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染相思
襄阳城外
“ 郭大姑娘,你给我磕三个响头,我便去救你丈夫出来!”千军万马中,杨过朝郭芙喊道。
郭芙平素骄纵自傲,别说磕头,宁可死了,也不肯在嘴上向杨过服输,但这时见耶律齐命在须臾,更不迟疑,纵马上了小丘,翻身下马,双膝跪倒,便磕下头去。
杨过吃了一惊,急忙扶起,深悔自己出言轻薄,忙道:“是我的不是,我胡说八道,你别当真。耶律兄和我一见如故,焉有不救之理?”飞身奔下小丘,拼尽全力于蒙军包围中救出耶律齐。
郭芙走到杨过身前,盈盈下拜,道:“杨大哥,我一生对你不住,但你大仁大义,以德报怨,救了……”说到此处,声音竟自硬咽了。杨过急忙还礼,脱口道:“芙妹,咱俩从小一起长大,虽然常闹别扭,其实情若兄妹。只要你此后不再讨厌我、恨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过望着郭芙,眼中神光闪烁。却见蒙古大军已准备登城,浩荡之势不可阻,杨过回头望向身边的小龙女,面带微笑,心道:此生得与姑姑重会,老天爷实在待我至厚,今日便是死了,也已无憾。男子汉大丈夫为国战死沙场,正是最好的归宿。念此精神大震,一人一矛勇往直前,乱军中以弹指神通掷出拳头大的石头,运起十分功力,直击蒙哥要害,瞬间蒙哥坠马落地,登时毙命。蒙古丧失主帅,瞬间军心大乱,兵荒马乱,不多将士已是丢盔弃甲,抛旗丢刃,纷纷北逃。
襄阳大战大捷,城外将士相拥而泣,城内军民大吹大擂,场面颇为壮观。郭靖携手杨过入城,两人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杨过望着郭靖两鬓乱发,终于感悟到郭靖的满腔侠义之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襄阳郭府
是夜郭府大摆庆功宴,一灯、黄药师、周伯通、瑛姑、郭靖、黄蓉、点苍渔隐、杨过、小龙女、耶律齐、郭芙依次而坐,程英、陆无双、郭襄等另起一桌。酒宴之上众人皆向杨过敬酒,豪情不减。
“过儿,此番你击杀蒙古大汉功在社稷,天下百姓无不敢恩戴德,想你祖父杨公铁心叔父本是天波府杨家将之后,一生以保家卫国为已任,如今你有如此功绩,杨叔父当是含笑九泉了。来,过儿,此杯郭伯伯敬你!”郭靖说着拿起酒杯,一仰而尽。
杨过未及出生便丧父,母亲又从未跟他提及父亲往事,十六年前从傻姑口中得知父亲死于黄蓉手下,便发誓取郭靖黄蓉之命替父报仇,后虽感动郭靖为国为民,报仇不成反倒救他出蒙古大营,但是对于父亲之死心中难免耿耿于怀,直到后来在嘉兴铁枪庙内于柯镇恶口中得知真相,虽难以接受却终于释怀,此刻听闻郭靖提及先祖乃杨家后裔,心中暗暗一惊,心道:“幸好当年没有误入歧途,否则以后哪有颜面面对杨家祖先。”不觉脸上一红,对郭靖道:“小侄若非幼时蒙郭伯伯教诲,焉有今日?郭伯伯,这杯侄儿敬您”说完拿起酒杯,朝郭靖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众人均有醉意,耶律齐因白日作战有伤在身,已是精疲力尽,郭芙禀明众人,扶他回后院房中休息。安顿好耶律齐后,郭芙脱下日间战场上凌乱不堪的外衣,换上平日里淡绿色外衫。此夜月明星稀,郭芙立于窗前,许久并无困倦,当下合上窗户,见耶律齐已深然酣睡,便悄然走出房内,绕着回廊走向后院花园,刚至回廊尽头,便见一人站在花园树下,双目望月。此人身着黄袍,双鬓微霜、剑眉入鬓、凤眼生威、挺鼻薄唇、面孔清俊,不是杨过又是谁?
