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吧 关注:78,031贴子:2,906,256
丁克有感
鄙人大学毕业后决定做一个丁克,恍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这个决定我已然坚持了十年,而且还准备坚持下去。蓦然回首,十年间有人质疑,有人支持,但更多的是反对,我崇尚我的人生我做主,质疑和反对我的人我也要感谢他们,因为关心才有质疑,才有反对,不过很遗憾我不能活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其实这些年有几次想要写这么一篇文章,苦于灵感迟迟未至,动笔又显得不够庄重,所以得过且过,一直拖延至今,今天我亦不敢妄言这条路的尽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空间、思维方式、处事方法、成长经历等等都不尽相同,我只能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发表点儿微末的言论,用以自省,顺便给大家添点儿乐子。
什么是丁克?官方解释是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育,也可能是主观或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的人群。我个人认为这个说话不够确切,可能是因为我读书少,也可能是因为个人偏见,我觉得“具备一定物质条件,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的主动丁”才算丁克。
丁克和非丁克有什么区别?很多丁友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身边的人都结婚生子,只有自己,显得有些异类,其实大可不必,大家都一样,只是丁克和非丁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一定要生孩子才合法,或者不生孩子不合法,有孩子能享受到有孩子的快乐,也要承担孩子带来的麻烦,没孩子也能享受到没孩子的快乐,不过少了些孩子的欢声笑语,大家的角度不同,各有利弊,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说的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要做丁克?相信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对孩子无感,谈不上喜欢,也不讨厌,但我清楚的知道孩子不是我生命当中的必需品,我亦不具备为人父母的“牺牲”精神,平日里工作繁忙,偶尔忙里抽闲喊上三五好友聚餐、一起喝酒吹牛;或去旅行,欣赏各地不同的文化和风景;或安静下来写点儿东西,听听音乐;再或者学几道菜,摆弄花花草草,遛狗撸猫,在朋友眼中,我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虽然孑然一身但并不颓然、孤单。
做丁克要做好面对孤独的准备,十年里我接触过一些丁克,很遗憾都没成为朋友,大约是因为自己魅力不够的原因。相信很多丁克和我一样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宁缺毋滥”,大可以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显得有些壮烈,却好过找一个烂人排解孤单,人生不长,却也不短,不要允许任何人把你的生活搅成稀泥,人是为快乐而活的,如果不快乐,就甩掉那些让你不快乐的人或者东西。
我不相信物质匮乏的人是丁克,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我个人认为丁克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三层———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而物质匮乏状态下的人属于第一层——— 生理上的需要,试问一个负债累累或者月光的人,他哪里会有丁克的心?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这类情况下丁克的人极其稀少,如果大家找对象,不建议赌这么小概率的事情,毕竟丁克和不得不丁克是两码事,同时奉劝那些穷的不得不丁的人,没钱,就去拼命赚钱,给自己挣一个未来,不要找丁克的借口当掩饰,骗别人很难,骗自己也很难。
站在个人角度,我也不信低学历(大专以下)的人是丁克,我很清楚这个观念很狭隘,不过我依旧这么认为,我没有丝毫看不起低学历的人,低学历不意味着低情商、低智商、低收入,也不意味着低素质、低学识、低见识,但是,低学历的人太早步入社会,社会是个大染缸,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很常见,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很少见。而低学历高情商、高学识、高收入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不要说社会上很多低学历的大老板,请睁开眼看看中国的富豪排行榜,有几个是低学历的?低学历的人往往出身贫寒,不是因为富人家的孩子都很能读书,而是哪怕用钱,他们也会给孩子弄个高学历,社会不公平,社会也很公平。低学历的人往往伴随着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种叫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同样,大家会遇到一些身体有隐疾而不能生育的丁克,这类丁克中有一种不能被称之为丁克,大家遇到了要判断仔细,一些身体有隐疾的丁克主观上也不想要孩子,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丁克,还有一类,身体有隐疾,心里很想要孩子,却又不能大爱的去接受领养,这类人不是丁克,这样的心理不及时调整最终会导致心理扭曲,身体是父母给的,不必妄自菲薄,不必新生怨念,毕竟,能被生下来,父母不欠你什么,如果真的想要,去领养一个,血缘不是界定人与人关系的必需品。
中国的丁克很少,中国心理健康的丁克更少,我本人更愿意将心理有问题的“丁克”称之为“伪丁”,伪丁都有哪些表现呢?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或有遗漏,毕竟我本人学识有限。
1、有童年阴影而无**服的人。
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阳光,在丁克群里中,你总会发现一些所谓的丁克童年很不幸,我们很遗憾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因为无**服心理阴影而决定丁克,真的不提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勇敢面对才是硬道理。
2、抑郁症。
医学上对抑郁症的论断如下: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虽然看看起来不怎么乐观,但是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建议患者治愈后再决定是否丁克,我本人并不建议丁友找有抑郁的另一半,当然,如果是真爱,那就去吧,上帝有时候也开眼不是吗?
