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吧 关注:239,370贴子:1,985,077
  • 27回复贴,共1

靠惯性和关节,不靠肌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手被肘带起,肘和脊椎被胯带起,胯被膝带起,膝被踝带起。
无论快还是慢都要打出惯性,把重心甩出去,力在后脚,同时力不出尖。
别老甩胳膊,胳膊不靠甩,靠荡,荡起来,不是甩起来。


1楼2020-04-26 11:35回复
    站桩不是不动,是微动,微微地动,同时假想,假想抱着树,抱着球,一推一拉,一推一拉,微微的微微的动。
    站桩不是站着,是要站出感觉,站出风摆荷叶的感觉。
    光是站着,学不会打架,站再久也学不会。
    所谓站错了,不单单是姿势错了,更重要的是没有微动。
    微动是有用的,关键时刻发个急劲儿,把人推出去,或者近距离突然一打,人就倒下,靠的就是微动练就的功夫。


    2楼2020-04-26 12: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微动习惯了,协调了,就是试力,就是改微动为大动,把肢体发出去,去推拉扯拽,把形体彻底做出来,就是试力。
      试力也习惯了,就是发力,就是把推拉扯拽变成急劲儿,握拳,打,呼呼呼的打,反复打,打空气,别打沙袋。
      发力也习惯了,就是操拳,直摆勾钻炮横栽劈的,操拳。
      操拳连起来,就是组合拳。
      组合拳缓一缓,把拳变成掌,用操拳的频率去试力,在试力上加组合,就是健舞。
      俩人操拳,就是实作。
      俩人实作,就是对打。
      学了拳击,就加进去。学了散打,就加进去。学了摔跤,就加进去。学了什么,都加进去。
      拳者,钻裹拧横,十面争力,矛盾唯一,骨架通了什么都可以加进去。
      没有武术和搏击之分,没有真假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当和不适当,适合和不适合的区别。


      3楼2020-04-26 12:55
      收起回复
        所谓形意、心意、大成一脉,就是这个。
        姬际可、戴二闾、曹继武、李洛能、郭云深、王芗斋,就是这个。
        拳无南北,无对错,无东西,无内外。


        4楼2020-04-26 12:58
        收起回复
          操拳试力时胳膊和手不要乱动,不要晃胳膊晃手,不要看那些个老拳师的视频,看他们晃你也跟着晃。
          手和胳膊如同水面,身体如同鱼,水面不会自己晃,鱼在沉浮,水才会晃。
          要用胯力把身体协调了,身体协调了,腿脚如尾鳍,空气如水,一摆动起来,手臂自然会跟着走。
          太极八卦形意全都是这路子。
          老拳师的胳膊晃,是他做得慢,他为了给你看,真打时身子一拧劲就上来,不会晃手臂。
          学内家拳时多练练拳击,学学拳击的发力,事半功倍,学得快。不少老拳师不喜欢拳击,有门户之见,不要听他的,边和他学国术,边学拳击,掌握要领神速。
          从来没有武术打假,只有学没学会,真会假会。没有假的武术,只有不会装会的人。


          5楼2020-04-26 13:20
          收起回复
            回复 青龙王👹 :学武术的,师父的徒弟多了,往往不愿意个个都讲透,他累。所以有些老师傅、老师兄弟,总和后辈说些大而化之的东西,比如什么要伸展、要放松、要有枪劲儿、要形神合一、要注重力与气,这些东西后辈无法掌握,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做起。
            但一学拳击散打就不同了,好的教练,就是名师,会明确告诉你如何带动,踝膝胯脊椎肘怎么配合。这样的话,不需要站桩,不需要摸劲儿,只需要学个直摆勾,后辈们对身体如何协调马上就有概念了。这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上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非常明确。
            有了明确的概念,再去学国术,马上就明白了。比如站桩,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乃生生不息之动,这句话什么意思?意思很明确啊,就是让你动啊,最后还是动啊,不动不是桩啊。怎么动?微动。什么叫微动?不动声色的冷不丁给人一下,就是微动。微动的目的不是自己打晃儿,而是练习小动作发力,一个微动,一个急劲儿,那位就出去了。
            想验证微动很简单,你以前打直摆勾就放开了打的,你现在不动声色,突然给对方一下,你看他不防备的时候出不出去,而且摔得特狠。这就是桩的厉害了。否则你死站,站一辈子,也不会打人。
            现代搏击对学习国术很有帮助,能剔除那些似懂非懂的概念。
            比如起落,啥意思?
            就是让你上下浮动呗,你看看泰森闪躲就明白了。
            钻横,啥意思?
            就是前脚掌发力拧动起来呗,啥是横?横就是把身体拉开呗,展开张力呗,开弓劲儿呗,放在拳击上,那就是前后手呗,一学就懂。
            所以,要有参照,多学没坏处。


            6楼2020-04-26 16:31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里,有内容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和一点小问题,这个必须得说一声,谢谢!洗个澡,上班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27 08:04
              收起回复
                现在还搞拳馆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5-06 02:2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写的真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22 04:2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22 05:35
                    回复
                      深得意拳真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5-28 08:57
                      回复
                        我练时候感觉胯动重要,但是身体整体协调也重要,各个环节关节配合好,劲才会顺。一个关节动起来时候,其他关节都要在方向上衔接上,让力一致


                        IP属地:河南14楼2020-12-05 16: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