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吧 关注:20,817贴子:369,363
  • 9回复贴,共1

从成年狮、虎、豹、和猎豹的血液学看耐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年狮、虎、豹、和猎豹的血液学参考值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0-05-03 15:39回复
    采集样本:本项研究包括:美洲狮29头、狮32头、虎27头、豹19头、美洲虎18头和猎豹22头。肌肉注射麻醉剂后,迅速从头静脉或颈静脉采血。用EDTA(1.5毫克/毫升)抗凝。
    红细胞运氧靠的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每分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克数均值:狮子,美洲狮、猎豹13.8,老虎13.5、豹子13.2、美洲虎12.8
    红细胞数量均值:美洲狮7.9、狮8、虎6.6、豹8.1、美洲豹7.4、猎豹7.2
    从血液分析,耐力更好的是狮>美洲狮>猎豹>虎>豹>美洲虎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0-05-03 15:39
    回复
      放一篇国内论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对耐力的影响。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0-05-03 15:39
      回复
        血红蛋白的作用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0-05-03 15:39
        回复
          因为耐力是打架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个阵地对某些人来说一般是不能丢的。
          猫科耐力方面比较差,可以参考家猫,家猫移动一般是走走停停,而追击型的猫科比伏击型猫科耐力来的要好。打架也同样,实力差不多的家猫个体激烈的争斗,尤其是进入地面战后,一般几分钟以后双方都要休息静卧对峙一下,如果换成家犬,在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双方斗的太久,直到后来你看着都犯困。说到打架斗兽,实力差不多的猫犬,除了性格之外的主要因素,先怂的一般都是耐力不行的个体。我一直认为,猫科打架,实力差不多的个体,都要进入地面战互撕阶段。这个时候,耐力因素要起决定性作用。
          举一个大家都能看懂的例子,下图中两大猫实力相差不太多,无论前边互撕的多精彩,也无论谁骑谁,最后都要进入地面消耗战,消耗战一段时间以后要进入对峙休息的状态,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争斗。。最终在几轮消耗战中,谁的体力恢复的慢,谁的耐力差,结局肯定要以失败告终(体力差的个体不是以被杀死的方式而告终就是被迫逃跑)。但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耐力的作用才显得不太重要。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0-05-03 15:40
          回复
            PS
            第一,血常规中血红白蛋、红细胞都有一个范围值,即使是种内对比,性别上男女的范围值也各不同。超过范围值都是不健康的,知道了么?
            第二,不同种动物,对比的是血常规范围值的高低;
            第三, 血液含氧量有两个指标,另一个指标是动脉血氧分压,就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气所产生的压力,人类正常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是95-100mmHg;
            第四,血氧饱和度就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最大溶解度,血液中也氧气结合主要是靠血红蛋白,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第五,对比也是指同职业内的运动员之间对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普通人血红蛋白高有个P用,麻烦你动动脑子,好赖也混了近20年的生物圈了,还这么没长进;
            第六,跨物种对比,比的是血红白蛋和红细胞范围值;
            第七,狮子耐力比老虎好,除了血液上,还有鼻腔大小、咬肌等指标,最后放到生态环境里有狩猎奔跑距离、猎杀大型猎物频率。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0-05-03 15:40
            回复
              圈养狮子(Panthera leo)和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血液学参数
              圈养大型猫科动物的临床评估对兽医来说是一个挑战,这种动物的多样性管理可能会使这些物种血液学参数的标准化复杂化。测定了巴西圈养狮子和西伯利亚虎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小板计数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兽医提供有关狮子和东北虎血液学参数参考值的额外信息来源。
              材料、方法和结果:本文报道了来自圣保罗基金会动物公园的29头圈养狮子(Panthera leo)和16头圈养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血液学参数。为了纳入实验,对动物进行临床检查,排除近期生理和/或同时发生改变的动物、正在接受任何类型药物治疗的动物、身体状况评分不充分的动物、脱水的动物、感染外寄生虫或受某种疾病影响的动物。


              IP属地:黑龙江7楼2020-05-03 15:40
              回复
                表1.圈养狮子血液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表2.圈养东北虎血液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狮子的表格从上到下分别是: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百分比、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和不同细胞计数(细胞/μL):中性粒细胞、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g / dL)
                东北虎的表格从上到下分别是: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百分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和不同细胞计数(细胞/μL):中性粒细胞、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g / dL)
                在同一仪器测量中,狮子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百分比、血红蛋白、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高于东北虎。同时雄狮血红蛋白14.58显著高于雄性东北虎12.59。