3、狂躁症。
医学论断如下:狂躁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特征有 1.感觉过分自信,甚至有浮夸想象.2.比平常需要更少的睡眠. 3.无法停止说话 4.思想飞快转动. 5.很容易分神 6.在性生活和社交场合中太活跃,作或学习当中能发挥超常,或大部分时间都觉得激动不安. 7.进行快乐的活动不考虑后果. 8.不会考虑长时间的坐在一个地方. 9.过于严格的处理事情。
你会发现有这类病症的人情绪极不稳定,一点儿小事儿都可以成为大爆炸的导火索,鄙人不建议丁友去拯救这类人群,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医生,远离才是硬道理。
心理疾病不一一注解,总之一句话,心理疾病很可怕,莫信!
除了这些人群,丁友们还要注意以下“丁克”:
1、出口成脏、语言粗鄙。
这类人明显素质低,生活中往往逞口舌之利,不细述。
2、易情绪化。
这类人涵养不够,往往琐事缠身,不细述。
3、空闲时间极多。
这类人要么是成功人士,要么是朝九晚五闲职,要么是无业游民,闲人,往往多小事。
4、负能量爆棚、爱抱怨
马云先生说过,碰上困难的时候,修复一下自己,不要跟着别人去抱怨,他抱怨的时候,其实头脑已经出了问题,应该想想自己错在哪儿,该调整哪里,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很难,但只有改变自己,才有希望!不懂自省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5.骗子
那些骗炮骗钱的不一一论述,世界上好人多,坏人亦不少!
丁克比非丁克家庭少了孩子,但并不意味着比他们少社会责任,人不是单一的个体,请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生活中,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少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小事儿,善待他人,善待这个世界。
即使你会经历孤独,你也要坚信自己的选择,不必绝望,就算你是一个人,你也要保持内心强大,只有足够优秀的你,才能遇见足够优秀的他(她),若你不够优秀,遇见了又能怎样,最终亦不过是离分!