郭芙见杨过站那里沉思不动,似是并未发觉自己,心想白日杨过不计前嫌舍命救自己夫君,而晚宴自己却早离宴席并未敬酒道谢,当下遇到于情于理也该向他致谢。沉思之际却听的院中人道“出来吧”,郭芙一惊,寻思已被杨过发现,犹豫中正准备出来相见,却听的一声回应。当即止住脚步,侧身于回廊隐蔽之处。
“过儿,我一来你便知,当真知我心思!”只见从左边回廊走出一位女子,此女子白衣飘飘,纤尘不染,美若天仙,不似凡间之人,但却面若冷霜,喜怒全无,来人正是小龙女。
“龙儿,怎生是你?”杨过伸手拥小龙女入怀,眼角余光憋向右边回廊,却见一角绿衫。
“自然是我,过儿,你今天不顾性命冲向蒙古大汗,不知我会担心?”小龙女抬起头来,深情的望着杨过,柔情的说道。
“过儿此次能与龙儿重逢,过于开心,却没想到让龙儿为我担惊受怕,是我的不是,以后却再也不会让龙儿这般担心了!”杨过一脸的柔情,缓缓的说道,再次将龙女拥入怀中。
“过儿,我们回古墓去,再也不出来了,再也不见外人了,好么?”小龙女道。
杨过抚着龙女的长发,听龙女说着回古墓再也不出来,眼角余光不自觉瞟向那一角绿衫,微微一叹道“自然是不再出来了。也不会见外人。”停顿一会儿又道“除了龙儿别人与我又有何干?”语气中却有一丝悲伤与失落。
小龙女心中大喜,闭上眼睛,安心的依偎在杨过怀里,两人一时无语,杨过眼中余光再次扫向右边回廊,已无绿影,心中却泛起一阵酸痛。
却说郭芙听见杨过说再不见外人,别人无他无关这席话时心中莫名一痛,无心再听,转身沿着回廊失神的走回卧房,轻关房门,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她兀自坐在桌前,回想起白天千军万马中自己向杨过下跪,当时事态紧急,容不得自己多想,到底是为了耶律齐,还是为了她自己,竟然已分不清。而杨过那句只要她此后不讨厌他恨他,他就心满意足了。却让自己明白了这二十多年的心事,原来这些年没由来恼他厌他竟是因为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自己放在心上。更可笑的是明了心事时却是已为人妇。郭芙又回想起每一次见到杨过的情形,往事一桩桩一件件跃然脑海,清晰可见,嘉兴破窑初相逢,桃花岛内辱骂打,大胜关内再相遇,乱石阵中救命恩,襄阳府中断手臂,古墓误害龙女命,终南火中活命恩,绝情谷内救命情,丐帮大会又救命。她越是回避,此刻却越是刻骨铭心,不禁又是悔恨交加,潸然泪下。郭芙紧咬下唇,唯恐哭出声音,回想起杨过那句“别人又与他何干”又蓦然心疼,良久,桌上红烛已燃烧殆尽,她息灭烛火,独自坐在漆黑的房中,且哭且泣。
这时睡梦中的耶律齐忽然嗯了一声,将郭芙的情绪打断开来,她借着窗户透出来的一丝月光看了一眼耶律齐,见他并未醒来。她走到床边坐下,望着耶律齐,心绪逐渐平复,想到杨过和小龙女两情相悦不顾世俗结合,两人坚贞不渝,同生共死,天地可鉴,彼此眼中再无其他人,实乃感天动地。而我却断他手臂,伤她爱妻,他大仁大义,念着爹妈恩情,屡次以德报怨,若非如此,纵然我有百条性命,怕早已休矣!想到此处,郭芙长叹一口气,望着熟睡中的耶律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英挺秀拔、文武双全,她握起耶律齐的手,突然触碰到他手上不知何时起的老茧,不禁用玉指在老茧上轻轻的摩擦,轻叹一声,想到:“他是大辽皇族后裔,相府公子,若不是因为自己又何需留在襄阳抗蒙,朝不保夕,又想起自成婚以来他对自己处处包容,疼爱有佳,虽然自己刁蛮任性,娇纵自傲,他却十年如一日,从不忍心苛责半句,对爹妈孝顺,对弟妹尽心爱护,得夫如此,夫复何求?”。郭芙突然暖心一笑,心道:“杨过之好只对于龙姐姐,而齐哥之好却只对我。”突然间好像想通了所有事情,挤压在心里多年的暴躁之情也慢慢消逝。只握着耶律齐的手靠在床边安然睡去。
