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养龟吧 关注:13,475贴子:156,512

我的泥水养龟发展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泥水养龟发展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14 22:52回复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大概在16年中入龟坑,那会儿在花地湾附近上班,每天上班都要路过龟区,一来二去就自然就入了坑,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跟大部分人不同,我入泥水坑不是被别人安利的,而是因为我本身是学的生物专业,养龟自然而然就想到生态循环去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14 23:04
    回复
      这是我最开始养龟的阳台,位置向南,只有早上有阳光直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14 23:09
      收起回复
        我在不同时期对泥水环境的理解是不同的,最开始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不断补充了新的知识,不断完善,下面我会复盘一下我以前的环境,用自己以前的环境来告诉大家以前犯过的错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14 23:23
        回复
          这是最开始做的环境,那时候还不能叫泥水环境,可能算绿水环境更适合,也是我最开始理解的生态循环模型,龟生产**,小鱼初步分解龟的粪便,微生物二次分解,植物吸收无机盐,以此达到循环,。那时候也有加很浅的底泥,初衷是作为细菌的培养基,那时候还没了解挺水植物,所以只有最常见的铜钱草和水芙蓉。按现在我的水平来点评的话,这环境其实很容易崩,没隔离的情况下铜钱草容易被龟霍霍(最后也没撑过一个星期),水芙蓉降温季节很容易大量枯黄坏水,另外图中的水芙蓉已经繁殖了大量小棵个体却不能长大,其实已经说明水体营养不足以支撑水芙蓉正常生长了。结论:太柔弱的植物只能作为辅助,不能作为主要的功能植物,主要的功能植物一定要能抗得住龟的摧残,不然环境很容易崩在植物这一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14 23:32
          收起回复
            这两个跟上面的箱子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两个箱子开始增加了陆地面积,泥的厚度也增加了,同时偶然间加入了水竹(那时候也不知道这东西叫水竹,也不知道挺水植物这个概念,纯粹运气好,同时万万没想到这两小棵东西以后这么能长。。。)这两个箱开箱没多久就入龟了,那时候还没先养环境后放龟的观念,水竹还没扎好根,所以其实水竹是倒了几次的。另外呢其实对水龟苗来说,太大的陆地面基其实没多大意义,水龟苗上岸的时间并不多,有个晒台就足够了。结论:没有养水,陆地面积太大浪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14 23:41
            收起回复
              等接着更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3-15 00:03
              回复
                这是第二个阶段的环境,大概是16年底到17年初,所有箱子我都搬进了杂物房过冬,每天只有窗户进来一两个小时的阳光直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15 00:09
                收起回复
                  同时期的环境,由第一阶段的箱子发现而来,这个阶段的把之前没什么用的陆地撤了只留了几个石头当晒台,同样加入了很多植物,但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水竹和水芙蓉。结论:植物种类多不一定好,最开始只要一两种能种活的就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15 00:40
                  回复
                    时间来到18年初,进入第三阶段,这时候所有环境都上了楼顶,这一年开了两个池,也是在这一年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个人感觉也是从这一年才真正懂得养龟是怎么回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3-15 00:50
                    收起回复
                      这个池子是自己做的第一个池,也算是一步一脚印的记录着,最开始设计是半水池,后面从新做了一个大池做半水池,这个就索性做了水池,从陆地环境转水环境没花多少时间就完成了,所以泥最好用原本就有植物生长的泥,这样微生物群落行程会块很多,另外水竹是可以陆生的,只要水份足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3-15 01:01
                      收起回复
                        这是另外一个池,也是按半水环境设计的,但是后面发现这个确是最成功的水龟环境,也在这个池里学到了很多水龟的习性,有些东西还是很颠覆性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3-15 01:08
                        收起回复
                          这些是上楼顶之后的箱子环境,也是从之前的环境发展过来的,现在箱子基本是水竹加水芙蓉的构造,底泥每个箱子的厚度都不同,这样做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最后的是一个纯泥的环境,是从大池的经验里总结出来的,作用是苗子过冬和治疗腐皮,感冒等小毛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3-15 01:26
                          收起回复
                            这个是新开的池,也是从小箱子的经验里借鉴过来的,是一个没有底泥的泥水环境,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植物还没就位,应该今年六七月才能看到成果。另外水竹其实是可以不用泥生长的,只要水体营养够(水竹真的是一种十分强悍的植物,陆地,泥水,纯水环境还能活,分株能繁殖,扦插能繁殖,种子还能能繁殖,我现在所有的水竹都来源于最开始的那两小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3-15 01: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