                IP属地:黑龙江8楼2020-05-03 15:40
                回复
                  血液学是一种评估个体生理状态的有效方法,通常是疾病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指标[13],还有一些因素影响野生圈养动物的自然繁殖。这些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不适当的圈养、压力、遗传和行为改变以及动物健康的维持[14]。实验室测试可以帮助诊断许多影响大猫的疾病,例如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和猫白血病病毒(FeLV)引起的疾病[8]以及通过检测贫血或中性粒细胞(neutrophia)来鉴别肿瘤[6],虽然临床血液学对家畜的护理有重要作用,但对许多野生动物物种来说,已知的参考价值仍然非常有限的。在猫科动物中,已经报道了美洲狮(Felis concolor)[3]、加拿大猞猁(Felis lynx canadensis)[13,23]、狮子(Panthera leo)[12,16]、老虎(Panthera tigris)[19,20]、美洲虎(Panthera onca)[24]、豹子(Panthera pardus)和猎豹(Acinonyux jubatus)[7]。在雄狮子和雌狮(Panthera leo)的血液学值上没有发现显着差异。在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中,血象显示雄性和雌性之间白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某些动物的轻微生理变化(临床上未检测到)有关。因此,有必要进行额外的测试,以澄清这些数值的含义。带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非典型淋巴细胞的参考范围无法确定,因为它们的标准差均包括零。东北虎的细胞值[4]证实了其他虎亚种的其他研究[21]的发现。由于这些结果与在幼犬和狼身上观察到的变化相似[17]这些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可能是所有食肉动物的共同特征。在本研究中,13只东北虎样本中最年轻的3只大约11个月大,与成年东北虎相比,临床病理学评价值无差异。最有可能的是,这三只最年轻的东北虎已经达到了被调查参数的成年水平。在幼年家猫中,循环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和血红蛋白浓度随着动物的年龄而变化,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在1个月后逐渐增加,3~4个月时达到与成年相近的水平,但取决于饮食中铁的含量,这些值可能在5到6个月大时才达到成年值[9],之前的一项研究评估了野生和圈养美洲狮(Puma concolor)的种群,发现雄性和雌性之间没有血液学差异[2]。同样,在圈养的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中,另一项研究也没有发现雄性和雌性之间或年轻个体和成年之间的血液学差异[23]。此外,这些结果与家猫的正常限值相似。这种相似性可能与猞猁的体型有关,猞猁的体型比许多野生猫科动物要小,比较狮子和东北虎雌雄之间的白细胞值,只有老虎的雄性白细胞值(10.68x103/μL)高于雌性(7.63x103/μL),这可以解释为雄性东北虎不愿被捕获,这些个体承受的压力更大。用猞猁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雌性猞猁相比,雄性猞猁的白细胞(主要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值更高[13]。这种差异是由于雌性更容易适应抓捕的压力,因为它们在研究项目中处理得更频繁。本研究获得的狮子(Panthera leo)红细胞和白细胞值与其他作者报道的值完全一致
                  [7] 是的。与文献中描述的其他值相比,本研究中红细胞计数、填充细胞体积、白细胞总数、带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的平均值较低,但在先前作者报告的标准偏差范围内[17]。
                  本研究中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结果与先前研究[7]的结果非常相似,只是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在本研究中较低。此外,另一项研究发现,东北虎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总数的数值更高[17],它们有助于扩展几个作者发现的正常参数范围[17]。重要的是,用于检测血液样本的各种临床实验室和设备反映了在不同研究报告中发现的数据变化的潜在来源。(PS样本可能在不同设备中检测的结果有小幅差异)
                  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血液学参数的准确收集和评估,包括营养状况、海拔高度、运动强度和捕获期间的脱水。在美洲狮体内观察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的高值,部分原因是捕获动物时的海拔变化[2]。与低海拔动物相比,高海拔动物的这些参数值更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没有差异,并保持在健康动物的预期范围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通常为0.2g/dL,但三只狮子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0.4g/dL,一只狮子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0.1g/dL。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在雄性中更大。


                  IP属地:黑龙江9楼2020-05-03 15:40
                  回复
                    英文版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20-05-03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