襄阳城外
“ 郭大姑娘,你给我磕三个响头,我便去救你丈夫出来!”千军万马中,杨过朝郭芙喊道。
郭芙平素骄纵自傲,别说磕头,宁可死了,也不肯在嘴上向杨过服输,但这时见耶律齐命在须臾,更不迟疑,纵马上了小丘,翻身下马,双膝跪倒,便磕下头去。
杨过吃了一惊,急忙扶起,深悔自己出言轻薄,忙道:“是我的不是,我胡说八道,你别当真。耶律兄和我一见如故,焉有不救之理?”飞身奔下小丘,拼尽全力于蒙军包围中救出耶律齐。
郭芙走到杨过身前,盈盈下拜,道:“杨大哥,我一生对你不住,但你大仁大义,以德报怨,救了……”说到此处,声音竟自硬咽了。杨过急忙还礼,脱口道:“芙妹,咱俩从小一起长大,虽然常闹别扭,其实情若兄妹。只要你此后不再讨厌我、恨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过望着郭芙,眼中神光闪烁。却见蒙古大军已准备登城,浩荡之势不可阻,杨过回头望向身边的小龙女,面带微笑,心道:此生得与姑姑重会,老天爷实在待我至厚,今日便是死了,也已无憾。男子汉大丈夫为国战死沙场,正是最好的归宿。念此精神大震,一人一矛勇往直前,乱军中以弹指神通掷出拳头大的石头,运起十分功力,直击蒙哥要害,瞬间蒙哥坠马落地,登时毙命。蒙古丧失主帅,瞬间军心大乱,兵荒马乱,不多将士已是丢盔弃甲,抛旗丢刃,纷纷北逃。
襄阳大战大捷,城外将士相拥而泣,城内军民大吹大擂,场面颇为壮观。郭靖携手杨过入城,两人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杨过望着郭靖两鬓乱发,终于感悟到郭靖的满腔侠义之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襄阳郭府
是夜郭府大摆庆功宴,一灯、黄药师、周伯通、瑛姑、郭靖、黄蓉、点苍渔隐、杨过、小龙女、耶律齐、郭芙依次而坐,程英、陆无双、郭襄等另起一桌。酒宴之上众人皆向杨过敬酒,豪情不减。
“过儿,此番你击杀蒙古大汉功在社稷,天下百姓无不敢恩戴德,想你祖父杨公铁心叔父本是天波府杨家将之后,一生以保家卫国为已任,如今你有如此功绩,杨叔父当是含笑九泉了。来,过儿,此杯郭伯伯敬你!”郭靖说着拿起酒杯,一仰而尽。
杨过未及出生便丧父,母亲又从未跟他提及父亲往事,十六年前从傻姑口中得知父亲死于黄蓉手下,便发誓取郭靖黄蓉之命替父报仇,后虽感动郭靖为国为民,报仇不成反倒救他出蒙古大营,但是对于父亲之死心中难免耿耿于怀,直到后来在嘉兴铁枪庙内于柯镇恶口中得知真相,虽难以接受却终于释怀,此刻听闻郭靖提及先祖乃杨家后裔,心中暗暗一惊,心道:“幸好当年没有误入歧途,否则以后哪有颜面面对杨家祖先。”不觉脸上一红,对郭靖道:“小侄若非幼时蒙郭伯伯教诲,焉有今日?郭伯伯,这杯侄儿敬您”说完拿起酒杯,朝郭靖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众人均有醉意,耶律齐因白日作战有伤在身,已是精疲力尽,郭芙禀明众人,扶他回后院房中休息。安顿好耶律齐后,郭芙脱下日间战场上凌乱不堪的外衣,换上平日里淡绿色外衫。此夜月明星稀,郭芙立于窗前,许久并无困倦,当下合上窗户,见耶律齐已深然酣睡,便悄然走出房内,绕着回廊走向后院花园,刚至回廊尽头,便见一人站在花园树下,双目望月。此人身着黄袍,双鬓微霜、剑眉入鬓、凤眼生威、挺鼻薄唇、面孔清俊,不是杨过又是谁?
