余家,“世为南越首领”嫁梁高凉太守冯宝,冼夫人的势力能控制广州,先后获得陈,隋两朝封诰(《隋书》卷八•谯国夫人传)。从这个史实可以看到两点:一,其时嶺南人口仍以少数民族为主,不排除还存在母系社会;二,冼氏与汉族冯氏的联姻、冼氏对中央政权的拥戴,显示其时岭南少数民族乐于接受汉文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06 20:09
                  收起回复
                    没有资料能直接说明当时岭南汉语的情况,但是可以推想:汉语继续与少数民族语言不断融合,而不同地域的不同融合阶段就可以造成现代粤语不同次方言的前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06 20:17
                    收起回复
                      好了不说了,能理解的自然能够理解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06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