以上,是我的观点,不认可的可以尽情否认,抑或开骂也没关系,以作者的尿性,一定会说“你说的都对,都听你的”
——狼牙
2019年1月18日下午16:00


IP属地:江西1楼2020-04-19 09:08回复
    确实,穷丁克没必要,熬到不穷就生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19 14:08
    收起回复
      拖了一年多才发?便秘也不是真丁克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20 02:34
      收起回复
        我没有勇气看完。但是我知道评论了可以经验加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20 22:06
        收起回复
          无论你说什么,经验+3,告辞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20 23:17
          回复
            我不能认同楼主对抑郁症的看法。一个人丁克可能有很多因素,怕疼/缺爱/追求事业/不想花时间带娃/等等,正常丁克多多少少都会是几个因素并存的且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倘若正好带着一个抑郁症是不是就要否认Ta所有的因素?抑郁症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治好,倘若治好了也不会影响我对人生的安排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4-21 07:48
            收起回复
              家庭富裕也一样要做个铁丁,跟穷不穷富不富还真没关系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4-21 13:5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4-22 09:42
                收起回复
                  一个人就是由他的 过往经历 和 现有处境、主观能动性 塑造成的,个人感觉楼主 主观臆断 多于 客观分析 ,不妨把自己放入对方处境着想,另外,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种对于丁克的解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0-06-01 22:37
                  收起回复
                    看完表示楼主是个高级丁,或许像你说的,高学历的人丁的思想层次比我这个普通人高吧!我本来从没有接触过丁克群体,像楼主说的,我这样的普通人或许只是因为生活所迫的选择丁,其实普通人也不是完全养育不起,我大概一开始也计划着结婚生子,然而计划着的赶不上变化,随着认识了个丁克而自己本就对孩子没什么兴趣的我开始想了解这个群体,或许达不到多高的精神层面,我也始终觉得我就是个随丁,因为现实妥协了!但是什么扛不住生活去生孩子这种念头我觉得很可笑,自己都照顾不了还要生个孩子去让它跟你过苦日子的这种想法我没有!开始有了丁克的念头,不管是逃避也好,现实也好,大概觉得我想要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想去过一次不太一样的人生,即使我们这样学历低精神上不高会逃避的人,同样也在普通的日子里努力,算不算丁我都不觉得有什么,生活中这一切只不过是选择,同样要面对着可能孤老的命运,高学历的人如若只能配高配,那么就去,普通低下的我们经历再多也可以找普通人,也可能大家最后都没有能找到合适的人,信命运,喜欢随遇而安!谢谢楼主的分享,萌新总是会迷茫!表示认同,因为确实与我自己有雷同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6-05 18:23
                    回复
                      家庭有条件的还丁就是自私吧,除了那些有疾病,有障碍阴影的,客观上导致的可以被社会理解,那些有能力有条件,却仍然丁克的,只能说明自私到极致吧这样的人请远离!


                      IP属地:辽宁27楼2020-06-11 14:09
                      收起回复
                        楼主说的有道理,丁或者非丁都没有错。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互相尊重就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说的这句话,特别好。我不知道我算什么,我可以接受这人世间所有,比如同性恋,再比如独身主义。丁克至少还会选择结婚,而我是要把独身坐穿的人。家人的反对是必须的。那简直了。楼主分析的另外一些原因也很准,反观我接触的人,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生孩子越少,小学毕业的,老家的一些小学同学,有的生两个,三个,四个。我选择尊重,但是不敢苟同。学历和我一样,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另外一个女同学是独身主义,孩子最多两个。也有一个的。于是,我的生活日常成了每天轮翻上演,劝婚,劝生,各种劝。我都是点头接受,阳奉阴违。因为,我从婚姻里走过。也爱的撕心裂肺过,但是,走出来以后,发现一个人真的很好。但是,你要跟两个人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讲,一个人生活的有多好,那就是愚蠢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需要强大到**的小宇宙去对坑这些不同的声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时间久了,所有人话说,就只有一笑了之,一个字都不想多讲。一个标点符号都觉得浪费。
                        人生不过百年,怎么痛快怎么过。同时也没有两全,想得到什么,就要舍弃什么。用漫不经心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即可。


                        IP属地:河南28楼2020-06-11 15:15
                        收起回复
                          楼主写的很认真,如果分段多点更好,利于阅读


                          29楼2020-06-12 15:39
                          回复
                            挺赞成楼主的,不过在这吧这样说会被喷的 楼上有说条件不错的还丁克的人是极度自私 要远离,而我觉得只是还没遇到那个优秀到让我爱她甚过爱自己的人,当然优秀不仅仅指财富,人品 才华 技能甚至容貌都可以是一个人的闪光点,我独自生活的很好 也有能力赡养老人,那么何必为了一个被迫丁的人去浪费时间?有这时间我去更多的提高自己不好吗?何必去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0-06-12 16:19
                            收起回复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高学历的人往往思想层面要比普通人高。人生不过两万多天,怎么舒服怎么来,别被所谓的社会规则和道德底线来约束自己。
                              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要自己子女结婚生孩子的人,如果当事人有癌症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上帝如果让他们选1癌症死掉 2丁克不生孩子。。
                              大多数人还是会选2。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0-08-29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