郭芙见杨过站那里沉思不动,似是并未发觉自己,心想白日杨过不计前嫌舍命救自己夫君,而晚宴自己却早离宴席并未敬酒道谢,当下遇到于情于理也该向他致谢。沉思之际却听的院中人道“出来吧”,郭芙一惊,寻思已被杨过发现,犹豫中正准备出来相见,却听的一声回应。当即止住脚步,侧身于回廊隐蔽之处。
“过儿,我一来你便知,当真知我心思!”只见从左边回廊走出一位女子,此女子白衣飘飘,纤尘不染,美若天仙,不似凡间之人,但却面若冷霜,喜怒全无,来人正是小龙女。
“龙儿,怎生是你?”杨过伸手拥小龙女入怀,眼角余光憋向右边回廊,却见一角绿衫。
“自然是我,过儿,你今天不顾性命冲向蒙古大汗,不知我会担心?”小龙女抬起头来,深情的望着杨过,柔情的说道。
“过儿此次能与龙儿重逢,过于开心,却没想到让龙儿为我担惊受怕,是我的不是,以后却再也不会让龙儿这般担心了!”杨过一脸的柔情,缓缓的说道,再次将龙女拥入怀中。
“过儿,我们回古墓去,再也不出来了,再也不见外人了,好么?”小龙女道。
杨过抚着龙女的长发,听龙女说着回古墓再也不出来,眼角余光不自觉瞟向那一角绿衫,微微一叹道“自然是不再出来了。也不会见外人。”停顿一会儿又道“除了龙儿别人与我又有何干?”语气中却有一丝悲伤与失落。
小龙女心中大喜,闭上眼睛,安心的依偎在杨过怀里,两人一时无语,杨过眼中余光再次扫向右边回廊,已无绿影,心中却泛起一阵酸痛。
却说郭芙听见杨过说再不见外人,别人无他无关这席话时心中莫名一痛,无心再听,转身沿着回廊失神的走回卧房,轻关房门,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她兀自坐在桌前,回想起白天千军万马中自己向杨过下跪,当时事态紧急,容不得自己多想,到底是为了耶律齐,还是为了她自己,竟然已分不清。而杨过那句只要她此后不讨厌他恨他,他就心满意足了。却让自己明白了这二十多年的心事,原来这些年没由来恼他厌他竟是因为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自己放在心上。更可笑的是明了心事时却是已为人妇。郭芙又回想起每一次见到杨过的情形,往事一桩桩一件件跃然脑海,清晰可见,嘉兴破窑初相逢,桃花岛内辱骂打,大胜关内再相遇,乱石阵中救命恩,襄阳府中断手臂,古墓误害龙女命,终南火中活命恩,绝情谷内救命情,丐帮大会又救命。她越是回避,此刻却越是刻骨铭心,不禁又是悔恨交加,潸然泪下。郭芙紧咬下唇,唯恐哭出声音,回想起杨过那句“别人又与他何干”又蓦然心疼,良久,桌上红烛已燃烧殆尽,她息灭烛火,独自坐在漆黑的房中,且哭且泣。
这时睡梦中的耶律齐忽然嗯了一声,将郭芙的情绪打断开来,她借着窗户透出来的一丝月光看了一眼耶律齐,见他并未醒来。她走到床边坐下,望着耶律齐,心绪逐渐平复,想到杨过和小龙女两情相悦不顾世俗结合,两人坚贞不渝,同生共死,天地可鉴,彼此眼中再无其他人,实乃感天动地。而我却断他手臂,伤她爱妻,他大仁大义,念着爹妈恩情,屡次以德报怨,若非如此,纵然我有百条性命,怕早已休矣!想到此处,郭芙长叹一口气,望着熟睡中的耶律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英挺秀拔、文武双全,她握起耶律齐的手,突然触碰到他手上不知何时起的老茧,不禁用玉指在老茧上轻轻的摩擦,轻叹一声,想到:“他是大辽皇族后裔,相府公子,若不是因为自己又何需留在襄阳抗蒙,朝不保夕,又想起自成婚以来他对自己处处包容,疼爱有佳,虽然自己刁蛮任性,娇纵自傲,他却十年如一日,从不忍心苛责半句,对爹妈孝顺,对弟妹尽心爱护,得夫如此,夫复何求?”。郭芙突然暖心一笑,心道:“杨过之好只对于龙姐姐,而齐哥之好却只对我。”突然间好像想通了所有事情,挤压在心里多年的暴躁之情也慢慢消逝。只握着耶律齐的手靠在床边安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