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夜话卡钕吧 关注:52贴子:1,071

微風還在幾年前吹過,一次又一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0-05-07 21:21回复
    黄允字子艾,济阴人也。以俊才知名。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见允而叹曰:“得婿如是足矣。”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妇谓姑曰:“今当见弃,方与黄氏长辞,乞一会亲属,以展离诀之情。”于是大集宾客三百余人,妇中坐,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言毕,登车而去。允以此废于时。
    至今没有社会性死亡,遇到的人就都还蛮善良的。


    IP属地:山东2楼2020-05-07 21: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月里路从何处上,江边身合几时归。十年九陌寒风夜,梦扫芦花絮客衣。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5-09 20:27
      回复
        这签名就离谱。倒不一定是这话不可信,问题出在每回都弃守。
        不如趁着整个人已经被奥卡姆剃刀削秃了,干脆一票干到底试试。史公言中年男性的表征就是读定庵,问题是我对”童心来复梦中身”都无感了,欲油腻而不得。可称之为豆粕男性。
        十年前若知道现在的状态,怕是直接扔过来一句胡不遄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5-09 23:12
        回复
          《论豆粕型恋爱与戒酒心态的内在一致性》。
          说得好听点,在不断的挑战中完成自我超越。
          从出发点到心理过程,甚至可能连成功率都挺一致的。但是戒酒还是容易一点,因为实际上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5-09 23:16
          回复
            「记忆也是累赘,它把各种标记翻来覆去以肯定城市的存在;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5-10 06:43
            回复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5-13 18:24
              回复
                “某虽无状,自省不曾做过这等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5-14 09: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谁怜枉度华年。这个枉字,于我是最恰切不过。眼界、知识、处事方式,无不停留在高中,或者说走出家门前的那一年。一直以来被保护得太好,社会的毒打挨得太少。不说性格,因为性格里面较好的一部分早就零落几尽,单从好交游一点便可看得出。双商更不必提。
                  龚定庵的号,取得真好。心之为物,少年当动而每欲求其定,终不可得。中年当定而每欲求其动,亦不可得。少年时惯以哀乐过人自矜,中年以后,便羡慕那些自怜伤于哀乐的人。我亦是,中年后。同学少年多不贱,不知他们眼中现在的我算不算是走了一条弯路而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词于我而言,依旧有让人沉潜下去的力量,然而与二十岁之前相比,早非畴昔。当感受力消耗殆尽时,不知会不会重效穷途之哭,或竟彻底麻木,做平生苦恨一类学界添乱分子去了。
                  唯伪之一字,思之又思,还是维持上层楼原判。如果有的话,也非假装不成熟,乃假装成熟而不得罢了。偏偏又过分擅长自我开脱,编造出一大堆“承诺时本非心悦诚服”之类的理由来减轻罪责。季子挂剑、樊於期自刎之时,岂作如是想?动定之间,一无所得。
                  于是又觉得固执拒绝皈依也未必是好事。大哉一诚天下动,而我依旧在不断打着诳语。以上来自一次莫名其妙的自我代入,如果要问为什么要代入,那只能回答是闲的。


                  IP属地:山东9楼2020-05-15 08:14
                  回复
                    这么想来,之前几年,真属无谓,兼害人不浅。一直以来都在说服自己,无非求心定罢了。一朝心动,前功尽弃,再求其定,依然不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原非风动,又何止是几年前的事。硁硁然小人哉。


                    IP属地:山东10楼2020-05-15 08:27
                    回复
                      我何曾是个敢于主动上前敲门的人……从18岁往后。


                      IP属地:山东11楼2020-05-15 08:31
                      回复
                        谁能想到我也有被问考研心得的一天呢,现在的学弟何必如此饥不择食。
                        政治背肖四,英语不用管,专业课想起来就看看,最重要的是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本科专业,让你喜欢的专业成为白月光,以上。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5-15 22:14
                        回复
                          读研的人还不如没读研的备考本科生努力,稍加质疑,即觉其荒谬。这种事居然成为常态,令人见怪不怪,又真一大怪。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5-15 22:36
                          回复
                            不愿意为自己贴的tag找出理由的世界可真的太糟糕了。


                            IP属地:山东14楼2020-05-16 17: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Ok,一条一条反思一下。“说句公道话”的结果往往并不那么公道,四库提要也是这样,谁能完全跳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呢……除非停止思考。保持愿意交流的态度,就事论事,就好了。
                              “这样下去以后也会很难受的,不如及时止损。”
                              这句话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自己会觉得难受。原因也很简单,在于“伪”之痛苦。如果说话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无需出于道德义务或者责任做自己“应当”做的事——例如存问、关心和定期见面——而又无需回应对方就此提出的要求和质问,自然无“损”可言。当然倘若有人真的这么做,那又成了冷暴力。以此作为依据贴一个“渣”的tag,我是十分赞同的,除非此人当初承诺的就是这样。而以理性代替情感,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出于情感的关心,如同触到火苗时缩回手,毫不费力,且百试百灵。若出于义务感,则须不断驱赶自己才能完成。同时,理性既然并非常驻的东西,疏漏便在所难免。如果将原因归结为此人道德水平不足,道德感充足的人违背约定或是做不到应尽的义务会带来更大的痛苦,那也有可能。但此种境界,我实未曾到过,无从置喙。
                              至于对方会不会很难受,无非出于揣测罢了。错大概错在没有人愿意直接说出“我以后对你肯定会比较冷漠,你会觉得难受吗”?或者更具体一点,“异地的时候就不见面,各忙各的可以吗”/“平时没事就不说话可以吗”?因为内心预设的回答通常是“不可以”,即使对方同意,对这段关系也可能会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同时,自身得寸进尺、逼迫对方作出让步的行为,也会增加道德上的压力。至少,有人会默认对方的情感需求,在明面上这样说难免逼对方先提分手的嫌疑。没做过调查的结果就是连“部分”这个词都用不得,说不定全世界就我自己呢。
                              “及时止损”的“损”,大概可以认为是自己在此种斗争中的疲劳感与揣测中对方的失落感之和。说话人易于刻意隐瞒前一部分不提,而专强调后一部分,“我也是为你考虑”。听话人则首先对揣测行为产生排斥感,“你又不是我,怎么就替我觉得了”?进而认为对方事实上仅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而以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表达。如此,则双方的沟通永远不能正常完成。


                              IP属地:山东15楼2020-05-16 17:28
                              回复